高中骗子竟当上首席科学家?江苏科大震惊全国

郭某现身“院士助力青年成长圆桌会”的现场。网络图片
江苏科技大学近日曝出震撼教育界的丑闻:一名被包装成“首席科学家”的郭某,被查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并遭学校解聘。更令人瞠目的是,他今年牵头申报的6项专利中,多名校内领导干部赫然在列。
多项专利合作者是校领导,回应却集体沉默
当记者致电负责其团队招聘的王老师,对方一听名字便立即挂断电话。多名校内老师也以“不清楚情况”为由拒绝采访。
根据学校2024年的招聘公告,郭某曾被介绍为:
国家级重要人才
“智能计算驱动高通量纳米材料团队”带头人
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
然而,从现已曝光的情况看,这些“显赫头衔”几乎全部站不住脚。
履历光鲜:澳洲留学、九大博士、德国科学院研究员?
学校早前的宣传显示:
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
2000年进入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
2006–2023年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
与世界著名院士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2023年回国加入江苏科技大学
然而,媒体调查发现:这些履历有大量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涉及大规模造假。
实际上,在加入江苏科大之前多年,郭某一直活跃在长三角商业圈:一边注册开公司,一边频繁出席各类学术论坛与创业活动。
他甚至以“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身份参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现场声称正在研发“新型钛合金油井管材料”,会后还与院士们合影留念。
真实身份:7家公司、3家吊销、小微企业老板
调查显示,郭某名下共有7家公司:
3家已被吊销
4家存续,多为小微企业
多家公司没有员工,规模极小
甚至,他在2021年因劳动仲裁案遭法院限制高消费,名下企业因无可执行财产而被列为失信风险对象。
“南郭先生”进校园:高校为何毫无察觉?
江苏科技大学 11月18日通报:
认定郭某“严重学术不端”
已与其解除聘用
案件已移交公安
虽然学校未说明具体不端内容,但网络曝光显示:
他实际学历疑似只有高中,却包装出:
国际纳米材料专家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国家重大人才计划A类创新人才
洪堡学者
海外知名大学博士
等一系列耀眼头衔。
问题不在于低学历,而在于:郭某通过伪造、拼凑、嫁接他人成果,营造出耀眼履历,成功骗过高校。
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假履历能进高校?
从公开信息看,郭某的履历“一眼假”——只要稍作核查便能识破。因此,人们不禁发问:
大学是否进行了基本的背景调查?
高校人才招聘为何如此急躁?
这些专利为何会出现校领导与郭某共同署名?
他的外语、科研能力是否在校内从未被质疑?
一个“假大牛”是如何顺利通过层层考核的?
这让人联想到《南郭先生》和相声《连升三级》里的荒诞情节——一个骗子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竟能混得风生水起。
评论:这不是一人造假,而是制度漏洞
郭某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不止一个人:
高校急功近利的“帽子崇拜”与人才数字化考核
行政化的“抢人大战”,大量优厚待遇绑在虚高的头衔上
引才程序缺乏严格审核,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
在这种氛围下,骗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钻空子,甚至成为“重点人才”,享受高薪待遇与科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