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亲自捧场 为何国防部记者会却只字不提

大纪元 2025-11-07 18:09+-

作者沈舟:11月5日,中共福建号航母服役,但新华社推迟2天才报道,也没有很快抛出宣传材料。福建舰的交付仪式明显缩水,中共国防部记者会还只字不提,这到底为何呢?

福建舰在低调中交付

11月7日,中共党媒新华社报道,福建舰11月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中共党魁习近平到场。不到2个月前,中共媒体曾吹嘘过福建舰到南海进行海试,称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首次进行了弹射起飞。但此次福建舰正式服役,相关宣传却显得比较低调。

首先,交付仪式的规模明显缩水。6年前的2019年12月17日,习近平参加了山东舰在海南三亚的交付仪式。当时的报道称,来自海军部队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捧场。此次福建舰交付仪式,报道称现场人数大幅缩减到2,000余人。

其次,参加仪式的中共高官和军队高级将领减少。6年前山东舰交付时,习近平身边有时任中办主任丁薛祥、时任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何立峰。军方代表包括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时任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时任海军司令员沈金龙。沈金龙和时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还先后发言。

此次福建舰交付,中办主任蔡奇、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参加了仪式,副国级高官少了1人。军方的高级将领只有刚刚升任军委副主席的张升民,报道没有提及海军司令胡中明,也没有提及南部战区司令吴亚男,这两人已经被消失。南海战区海军及南海舰队前司令李鹏程1年前被罢免中共人大代表资格,现任司令不详,报道也未提及。

再次,福建舰交付的宣传严重滞后。交付仪式11月5日举行,新华社11月7日才报道。6年前山东舰交付时,中共媒体当天就做了报道,还有相关的吹嘘宣传和解读文章等。此次福建舰交付的报道已经晚了2天,但相关吹嘘宣传仍没有大量出现。11月7日,央视发布一个短视频《看福建舰来时路》,1分多钟的视频拼凑了一些画面,但竟然没有任何解说。

新华社的报道专门提及,习近平亲自决策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但报道没有对福建舰的总体评价,仅说了一句“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福建舰外,美军的福特号是另外1艘现役的电磁弹射航母。中共称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没敢说“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等于承认比不上美军的福特号。这或许是中共低调报道福建舰交付的原因之一。

中共国防部记者会只字不提

11月7日,中共国防部召开了例行记者会,之后发布的新闻稿竟然只字未提2天前交付的福建舰。

10月30日,美国战争部长海格塞斯和中共国防部长董军在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期间会晤。中共的声明称,董军说,要落实好元首共识,强化“沟通增信释疑,拓开一线官兵良性互动”,构建“和平共处”的两军关系。这与中共军队以往动辄战狼式的姿态大不相同。

中共军队内乱不止,高层指挥系统基本被掏空,忽然少见地主动愿意和美军“沟通”,还希望“一线官兵良性互动”,保持“和平共处”,更像是中共军队怕挨打。

10月29日,美国战争部通过社交媒体播放了海格塞斯对美军官兵的一个演讲视频。他在视频中说,“我们真心相信和平,如果你真心相信和平(而且我们有一位爱好和平的总统),那么你就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当我们做好准备时,我们的对手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他们会决定今天不是开战的日子。”

11月1日,美国战争部长海格塞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我刚刚和川普总统通了电话,我们一致认为——美中关系从未如此之好”;川普总统在韩国与习近平会晤后,我与中共国防部长董军举行了“同样积极的会晤”;昨晚我们又通了一次电话,一致认为“和平、稳定和良好关系”是我们两国发展的最佳途径,“应该建立军事沟通管道,以缓和冲突,消除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海格塞斯对中共军队做出了更明确的回应。习近平在韩国与川普会面念稿时,除了在经贸问题上认怂外,还可能在军事对峙方面也认怂了。

尽管如此,中共国防部记者会也无须刻意回避福建舰的交付。中共军队的现状被外界看破后,忽然在台湾海峡恢复了大动作。11月6日,中共在台海出动38架次战机再度骚扰,打破了近来每天仅出动个位数战机的做法。中共军队仍在试图对外展示某种强硬姿态,按理此时应该也适当宣传福建舰的交付,低调背后,恐怕是福建舰真实情况的尴尬。

福建舰有哪些弱项?

中共模仿前苏联的2艘航母辽宁号、山东号缺乏空袭能力。福建舰是中共模仿美军航母的转折点,首次采用了通长平直甲板和弹射器,试图尽快提高航母战力,但明显急于求成,诸多弱项难以克服。

一、电磁弹射器是否可靠

福建舰的原始设计采用2台蒸汽弹射器,应该看到美军福特号航母成功采用电磁弹射后,又提出了电磁弹射方案,但要修改航母的总体布局和各个系统,实际比重新设计还麻烦。结果最终的决定是大改,开工日期被推迟。11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专门提及,习近平亲自做出了决策。

这一决策意味着,福建舰等于是边设计、边研发,还可能是边施工,实属大忌。电磁弹射系统是全新开发的,没人知道是否可靠;蒸汽弹射中共也没有搞过,但估计已经偷到相关的设计资料,大部分机械装置已不算高科技,可靠性得到美军的长期验证。

中共航母若先模仿美军的蒸汽弹射系统,风险相对要低得多;但中共党魁却决定冒险。

9月22日,新华社曾报道《中国海军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成功完成起降训练》,称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新华社同时发文《专家解读:三型舰载机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成功意义重大》,称将有力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跨越”,加速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

然而,11月7日新华社延迟报道福建舰交付,却没有再重复类似的宣传。福建舰首次测试弹射器不到2个月,可靠性尚未真正得到验证。

美军的福特号航母2017年5月31日交付,当年7月28日,F/A-18F战斗机在福特号上进行了首次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到2021年,该舰电磁弹射系统仍没有达到持续4,166次无故障弹射的标准,还在不断测试。2022年9月,美军才宣布其“达到其初始作战能力”。

福建舰的弹射器能连续完成多少次无故障弹射操作,以及是否有明确的标准,目前都不得而知。如果不能持续完成一定次数的弹射,就无法真正部署,这可能导致中共被迫低调。新华社专门称习近平亲自决策,似乎提前准备了一个替罪羊。相关决策使得航母甲板被迫重新布局,弹射器尾部与降落区部分重合,引发外界的热议。

中共研发电磁弹射器的同时,还研发了相应的供电系统,这又牵涉到了动力系统。

二、落后的动力系统

美军核动力航母可持续提供电磁弹射的电力,中共常规动力航母是否能确保电磁弹射的电力供应,外界一直表示怀疑。福建舰继续采用蒸汽轮机作为主动力,航母的心脏系统明显落后,应该还需要更多补给舰随行。

辽宁号是前苏联未完工的航母,中共无法改变其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之后模仿的山东号仍然采用蒸汽轮机,出动前锅炉烧开水应需要4天。

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INS Vikramaditya)与辽宁号算同型,也采用蒸汽轮机;但自行仿制的航母“维克兰特号”(INS Vikrant)改用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燃气轮机。中共一直在嘲笑印度航母,但福建舰的动力系统实际已经落后于印度。

各国海军大型战舰基本采用热效率更高、重量更小的燃气轮机,中共航母继续采用能量转换过程长、传动效率低、装置更复杂的蒸汽轮机,主要因为还不具备自行制造燃气轮机的能力,美国和西方应该也不卖。

假如福建舰采用蒸汽弹射,理论上蒸汽轮机或能直接提供所需蒸汽;但改用电磁弹射后,就需要增设强大的发电装置,把蒸汽动力转为更多的电能,能否真正实现持续大量供电,值得怀疑。

福建舰无奈继续使用落后的动力系统,又非要装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习近平亲自捧场  为何国防部记者会却只字不提2024年11月12日,中共的改进型航母舰载机歼-15T在珠海航空展上亮相。两侧机翼下仍只挂载4枚空对空导弹。(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三、舰载机的未知数

福建舰的舰载机包括歼-15T、歼-35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还应该有歼-15D电战机,基本在照搬美军模式。

之前中共砖家称,歼-15T可以“满油满弹”升空了,依托其大载弹量和大航程实施饱和式对敌攻击。这能否真正实现,应是衡量福建舰战力的一大关键指标。

歼-15之前的亮相,基本只能携带4枚空对空导弹;从福建舰上弹射升空,理论上应可挂载更多弹药,具备空袭能力。

歼-15可能携带的反舰导弹大概是鹰击-62、鹰击-83、鹰击-91,都是模仿前苏联的导弹,比较落后,速度较低,射程较短,在海战中没有优势。其它大型的空射型反舰导弹,如鹰击-12、鹰击-21等,歼-15很可能无法携带;或者会尝试仅携带1枚升空,不过弹射起飞的风险很大,还会失去基本空战能力。

歼-15应可携带KD-88导弹实施对地攻击,KD-88是鹰击-83的变种,同样比较落后。福建舰的空袭能力短期内仍很难真正提升。

歼-35能携带的导弹与歼-15T相同,但数量会更少,鹰击-62、鹰击-83、鹰击-91、KD-88这些导弹能否装进歼-35的内置弹仓,还是未知数;若只能携带空对空导弹,意味着还不具备隐形空袭能力。

福建舰早晚要出来亮相,届时战斗机能挂载何种武器,连续起降密度有多大,将决定其真实的战力。

福建舰的战力尚难评估,但对周边国家的威胁继续增大,中共第4艘航母也开始建造。这些举动已经引发了连锁反应。

印度海军服役2艘航母后,正计划建造第3艘航母。日本的2艘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已经完成改装和F-35B战机起降测试。印度尼西亚正积极洽谈购买意大利退役航母。韩国也可能推动航母计划。中共航母还在模仿、抄袭中乱折腾,却已经掀起了一场印太地区的航母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