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佞臣包围的习近平,攻台必败

大师讲堂 2025-11-02 15:22+-

如今习近平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区分盟友和敌人的能力。

在执政的13年间,习近平一直在加强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器和军队等所有权柄的控制,同时将监控范围几乎扩大到社会的每一个面向。 然而,他最近对9名高级将领的清洗如同之前的类似行为,显示他仍然认为敌人无所不在。

2012年掌权后,习近平在中共和解放军内部发起了一场打击腐败运动。 这场运动起初很受欢迎,因为中国的一党体制充斥着贪污和权力滥用。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其执法具有高度选择性,意即这个工具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更透明或更有效率的制度,而是巩固习近平手中的权力。 在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晋升与其说取决于能力或人品,不如是能否赢得领导的个人信任。

但即使这种只提拔效忠者的做法,已经延续了十多年,习近平仍然经常会开除包括高级军事指挥官在内的各类官员。 根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数据,习近平治下各级政府有近500万名官员因贪腐问题被起诉,这还不包括无故消失的那些。

习近平政权一如既往地声称,那些最近被他清洗的军队领导人,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内排名第三的何卫东上将,犯有违纪行为和职务犯罪。 但更让人信服的解释是,习近平正在玩一场无止尽的“打(对手)地鼠”游戏,拼命维护自己对权力的掌控。

习近平的担忧并非完全多余:每一次新的清洗都会加深中国精英阶层之间的不信任,并有可能将昔日效忠者变成敌人。 从毛泽东到斯大林,有大量证据显示,一人统治会滋生妄想症。 如今习近平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区分盟友和敌人的能力。 72岁的他仍然对自身地位缺乏安全感,甚至与毛泽东不同的是,他拒绝指定接班人,担心一个明确的继承者会加速自己的倒台。

这一切对中国来说都不是好兆头。 习近平拒绝为领导层的最终交接奠定基础,大幅增加了他的统治终结引发政治动荡的风险,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终结。 同时,习近平强调个人忠诚,胜过于意识形态的一致性,正在削弱这个曾经以集体领导为基础的体制的凝聚力。 此外,再加上他的任意撤职和起诉,中国的治理现在更加以谄媚和焦虑为特征,而不是重视能力和延续性。

中国军队为习近平的不安全感所付出的代价尤为沉重。 近年来解放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改革,旨在将自身改造为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现代化作战部队。 但习近平的清洗行动有可能破坏军事规划和领导,从而削弱这项努力。 例如,他在2023年就突然解除了多位火箭军领导人的职务(该部队负责监管中国核弹和常规导弹武库),因此可能危及中国的战略威慑力量。

以缺乏历练的效忠者取代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或许能确保习近平的政治生存(中国领导人经常利用军队来维护自身权力),却对国家安全毫无益处。 当将军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自救时,士气与作战准备都会受到影响。 试问,在习近平强加在解放军的政治限制下,解放军又能否与美国或印度这样的主要对手作战并取得胜利?

迄今为止,习近平一直通过隐蔽行动和胁迫而非公开战争,来推进其扩张主义议程。 但是一个被不乐意或不能挑战他的谄媚者所包围的偏执狂领导人,总会有战略误判的风险。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斯大林在纳粹入侵前夕,对红军领导层的毁灭性打击,结果也是灾难收场。 就习近平而言,如果他下令对台湾发动两栖攻击,那么中国就会成为入侵者。

尽管中国的崛起看似光鲜亮丽,但这个国家却饱受各类结构性问题的困扰,包括经济成长放缓、青年失业率上升、人口老化和减少。 民众的不满情绪可能正在大幅增长,但却被镇压所掩盖,正如所有对习近平领导的潜在挑战都会遭到先发制人式的清洗和起诉那样。 归根究底,习近平似乎只能透过恐惧来统治。

被佞臣包围的习近平,攻台必败

但恐惧不是长期稳定的基础。 一个为背叛恐惧所吞噬的领导人可能会收获服从,但不会得到真正的忠诚。 而服从不仅是实力的拙劣替代品,还可能成为脆弱的根源,因为它几乎没有为创造力、能力或合作留下空间。 习近平这种做法的极讽刺之处,就在于他越是想巩固手中的权力,其统治就越脆弱。

毛泽东的大清洗最终导致了混乱和国家创伤。 习近平的作虽然更加老道,但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也可能会落得一样的下场。

  • 最新评论
  • 专怼五毛

    一帮SB

    屏蔽
  • g2j2

    军中将领养尊处优,贪污腐败,不思动武,换了一批又一批,还是没用。

    屏蔽
  • runqun

    金阿大犯南韩,被打得狼狈北撺, 时无导弹,有则必斩其首。

    屏蔽
  • runqun

    猪头习若犯台,必遭斩首。 早有预告,莫谓言之不预也。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