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武器这么厉害为何还要“踢正步”?

上报 2025-09-04 23:47+-

作者李濠仲:中国93阅兵,项目之一是藉13个徒步方队依序踢正步通过阅兵台,透过画面,无论台湾还是中国本地,都有不少人为它表现出的视觉效果所震撼。 去年国防部长顾立雄针对陆军官校百年校庆,表示要让军人回归战训本务,取消踢正步(维持学生踢正步),并要求未来陆军校庆皆以“齐步”为主,关于“军人踢正步”,当时曾有过不少讨论。

“军人踢正步”源起,目前多指向了是从古早普鲁士军队“Stechschritt”(刺步)而来,普鲁士当时即是透过士兵一致的步伐,让彼此保持紧密阵型,从而形成一道纪律严明的移动墙,对普鲁士军队持枪射击火力有不小帮助。 但后续它则另有作用,正如我们今天所见,它亦在传递一系列明确的信息,就是士兵各个双脚齐刷落地发出撞击声,再又显现出士兵们不只有纪律、有体力、不怕痛,还能承受一切高压指挥,且无论命令有多么令人痛苦和荒谬。 普鲁士想让敌人见识到的自然不只是军人,还是“超人”。

这一作风,到了20世纪的德国,遂成了阅兵式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感染到苏联,一并为红军所用,到1991年苏联解体,连莫斯科列宁墓园的仪仗队,都还继续以正步进行。 此时,踢正步就更进一步被冠以通过身体语言传达对领袖忠诚的意义,而这一意义的触发者,始作俑者就是希特勒(他另外还发明了伸直手臂敬礼)。 到今天,那些会采用正步训练的军队,从非洲到拉美,多是受到德国和俄罗斯影响,中华民国会被纳入“踢正步国家”列表,远当是黄埔建军初期,国民党基于“联俄容共”,曾大规模学习苏联红军制度而来。

不过,最早同样曾受普鲁士风格影响的美国陆军,却对“踢正步”敬而远之,因为这种高度形式化的训练,已染了浓浓“纳粹”和极权统治味道。 除了今天中国93阅兵,当前军人踢正步最厉害者,朝鲜应是数一数二,甚至被指青出于蓝,其营造出的视觉震撼力(10万军人踢正步)要比纳粹还更“高明”。

「踢正步」长久和威权政权的连结,几乎已铭刻在人类集体文化意识中,那么,中国93阅兵盛大推出的「踢正步」究竟代表什么意义? (美联社)

曾对极权主义提出深刻见解的乔治欧威尔,在撰写《动物农庄》之前,就先曾在《狮子与独角兽:社会主义与英国天才》这本书中,对“军人被要求踢正步”有过一段诠释,他说:“正步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景象之一,远比轰炸机的威慑力更强。 它纯粹是对赤裸裸权力的肯定; 其中蕴含着一种刻意而为的景象,仿佛是将一只靴子重重地砸在人们脸上。 它的丑陋(夸张的步伐)是其本质的一部分,而它就是在说:'是的,我很丑,只是你不敢嘲笑我。'”就算不把踢正步和极权统治或纳粹做连结,许多人为其高度整齐划一啧啧称奇时,便常忽略了踢正步实则是一种不舒服,甚至有点笨拙的前行方式,只是在俄罗斯、朝鲜以及中国,从没有人点出它的不合时宜,这正是乔治欧威尔所称,只有当平民百姓半点不敢嘲笑军队,这个国家的军事炫耀(哪怕是荒谬的)才有发挥可能。

之前,当朝鲜举行阅兵,欲藉踢正步塑造军队的威猛时,外界实已多所质疑,不解一个声称拥有核子武器为后盾的国家,为何还需要用踢正步来展现实力,何况在进入AI化、先进武器几乎已取代传统地面部队作战的时代,大阵仗的僵硬正步,不反而自证其落伍过时,还直接冲销掉旁人对它军事现代化的想象。

对人类节奏性运动有丰富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曾对纳粹的正步队形这麽说到:“自二战以来,人们对一切与纳粹相关的事物不仅普遍感到厌恶,更使得大规模、以肌肉力量来表达政治诉求的行为失去了可信度”、“唯独朝鲜是例外”(必须靠踢正步稳固权力)。 此外,有多少喜剧演员,也多是以“踢正步”为梗,像是70年代英国喜剧《弗尔蒂旅馆》中的一幕,一家酒店老板准备迎接德军下榻,于是提醒住客,德军来时千万别提到战争,但“战争”就是当时英国的“全部”,如何能不提,酒店老板一边说着“别提到战争”,一边却在自己的大厅里踢着正步走路,十足把一种宣传方式(踢正步)变成了笑柄。

“踢正步”长久和威权政权间的联系,几乎已铭刻在人类集体文化意识中,那么,中国93阅兵盛大推出的“踢正步”究竟代表什么意义? 是武器原来不像画面呈现的这么厉害,所以才需要古老的正步队形辅助威摄感,还是表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仍需以此确保军队向领袖忠诚?

※作者为《上报》总主笔

  • 最新评论
  • 刮风

    第七届亚运会只有中国运动员踢正步入场,怎么后来连奥运会也不踢了?

    屏蔽
  • emil

    有纳粹党卫军踢正步为样板。

    屏蔽
  • g2j2

    狮子老虎也必须学踢正步走,才方显王者风范。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