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全球关税“胜利”,输家是谁?

BBC 2025-08-01 07:18+-

今年4月,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 川普)令世界震惊地宣布大规模新进口关税——但在引发全球金融恐慌后,他又将大部分措施搁置。

四个月后,这位美国总统宣称自己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与贸易伙伴达成了几项协议,并单方面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而这些行动并未像春季那次一样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至少,到目前是如此。

川普试图重塑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现在他承诺美国将从新的关税收入中获益,重振国内制造业,并吸引数千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和采购。

这些承诺是否能实现——以及这些行动是否会带来负面后果——仍然充满疑问。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即使在川普第二任期之前,自由贸易的浪潮已经开始(缓缓)转向,现如今则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巨浪。虽然这正在重塑经济格局,但它并未留下某些人预测的那种残局——当然,影响往往会有滞后。

此外,对许多国家而言,这一切都是一记警钟——提醒它们必须保持对新联盟的警觉。

因此,尽管短期结果可能如川普所见是一场胜利,但对其整体目标的影响则远不明朗。长期后果也可能对川普——或他任期结束后留下的美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90天90项协议”的最后期限

由于种种不安,8月1日早已被国际政策制定者标记在日历上。他们被警告,若未能在此之前和美国达成新的贸易条件,将面临可能是毁灭性的关税。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预测“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川普也对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但这一目标从一开始就显得遥不可及。事实也证明如此。

到了7月底,川普仅宣布了大约十几项贸易协议——有些协议仅一两页,缺乏过去谈判中常见的详细条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会议期间,共同展示一份已签署的贸易协议

对大多数英国商品征收的基准10%关税起初引起关注——但相比对其他贸易伙伴征收的15%税率,这反而让人松了一口气

英国率先达成协议,这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川普最在意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而美英之间的贸易基本平衡。

虽然对大多数英国商品征收的10%基准税率最初引起关注,但与对欧盟和日本等贸易逆差较大的伙伴征收的15%相比,这反而让人松了一口气;去年美国对这两者的贸易逆差分别为24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

即便如此,这些协议也附带条件。无法承诺增加对美采购的国家,往往面临更高的关税。

韩国、柬埔寨、巴基斯坦——随著名单扩大,关税通知函陆续发出,如今大部分美国进口商品都已被涵盖在协议或总统命令之下,结尾常附上一句简短的“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损害”全球经济的能力

这一系列行动揭示了许多事实。

首先是好消息。过去几个月的角力意味着最痛苦的关税与衰退警告已得以避免。

最初对关税水准和潜在经济冲击(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最坏担忧并未实现。

一艘帆船从加州奥克兰的奥克兰港经过一艘货柜船旁边航行

最严重的担忧——对潜在灾难的警告——已经消退

其次,尽管关税条件令人不快,但其确定性降低了不确定性(川普曾将其作为强大的经济武器)——这既有利也有弊。

有利之处在于企业能够重新制定计划,原本暂停的投资和招聘决策可能得以恢复。

大多数出口商现在知道其商品面临的关税水准——并可计算如何吸收或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这种日益增强的确定性支撑了金融市场的较为轻松氛围,美国股市明显上涨。

特朗普与冯德莱恩握手

川普赞扬美国与欧盟协议的规模——但这些并不是过去那种用来拆除贸易壁垒的破关税式协议

但不利之处在于,进入美国市场的平均关税水准高于以往——且比六个月前分析师预测的更为极端。

川普或许夸耀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规模——但这些并非过去几十年拆除贸易壁垒的“关税破坏型”协议。

最严重的担忧与灾难警告已经消退。但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宏观预测主管本·梅(Ben May)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以多种方式“损害”全球经济。

“这些政策显然推高了美国国内价格,压缩了家庭收入,”他说,并补充道,如果全球最大经济体最终减少进口,将会降低全球需求。

赢家与输家:德国、印度与中国

这不仅关乎关税水平,还涉及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规模。因此,尽管印度对美出口可能面临超过25%的关税,但根据凯投宏观经济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的估算,美国需求仅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对经济增长的即时影响可能有限。

但对德国而言,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15%的关税可能使今年的经济增长比年初预期减少超过0.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德国汽车产业规模庞大——对一个可能正处于衰退边缘的经济体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让美国再次富有’贸易公告活动中发言时,举起一张标示‘互惠关税’的图表

由于对中国未来局势的担忧,印度最近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的最大来源国

与此同时,印度在过去几个月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的最大来源国,这是因为苹果公司担心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转而将生产转移至印度。

另一方面,印度也会注意到,像越南和菲律宾这样对美出口关税较低的国家,可能在其他产业中成为更具吸引力的供应商。

总体而言,尽管冲击可能不如预期那么严重,但已做出的决策已预示着全球贸易格局与联盟的长期变化。

与美国这一长期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中引入的不确定性,也加速了英国与欧盟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动力——以及推动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的努力。

对许多国家而言,这是一记警钟——提醒它们必须保持对新联盟的警觉。

美国总统特朗普从英国苏格兰返回白宫后在华盛顿会见媒体记者

美国总统特朗川普从英国苏格兰返回白宫后在华盛顿会见媒体记者记者

对川普非常实在的政治威胁?

随着细节逐渐明朗,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变得更加清晰。

今年春末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受益于一波出口热潮,企业赶在美国商品被征收更高关税之前抢先出货。

经济学家预计,这种增长动能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逐渐减弱。

年初平均仅为2%的关税,如今已升至约17%,这对美国政府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也是川普贸易政策的既定目标之一。进口关税今年迄今已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约占美国联邦收入的5%,而过去几年仅约为2%。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他预计今年的关税收入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相比之下,联邦所得税每年约带来2.5万亿美元收入。

美国消费者仍处于第一线,目前尚未完全感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但随着联合利华(Unilever)和阿迪达斯(Adidas)等消费品巨头开始量化成本上升的影响,价格震撼与涨价即将来临——这可能足以延迟川普所期望的降息,也可能打击消费支出。

特朗普特写

如果当前的关税政策引发了根本性的重组,最终结果可能对美国不利

预测总是存在不确定性,但这对一位曾承诺降低消费者物价、而非推高物价的总统而言,构成了非常现实的政治威胁。

川普与其他白宫官员曾提出向低收入美国人发放退税支票的构想,以抵消部分经济压力——这些蓝领选民正是川普政治成功的基础。

但这样的措施可能操作复杂,且需要国会批准。

这也等于默认了仅靠吹嘘新增联邦收入来抵销当前支出与减税政策,并寄望未来国内就业与财富创造的策略,对共和党而言在政治上风险极高——尤其是在明年即将举行的州级和国会中期选举中。

一些尚未敲定的协议

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仍有许多地方尚未达成协议——最明显的是加拿大和台湾。

美国政府尚未对制药和钢铁产业做出决策。至于中国这个庞大议题,则被设定了另一个谈判期限,目前仍未解决。

川普在周四(7月31日)上午同意和另一个主要贸易伙伴墨西哥延长谈判期限。

目前已达成的许多协议仍属口头协议,尚未签署。此外,川普协议中附带的条件——例如增加对美国能源的采购或在美国的投资——是否能真正落实,也仍不确定。

在某些情况下,外国领导人甚至否认川普所宣称的条款存在。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期间

川普的终极目标——将生产与就业带回美国——可能收效甚微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本·梅表示,在评估白宫与各国之间的关税协议时,“魔鬼藏在细节里”——而目前的细节仍然稀少。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世界已经从一场毁灭性贸易战的边缘退了回来。如今,随着各国努力应对新一轮贸易壁垒,川普希望掌握主导权。

但历史告诉我们,他的终极目标——将生产与就业带回美国——可能收效甚微。而美国长期的贸易伙伴,如加拿大和欧盟,可能会开始寻求绕过美国这个他们不再视为可靠经济盟友的对象,建立新的经济与政治联系。

川普或许正受益于美国在全球贸易秩序中长期建立的核心地位所带来的杠杆效应。但如果当前的关税政策引发根本性的重组,最终结果可能对美国并不有利。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数年内揭晓,而非数周或数月之内。在此期间,川普的选民可能仍需为此买单——透过更高的物价、更少的选择和更慢的经济增长。

  • 最新评论
  • 桥洞洞主

    最大损失主要是各国政府本来利用象美国这样的采购实力来平衡或施压供应国的能力,因为本来日本可以用买大米来和某些国家做些勾兑, 现在只能为了平衡出口美国顺差, 只能去买美国的东西, 当然群众也是受害者,但主要还是政府方面。

    屏蔽
  •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这还用问,当然是我们消费者。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