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第一线 台湾如何应对AI战争?
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卡罗昆茨(Carol Kuntz)博士近期发表报告《人工智能与战争》(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War)。 昆茨博士凭借三十多年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经验,以及担任美国副总统国土安全顾问的丰富资历,针对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提出具体建议并探讨国防部如何发挥负责任的领导作用。
在当前科技背景下,美国面临连锁难题是即使AI已广泛应用,错误仍时有发生; 当引入战争领域,错误更易出现,后果更严重。 然而,美国国防部尚未建立有效预测工具来评估AI军事应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特别是在感测与射控网络中,若无系统化工具协助评估,AI自主决策的风险难以控制。 面对中国崛起,AI部署的速度和精准性成为现实主义者的主张,但自由派和人道主义者则忧心此举可能引发升级冲突及伦理问题。
然而,AI算法尽管功能强大却也充满脆弱性。 训练数据的漂移与数据投毒问题、生成式AI与强化学习的透明度与准确性问题,以及用户自动化偏误与回馈循环偏误,都可能严重影响AI军事应用的可靠性。 在乌克兰战场已可看到小型无人机经过AI技术改造后,虽然取得战术成果,却也凸显敌方干扰风险与反制的复杂性。 因此,军事领域亟需发展能实时分析与预测AI效能的工具,提供部队指挥官明确决策依据。
海军陆战队作的20毫米机炮悍马车,我国军方未来将研究结合AI,增加反制无人机的选项。 (资料照)
台湾处于中国军事威胁第一线,AI军事化趋势对国防安全影响极大。 台湾须积极发展自身的AI军事应用战略,包括建立完整的感测与射控网络、强化信息安全与反干扰能力,并培育军事与科技跨领域人才。 同时,台湾应主动与美国及其他盟友合作,参与国际AI军事应用标准与伦理规范制订,确保AI军事科技的运用兼具效能与伦理。 在政策上慎重推动国防AI化,建立具高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分析工具及预测模型,以降低战场AI误判与道德风险。 同时加强国内AI技术自主研发能力,降低对国外科技的依赖性,避免潜在风险。 此外,社会应有更多关注与参与,确保政府在AI军事应用的透明度与负责任态度,防止科技应用失控。 面对AI时代的军事挑战,台湾必须采取积极态度,善用科技优势,制定明确而务实的政策方针以确保国家安全。
美国与盟国已测试搭载AI的无人机,以缩短敌军目标识别时间。 (资料照,取自美国国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