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要打仗?美方私下动作惊人
(《万维读报》20250712-2)
1、中美要打仗?美方私下动作惊人
据金融时报报道:五角大楼正向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压,要求它们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和北京因台湾问题开战,它们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举动让这两个美国在印太最重的盟友感到沮丧。
英国金融时报7月12日引述五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近几个月来一直在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国防官员的会晤中推动这一问题。
一名美国国防官员强调,五角大楼的努力“集中于防止战争,并建立强大的威慑力量”。
他说,“这需要实力,我们的盟友也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不寻求战争。我们也不寻求控制中国本身。我们正在做的是确保美国及其盟友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支持外交,并保障和平。”
此次会谈包括努力说服盟友增加国防开支,以应对中共对台湾的威胁日益加剧的担忧。但要求盟友做出与台湾战争相关的承诺,是美国提出的新要求。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正在与日本和澳大利亚推进与台湾应急事件直接相关的具体作战规划和演习。“但这一增加国防开支的请求令东京和堪培拉感到意外,因为美国本身并没有向台湾提供空头支票担保。”
该报道说,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湾奉行“战略模糊”政策,即美国不会明确表示是否会保卫该岛。前总统乔·拜登曾四次偏离这一政策,他称美国将进行干预。但唐纳德·川普与其他总统一样,拒绝透露他会采取何种行动。
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扎克·库珀表示:“当盟友既不了解形势背景,也不了解美国自身的反应时,很难让他们具体说明在台湾冲突中他们会怎么做。”
他说,“川普总统尚未承诺保卫台湾,因此美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做出明确承诺是不现实的。”
这一举措针对的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国防官员,而非更高级别的官员。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美国盟友的代表“集体表示不满”。
日本防卫省表示,“很难回答‘台湾紧急状态’这个假设性问题”。任何应对措施都将“根据宪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律法规,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实施”。
《金融时报》上个月报道称,科尔比正审查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奥库斯安全协议,该协议将使堪培拉能采购核动力潜艇。
科尔比还敦促欧洲各国军队减少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将更多精力放在欧洲-大西洋地区。
据报,科尔比负责制定阻止向乌克兰出售武器的决定,但该决定不久后被川普总统推翻。
有关台湾规划的争论正值东京和堪培拉感受到川普增加支出的压力之际。科尔比的官员盟友表示,鉴于中共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威胁日益加大,增加支出非常重要。
该官员还表示:美国政府相信日本和澳大利亚将比欧洲盟友更快地增加国防开支。
但这种情况对日本来说尤其敏感,因为增加支出的举措——包括科尔比的举措,在 7 月 20 日日本参议院选举之前,遭到日相石破茂的公开谴责。
2、黄仁勋受到怀疑 美国参议员发出警告
在英伟达CEO黄仁勋即将前往中国之际,来自共和党以及民主党的美国参议员向其发出警告,敦促黄仁勋要避免接触中共的涉军企业等。而黄仁勋则在开启中国之行前先去见了美国总统川普。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和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在周五致信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他访华事宜发出警告,要求黄仁勋在中国期间避免与那些同中共军方、中共情报机构关系密切的企业代表接触。
此外,这两位参议员还要求黄仁勋避开那些受到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的中共公司,以防破坏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
他们写道:“我们担心您的中国之行,可能成为对那些与中共军方密切合作或者那些讨论美国出口管制中可利用漏洞的企业的认可。”
据路透社报道,黄仁勋计划7月11日周五开启中国之行。《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称,黄仁勋将与中共高层会面,并计划出席7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这两位美国参议员在信中写道,两党已针对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出口问题达成共识,先进的人工智能硬件可能“加速中国军队现代化步伐”。他们还表示,此前已经对英伟达可能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和芯片行业发展表示担忧,并以英伟达在上海的新研发中心为例。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会对企业规避对华出口管制的行为日益担忧,提议制定一项法律,强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核实其产品所在地。
针对目前的争议,英伟达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当美国科技树立“全球标准”时,“美国就赢了”,而中国拥有庞大的软件开发者群体,人工智能软件“应在美国的技术平台上运行得最好,从而鼓励其他国家选择美国”。
今年5月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赞扬了美国总统川普取消部分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的决定,并称先前拜登政府的管制规则是失败的。
在此次中国之行前,黄仁勋也先与川普会面。据美媒CNBC、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两人7月10日在白宫会面。
不过目前没有两人这次会晤的具体内容传出。川普于当天上午在其社媒Truth Social上发帖称,自他实施关税以来,“英伟达的股价上涨了 47%”。英伟达市值在当天突破4万亿美元。
3、新动向:移英港人没有闲着
2019年反送中运动后,大批香港人以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简称BNO签证计划)移居英国,在英国不同城市落地生根外,也陆续有港人从政加入英国地方议会。有媒体访问3名在英国当选地区议员的港人,了解他们参政的原因,以及成为地区代表对于推动港人关注议题的重要性。
根据英国内政部的最新数据,已有16.3万名港人透过BNO签证计划抵达英国生活,香港前中西区区议员吴兆康也是其中之一。他在移居英国3年后当选沃金厄姆区议会议员,也是首位在英国地方选举当选的香港前区议员。
吴兆康接受访问回顾一年多的英国区议会工作。他表示,地方议会代表的身份让他可以透过议会的力量,提高港人议题在地的关注度,除了要求政府回应BNO签计划的问题外,他出任议员的地方议会,也是首个通过反对中共在伦敦建超级大使馆的议会。
吴兆康说:“很多英国人与香港都有一定的关系,他们都知道反送中运动和《国安法》后有大批民主派人士被拘捕等,也很认同港人捍卫自由、民主、人权和反对中共专制等理念。我成为区议员,可以在拜访居民时向他们说香港的最新情况,我也会说中共近期做了什么在影响英国,为他们提供新的资讯。例如中共想在英国建超级大使馆,我向我选区的居民说明港人反对计划的原因,解释通过建馆会加剧中共渗透等问题,争取他们反对建馆。早前我成功在我当选的议会通过反对中共建超级大使馆的动议,英国很多地方媒体都有大篇幅的报道,使反对的声音已不仅留在香港社群,能把议题在地化。”
吴兆康表示他一直希望以区议员的身份服务市民,希望他在英国重返议会实践抱负的经历,能鼓励更多有志者加入成为同行者,一起为在英港人发声。
在香港曾有助选和法团工作经验的高文轩,上个月通过新的推荐办法,成为布莱切利与芬尼斯特拉特福镇的地方代表。他表示,刚上任不久,先要打好基根,让更多居民了解和认识他。过程中,他也把在香港深耕细作式的服务方法带到英国,让不了解港人忧虑的当地人,也关心港人关注的问题。
原本是政治素人的蔡嘉源,也在上个月通过补选成功加入地方议会服务。蔡嘉源对媒体表示,虽然在政治上是菜鸟,但已在当地服务多年。他表示,在反送中运动后,有大量港人移居英国,他居住的Sutton(萨顿)成为港人的聚居地。他成立脸书群组“Sutton香港人”协助移英港人,成为他从政的契机。他表示,进入议会与地方服务的分别,在于能直接将港人对中国影响的忧虑带进议会讨论。
蔡嘉源说:“在经历过反送中运动后,港人对来自中共监控的警觉性和敏感度都比较高,我在议会可以查问街上摄像头是否中共制造的问题,反映港人社群担心中国制造摄像头有特别监控功能等意见。我在开会时提出来,可以让议会开放讨论,议会和我的政党都很支持我用香港人的身份去分享港人社群的意见。其实在英国有很多人,包括乌克兰人也有用TikTok,我跟居民接触时,会跟他们解释为何港人不用TikTok,聆听居民诉求同时也在做防中国渗透的公民教育。”
蔡嘉源表示,在英国担任地区议员没有工资,只有很微薄的补贴,他相信自己先身体力行,愿意为社区付出的态度,以及当区港人积极充当志愿者等行动,能争取当地人对港人的支持。
他表示,港人在地方的力量不容忽视,例如当地的图书馆重现在香港的图书馆被下架的所谓“禁书”,也是进入体制和港人积极服务社区所推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