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开骂:川普对普京完全“硬不起来”
川普去年在选战期间开了许多政治支票,包括他能解决美国的经济与通膨问题、他能用关税取代所得税、他能让和平重回乌克兰与加萨走廊。
川普也一再抨击拜登无能,强调“那时候要是我在当美国总统,这些事根本不会发生”。不过川普19日与普京在电话里谈了两小时,他没有要求侵略者停止动武、没有祭出关税战时的极限施压,只是建议俄罗斯继续谈判。《经济学人》批评这位美国总统根本就是“胆小鬼”,对普京完全硬不起来。
《经济学人》指出,川普(Donald Trump)未能把握跟普京(Vladimir Putin)的通话,未能直率地要求俄罗斯结束战争。所谓“更多谈判”的建议,不过是对俄罗斯有利的推托之词。因为普京要求先谈和才停火(而俄军仍在缓慢地推进),乌克兰在欧洲的支持下,则主张“立即无条件停火30天”,才对乌克兰和平的永久方案进行谈判。而川普在社群媒体上宣称“俄罗斯和乌克兰将立即朝向停火与终结战争开始谈判”,对谁有利一望可知。
《经济学人》批评,川普最近开始质疑“普京是不是在敷衍我”,其实真正在敷衍所有人的就是他自己。向来迷恋俄罗斯强人领导的川普,正徘徊于常见于单恋者的三个选项:加倍追求、放弃、或者撕破脸变成仇人。上周在伊斯坦堡的俄乌直接谈判未能就停火达成协议,川普马上宣称“只有我亲自介入才能打破僵局”,然而他与普京的通话显然没有改变任何事。
在通话后的声明中,川普只是强调“通话很棒”、以及“战争结束后与美国贸易的经济利益”。《经济学人》批评川普“软弱且愚蠢”,无休止的谈判不过是让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更多推进的时间。唯一的小小安慰,恐怕是川普这次没有重复他对乌克兰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批评:乌克兰应为战争负责,而且乌克兰手上根本已经无牌可打。这场徒劳的外交努力,将使“乔·拜登的战争”变成“唐纳德·川普的失败”。
那么美国会放弃调停吗?
根据《金融时报》报导,川普已经对欧洲领导人表态“美国要退出这场冲突”,美国副总统范斯在与新教宗良十四世会谈后则对媒体表示“我们非常乐意抽身而退,美国不会在这里空转”。这说明美国将从现在的角色上后退、让俄乌双方自行对话。毕竟川普已经表示,任何协议“都必须由俄乌双方协商达成,因为他们才掌握了谈判细节”。《经济学人》警告,川普若真的撒手不管,就等于是帮忙俄罗斯。
乌克兰及其友邦都希望川普加强施压俄罗斯,直到普京同意停火为止。甚至国会山庄里的鹰派人士也在酝酿,要提出一项制裁法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500%的二级关税(secondary tariff)。不过《经济学人》认为川普狠不下心制裁普京,而且普京也深知美国不太可能再次大力支援乌克兰:毕竟背负沉重债务的美国联邦政府正在全面削减开支,无力恢复每年数百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经济学人》指出,所有迹象都显示普京还想继续打下去。在上周的伊斯坦堡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弗拉基米尔·梅丁斯基(Vladimir Medinsky)更告诉乌克兰官员:“我们准备打一年、两年、三年——无论多久”、“我们曾与瑞典打了 21 年,你们又准备打多久?”范斯所谓“普京不懂如何从战争中抽身”,根本是搞错了方向。普京要的是乌克兰保持弱势、中立、不加入北约,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他希望的都是乌克兰投降。
川普正确地称这场战争为“大屠杀”,但他无视于一个简单的现实:只是讨好普京,并不会让战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