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经济现实 迫使川普“眨眼”
川普总统上任后发动“懦夫博弈”(chicken game),用高额关税迫使世界各国配合他个人“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理想,并三番两次地点名联准会主席鲍威尔,放话要解雇他。 但在金融市场的残酷现实中,川普成为第一个眨眼退让的人。
在川普内阁中,财政部长贝森特是唯一头脑清醒的人。 贝森特曾多次为川普分析厉害关系:首先是劝说他暂停解放日全球关税,其次是建议他停止将国税局武器化,然后是劝他停止威胁开除联准会主席鲍威尔。 焦虑的金融市场将贝森特视为华府沙漠中少数理智的绿洲,股市指数随着他的谈话而大涨。
川普21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贴文粗暴地攻击鲍威尔,称他为“太迟先生,一个大输家”,美股随后暴跌超过2.7%。 不过24小时之后,情况完全逆转,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表示,可能即将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贝森特告诉与会者:“没有人认为现状可以拖下去。”受此影响,道琼工业指数上涨近1000点。
然而,与中国的“大妥协”仍停留在美好的幻想阶段,川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未建立对话渠道。 但川普之所以先退缩,是因为他的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远大于对中国的损害。 145%的关税相当于全面贸易禁运,依赖中国供应的各种消费品和生产原料突然被关闭,而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即将摧毁美国农业。
即使美国总统不那么反复无常,中国也比美国更有能力打持久战,中国考虑的时间跨度是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川普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却是以天或小时为单位。
接下来几天,有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协议,中国或许再度同意向美国购买更多产品,一如川普第一任期时美中达成的协议; 川普则会同意削减对中国的超级关税,并宣布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川普也许会得意洋洋地宣布胜利,结束一场他本不该开始的鲁莽、自取灭亡政策所造成的危机,但这不会导致中美两国在真正分歧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
在这场懦夫博弈中,中国和鲍威尔赢了,全球投资人也是赢家; 他们过去一段日子以来抛售美元和美债,以惩罚川普的无能。
而且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有可能是赢家之一,他暗示愿意参与停火谈判,而烽火连天的川普正需要外交上的“成功”,来弥补经济面上的失败。 因此,可怜的基辅将面临来自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巨大压力,要求其向俄罗斯割让乌克兰五分之一的领土,以及正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
金融市场的现实虽然限制了川普总统的冲动之举,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已经脱离困境。 未来两个多月与数十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市场波动和经济痛苦。
美国通常需要18个月时间来谈判一项贸易协议,因为这是一个艰难的讨价还价过程,如今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重塑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最大公约数可能是和贸易伙伴之间将达成一些简单的谅解备忘录,且各国之间共享一个通用的模式。
虽然至今为止大多数经济硬数据都还算正面,但贸易战产生的不确定性正在冲击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川普在鲍威尔和中国政策上转向,为市场带来一些缓冲,但并没有改变其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