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巨头英伟达 如何被夹在中美之间?
电脑芯片(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辉达)再度卷入美国和中国在贸易与科技上的紧张关系。
周四(4月17日),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飞抵北京,与中国高层官员会晤,恰逢美国对其芯片祭出新一轮出口管制。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未来出口H20人工智慧芯片至中国时,必须申请出口许可。美国商务部表示,此举是为了维护“国家与经济安全”。英伟达则指出,联邦官员已告知,这项规定将“无限期”实施。
英伟达是什么?
英伟达设计的先进芯片(或称半导体)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核心技术。所谓生成式AI,是指能根据使用者的提示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慧,例如ChatGPT。
近年来,全球对AI芯片需求暴增,使英伟达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去年11月,英伟达市值一度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一。
由于其芯片被视为推动生成式AI发展的关键,各届美国政府对英伟达与中国的关系都相当关注。
华盛顿希望透过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拖慢中国高阶AI芯片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用途,以便在与北京的AI竞争中保持优势。
为何川普政府针对英伟达的H20芯片?
随着英伟达迅速崛起,执行长黄仁勋被称为科技界的“摇滚巨星”,更被冠上“科技界泰勒丝(Taylor Swift)”的绰号。
美国并非首次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售芯片。
早在2022年,拜登(Joe Biden)政府就限制向中国出口高阶半导体。英伟达特别为此设计了H20芯片,以符合当时的规范。
而更高阶的H100芯片早已被禁止销往中国。
不过,最近中国生成式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出现,让美方再次担忧,即便是性能较低的芯片,也可能促成重大技术突破。
“深度求索”宣称,他们使用这些低阶芯片,也能达到如同ChatGPT般的运算效能。
如今,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以及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对H20芯片需求殷切,并已提出大量订单。
然而,这次新限制并没设下宽限期。英伟达预估,将因无法交付这些订单而蒙受55亿美元(约合41.5亿英镑)的损失。
经济学人智库(EIU)驻北京的高级分析师李子谦(Chim Lee)向BBC表示,中国已有包括华为在内的企业投入研发替代英伟达的AI芯片。
尽管目前这些芯片仍不如英伟达的产品,李子谦认为,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反而促使中国研发更佳的芯片。
他补充说:“这对中国AI产业确实带来挑战,但不至于大幅拖慢中国在AI上的发展与应用。”
全球对AI芯片的需求暴增,使英伟达跃升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为何英伟达执行长前往中国?
中国是英伟达的重要市场。尽管美国仍占其近半销售额,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去年也占了13%的销售比重。
外界普遍认为,黄仁勋此行是为了在新限制下稳住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
根据中国央视报道,黄仁勋在北京会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黄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金融时报》报道,黄仁勋此行也与“深度求索”创办人梁文峰会面。但中国媒体《界面新闻》4月19日引述据称了解此行行程细节的知情人士表示,黄全程未与梁文锋本人会面。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见了黄仁勋并表示:“中国市场投资与消费潜力巨大。”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信息,黄仁勋周五与上海市长会面时,也强调了他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芯片出口管制将如何影响美中竞争?
美国新实施的AI芯片出口限制导致英伟达股价大幅下跌。
这项出口限制是华盛顿更大战略的一环,目的是让先进科技供应链远离中国,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并将半导体制造业带回美国。
本周,英伟达宣布计划在美国兴建总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伺服器设施。美国总统川普随后声称,这项投资决策是受到他竞选连任的带动。
而在3月,代工英伟达芯片的台湾半导体大厂台积电(TSMC)也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追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先进制造设施。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Gary Ng)向BBC表示,这些发展显示全球科技正逐渐分裂为“两套制度”——一个由美国主导,另一个则是中国主导。
他表示:“科技将不再是全球共享的领域,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