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以关税战开局的美版鸦片战争(墨加篇)

上报 2025-02-06 22:57+-

2月1日,川普正式宣布向墨西哥、加拿大开征25%的关税,向中国在原有关税上加征10%,理由其实很正当:墨加正向美国输送大量以芬太尼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毒品,中国则提供芬太尼这种制毒原料。 但是,世界各国正面临川普加征关税之痛,基本有意不提芬太尼这一理由,只斥责美国霸道。 加、中、墨三国都已经做出回应,加上担心川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欧盟应援,一时间声势浩大。 但到了2月3日,墨、加两国都做出回应,愿意配合美国查禁芬太尼与非法移民,美国的条件是缓征30天,以观后效。

加拿大近年已成芬太尼新基地

对于加拿大被征收,很多被加拿大民主国家这块招牌迷惑的人居然不知温哥华已经成为北美最大的芬太尼毒品制作基地并以邻为壑,大量输送美国,都表示同情。 其实加拿大《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曾于2024年12月5日发表报道《加拿大现在成为芬太尼超级实验室“低风险、高利润”的热点地区——这是华盛顿的痛处》,该文指出:1、2019年,当中国对加工芬太尼的出口实施限制时,加拿大国内的合成药物产量开始增加; 2、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封锁中断了跨境货物流通,加拿大的合成药物产量进一步腾飞。 3、全球风险顾问喀尔文·克里斯蒂(退休皇家加拿大骑警)表示,跨国集团越来越多地将加拿大视为制造芬太尼和其他合成药物的“低风险、高利润”的地方。 4、墨西哥总统指责加拿大让芬太尼轻易传播,暗指加拿大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试行毒品非刑事化政策。

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对毒品的宽容令人不解,50个州中目前仅剩15个州坚持取缔毒品。 (美联社)

1月24日,《华尔街日报》发表《加拿大成为芬太尼出口国与川普的目标》一文,要点如下: 1、加拿大官员长期以来一直淡化其作为致命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全球贸易中心的作用。 他们说,与中国作为毒品原料供应商和墨西哥作为制造商和贩运者的角色相比,加拿大只是一个小角色。 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包括与墨西哥贩毒集团有关的犯罪集团)越来越多地利用加拿大作为制造毒品并将其出口到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基地。 加拿大成为芬太尼出口国,这让川普总统在贸易和边境问题上有了新的筹码。 3、比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认为本国出口到美国的毒品远不如墨西哥的多。 去年,美国边境巡逻队在北部边境缴获了46磅阿片类药物,而在与墨西哥接壤的南部边境缴获了21,000磅。 4、芬太尼已经肆虐了包括温哥华在内的加拿大城市,温哥华是北美过量用药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5、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不再进口毒品,但也在制造毒品。 根据负责协调加拿大警察部队活动的加拿大刑事情报局最近的一份报告,出口毒品的集团数量稳步增加。

加拿大的回应:悲情牌+爱国主义动员

加拿大长期受惠于美国,却向自己的友好邻国大量输送毒品,对此,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没半点愧意。 美国总统川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之后,特鲁多在同日晚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月4日生效,125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1天内生效,让加拿大公司和供应链寻求替代品。 最妙的是他道义感满满地说出“我们曾与你们并肩战斗,共赴生死”,作为加拿大领导人,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反制措施。

一天以后,就在加拿大民间酝酿爱国抗美情绪之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X上发文,十分顺溜地华丽大转身,称他刚与川普总统通话,加拿大准备派遣10,000名前线人员保护边境,并任命一名芬太尼沙皇,我们将把卡特尔列为恐怖分子,确保全天候监视边境,成立加拿大-美国联合打击部队,打击有组织犯罪、芬太尼和洗钱。 在美加共同努力期间,拟议的关税将暂停至少30天。

美墨共构的墨西哥毒品经济

美墨之间又是另一番情景。

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因毒品问题积累了几十年的恩怨情仇。 1971年6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吸毒为美国“第一公敌”之后,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毒品战争开始。 我查了一下拉美两大毒国对美国毒品的渗透问题,据UN2023年报告:美国消费世界60%以上的毒品,近几十年始终保持着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这一地位,两大供应来源就是墨西哥与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国,60%销往美国,供应总量仅次于美国南部的老邻居、世界第二大毒品生产国墨西哥。

美墨两国长达百年因边境之争而起的恩怨中,毒品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将来还会继续。 正如长期追踪美墨毒品问题的研究者所言:墨西哥的毒品经济,追根结底,是一个由美国消费者、民主党政府推行的毒品除罪化政策和墨西哥政府、军警、毒贩、媒体,以及无数生活于贫困的农民,基于庞大的金流与私人利益,以银子和子弹,从历史、经济、地理、政治、律法、社会等各面向,共同堆砌起的彼此依赖、互相攻讦、亦敌亦友的暧昧网络。 在这场以墨西哥上万人生死、美国每年吸毒死亡达10万以上的悲剧里,上述各方都是共犯。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

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对毒品的宽容令人不解,50个州中目前仅剩15个州坚持取缔毒品, 外交官员经常运用宝贵的外交资源在其驻在国解救被抓的本国毒贩,颇有想用毒品为本国送终的模样。 责怪起来容易,但如果了解美国政府在毒品战争中节节败退的缘由,就会明白,美国政府并非败于墨西哥与哥伦比亚的毒枭,而是败于本国左派的CRT理论(批判性种族理论)。

《维基百科·毒品战争》词条详细收录了这方面的资料,限于篇幅,本文只提个梗。 美国的毒品战争当中最重要的行动,就是抓捕毒贩兼吸毒者。 199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称,禁毒战争每年导致100万美国人被监禁。 2008年,《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每年有150万美国人因毒品犯罪被捕,其中50万人被监禁。

美国自1960年以来开展平权运动,有关黑人的问题成为政治敏感话题。 吸毒贩毒者被抓捕当中最重要的信息是:美国黑人当中的五分之一因毒品法而入狱。 199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逮捕、起诉、判刑和死亡方面存在巨大的种族差异,非裔美国吸毒者占毒品逮捕人数的35%,占定罪人数的55%,占因持有毒品罪入狱人数的74%。 在全国范围内,非裔美国人因毒品犯罪被送进州立监狱的频率是其他种族的13倍。 尽管据推测被捕的黑人毒品犯罪者只占经常吸毒者的13%,这已经被广泛批评为歧视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社会正义作家Michael Tonry如此评价美国政府的禁毒:“禁毒战争可预见地、不必要地破坏了数十万处境不利的美国年轻黑人的生活,并破坏了数十年来为改善城市黑人下层成员的生活机会所做的努力。”芝加哥是个黑人为主体的城市,Lois B.Defleur是一位研究芝加哥这一时期毒品逮捕的社会历史学家,他表示,警察管理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进行公众想要的逮捕。 此外,尼克松新成立的一些缉毒机构在试图满足公众对逮捕人数的需求时,会采取非法做法进行逮捕。 从1972年到1973年,药物滥用和执法办公室在18个月内进行了6000次毒品逮捕,其中大多数是黑人。

这种CRT理论导致的结果是美国政府逐步实施毒品除罪化,美国成为毒品消费大国成为宿命。 继俄亥俄州之后,美国35个州成了毒品全开放、大部开放的州。 大麻则成为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人民战争”,2020年11月3日大选之夜出现那条著名的拜登曲线之后,美国大麻法律改革组织(NORML)副主任保罗·阿尔门塔诺(Paul Armentano)克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立即在《国会山报》发出早就准备好的文章,声称大选夜这天,有一个无可置疑的赢家,它不是川普也不是拜登,而是大麻。 世界大麻市场有美国这只强大的生力军介入之后,毒品市场的版图,包括美国对世界的领导能力都将改写。

鉴于大麻在全美多数州合法化这一事实,35个州开放毒品这一现实,川普总统的禁毒只能从危害青少年之最的芬太尼开始。 现在一南一北两个向美国输送芬兰尼制成的毒品国家在川普总统的压力下,总算愿意合作。 现在只有中国这个芬太尼原料产出国还未表态。 但美中两国竞争的领域非常广泛,几条战线的明战暗战正在进行。

※作者为中国湖南邵阳人、作家、中国经济社会学者。 现今流亡美国,曾任职于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和《深圳法制报》报社。 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 着有《中国:溃而不崩》、《中国的陷阱》、《雾锁中国:中国控制媒体大揭密》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