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中产爹妈进化论:接受孩子留学回国月薪7000
9月底,《纽约时报》发表宾大2023届毕业生Isabella Glassman的文章Careerism Is Ruining College,内容吐槽美国精英大学求职功利主义(careerism)肆意横行。
由于过度追求高盛、麦肯锡这样的顶尖公司或者大型科技公司的工作机会,求得毕业后一份优渥体面的生活,连藤校的学霸很早就开始为求职做准备,校园生活基本围绕求职展开。名牌大学尤为如此。
藤校的学生都说找工作难。留学生们情况如何?
不少网友吐槽:留美工作比上名校还难;QS前100院校毕业,回国工资4000;秋招被卡简历,根本进不了面试......
不少留学生还自嘲是“海归废物”,纷纷抱怨想要把留学费用“回本”,比登天还难。
种种这些,无不折射出一个真实的社会现状:当今社会,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当曾经的海归光环正在“褪去”,还值得送孩子出去留学吗?当下的留学生家长们,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留学与就业的关系?
边走边看,
把留学当作给孩子的另一条路
孩子就读于上海徐汇区公立小学二年级的Lily,本身就是一位留学生。
英国留学的她,属于国内读完本科后申请的英国研究生。在她看来,英国留学是一条非常常规的道路,无非是通过网上找中介申请或者自己申请,整个过程相对简单。
可能是已经有了出国读书的经历,在规划孩子的求学路径时,她显得相对没有那么执念,一定要出去读书。
再加上目前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很多东西也拿不准”,这都让她觉得送孩子现在出去还相对太早了。
命运很多时候有偶然因素。Lily开始给孩子规划的路线是读民办双语学校,早点打好双语环境的基础,但是孩子读书的第一年就遇到了上海的摇号政策。未摇上的他们只能回到家所对口的公立小学就读。
“曾经的决策点是孩子在幼升小时是否可以进入民办学校,进入公立学校之后,决策点会变为选初中或中考后进入民办学校。”
如今,已经就读公立的Lily家,虽然觉得也有很多微词,但是,相比于折腾,她还是接受先好好在公立读小学,“小学阶段的学习分界线相对还没有那么明显,到初中再看孩子是不是有学习上的天分。”
作为相对乐观的中产家庭,Lily自认为先通过自己的积累和学习,去了解国外留学的资讯,一切都根据孩子的情况来。
在Lily看来,“不能仅凭投入产出比来衡量留学,而是根据孩子的喜好或者习惯为他安排灵活的规划,甚至可以定制。但如果他习惯体制内的学习,认为相对安稳的工作也很好,也挺适合他的性格,我认为也没关系,可以接受。”
“如果走着走着发现孩子不习惯国内的体制或者走留学的这条路会更广,也能给到孩子足够的换赛道的支持,让孩子不至于一直在里面挣扎。”
“何必这么早开始卷一条不确定性的路,花费很多精力,万一卷不上不就交白卷了。”
加拿大陪读妈妈,
“留学是非常值得的教育投资”
在陪读妈妈Liang看来,留学是一件非常值得的教育投资。
她想得很开,并没有把留学花费就要马上获得高额回报的角度来看问题,“他未来可能也不可以一毕业每月就够拿回那么多工资”,作为过来人,她觉得自己也是从窘迫的日子过过来的,“我们当年自己读完大学之后,也没有一下子就拿到高薪,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过程中,最让Liang惊喜的,莫过于留学后女儿肉眼可见的变化。
Liang带着女儿高中时就已经去到加拿大就读,“她在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变化蛮让我惊喜。”
去加拿大之前,Liang生活在代表中国教育较高质量的北京,已经从各个方面有意识的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表达等能力,但由于整体管理较多,“对孩子宽容的方式,没有在加拿大等地方多。”
“毕业收入不能来恒定一个人的价值。”在Liang看来,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月挣个七八千块钱,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让自己不饿着,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了。
谈及自己的育儿理念,Liang形容自己是一个“闭上嘴迈开腿”的妈妈。
“她一回家呀,我就去散步了,然后跟她的时间错开。” Liang主张多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非常担心自己“成为一个懂王”,所以每次跟女儿聊天,“我现在基本上就是她说什么呢,我就听着,不错不错。”
不管不代表什么都不参与,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Liang常常给到女儿一些求学、就业上的建议,比如说指点正在读传媒的女儿,不能仅仅修本专业的内容,也可以多学一些经济学或者科技类的知识,保持与热点的同频。
访谈中,Liang强调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你们有好的亲子关系,你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孩子接受。”
如今,随着女儿慢慢长大,Liang很满意她的状态,“从我女儿目前的一个状态来看,我觉得她的能力远远高于我在刚开始上大学时候的一个状态。”
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Liang来说,已经足够了。内在的动力会激发孩子走得更长远,而这些远比讨论毕业后的工资收入来得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