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热议秦刚软着陆 微博出手降热度
中共20届三中全会星期四(7月18日)闭幕,会后公报明载中国前外长秦刚请辞获准并被免去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此最新人事案随即受到中国网民热议,但也引发微博出手“降温”,关闭评论区。
三中全会公报全文逾5000字,但缺乏新意、也未出台令人振奋的具体经济政策,反倒让人事案一跃成为最吸睛的话题。
部分自媒体及网媒微博公众号星期四下午一刊出“免去秦刚同志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的关键字后,马上登上微博热搜榜,根据微博后台流量数据显示,该关键字在榜时长达47分钟,也吸引到逾5000万的浏览量,甚至压过央视、新华社等官媒微博公众号所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新闻。
中国网民热议:秦刚软着陆
三中全会公报有关秦刚的决定不到30字,但这段短文“全会决定,接受秦刚同志辞职申请,免去秦刚同志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仍是网民热搜焦点。
尤其秦刚仍保有“同志”身份,不同于前防长李尚福、前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和前火箭军参谋长孙金明等人皆遭“开除”的命运,中国网民普遍认为,秦刚已经软着陆了,生命安全无虞,只是未来恐得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时事博主“大风吹奏”就发文称,秦刚命运“基本算定了,主动辞职,还称同志。”
微博大V“赵浩阳”也说,秦刚还是“同志”,另外三人李尚福、李玉超、孙金明直接被开除党籍,说明他们不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
而位于陕西的网民“醉翁乐其乐”则认为,这说明,秦刚“只是没管好下半身,又遇上不省油的灯,没法向国人交代,其他方面没啥问题。”
另一位名为“丁香花”的网民则认定,秦刚“是下半身的问题”,而李尚福等人“是上半身的问题”。
有关秦刚的网络讨论度于第一时间迅速升温,其中,包括众多资深媒体人联合成立的“中媒汇”,及香港亲建制派的“大公文汇网”等微博公众号都率先发文标注“免去秦刚同志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其发帖也在极短时间内就吸引到逾两百则的留言讨论。另外,多个省级与市级媒体公众号也跟进更新秦刚的最新动向。
网民遭屏蔽后叹:秦刚非我们能讨论的
中国网民的讨论之热烈,似乎引起高层的注意,“中媒汇”和“大公文汇网”等微博公众号虽然未删文,但分别开启评论区的精选评论功能,不让网民的意见被显示出来。
对此,位于北京的网民“做个乌鸦也好”识相地发文称:“秦刚不是我们能讨论的。”
各媒体的微博公众号在秦刚的讨论度一热起来后,也似乎有所警觉地纷纷隐蔽评论区的留言,这让部分中国网民因此不断转移阵地、寻找还能“畅所欲言”的网络空间。
美国之音记者截稿前发现,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微博公众号“抚州发布”仍有两百多则留言还未被屏蔽。
对此,微博大V“若林源叁”语带讽刺地留言称:“小同志,省宣部没找你吗?”
另一名位于上海的网民“迷失在普罗旺斯花海”则感叹写道:“终于找到敢开评论的!这位同志(秦刚)现在是在天堂还是地狱?”
对于中国网民的反应,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北京一向不喜中国网民妄议中共的高层人事,因为网民很容易进一步质疑中共高层的决策和判断力,尤其秦刚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信、也是他钦定的外长,其落马的原因为何,各界长期众说纷纭,但官方至今连个说法都不给,更凭添中共高层人事的黑箱作业和官场的尔虞我诈。
庄嘉颖告诉美国之音:“秦刚他背后到底发生什么事,到现在为止并不是特别公开,太多这种(关于秦刚)讨论,也会让三中全会所要推的经济改革方案会失焦。”
三中公报本文,中国民众无感
中共本周的三中全会被视为中国未来5-10年经济决策方向的指标,不过,西方舆论及多数海外学者于会前都普遍表示,不对三中抱持太多期待,也不认为三中会出台太多实质的经济改革。
“三中全会公报”全文星期四经高达162家媒体联合发布后,虽在微博热搜榜首占据了更长的时间,阅读量于美国之音截稿前也已突破1亿,但留言区几乎不见中国网民有任何“实质讨论”,网民多半只是顺手转发、复诵公报部分内文或留言表示关注。
对此,位在重庆、因议题敏感不愿透露全名的00后青年盛先生告诉美国之音,公报多次提及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根本不同于国际上的定义。他批评,中国政府走的是“四不像”路线,一再高喊艰涩难懂的施政口号,可能除高知识分子或受教育的年轻人外,多数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应都听不懂这些政策的内涵,因此,网民只能盲目地表达对公报一面倒的支持。
盛先生还批评,中共在造神,塑造习近平的伟人或改革家形象,吹捧其功绩能比肩毛泽东或邓小平,但许多中国民众和他一样,并不相信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的国家实力能往上提升。因为习近平政府力倡“改革”10多年,却越改越穷。尤其,中国走过“开放会富起来”的荣景,但近几年来的开放步伐原地踏步,人民未富先老,加重青年的负担,尤其他眼中年轻人的就业前景似乎越来越“完蛋”。
盛先生表示,三中全会的公报虽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人民、为社会,但他和许多人的真实感受是,中国政府与群众背道而驰且越走越远。
盛先生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政府“搞这些,完全没有一套是为民的,(中国官员)没有到基层来访问过,看老百姓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老百姓现在基本上是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