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的法国人如何变成燃烧的“黄背心”

联合新闻网 2018-12-12 11:51+-

周日早晨的市场上,路人纷纷讨论着前一天黄背心的第四波全国动员。一位地摊老闆如是评论:

他们是走投无路的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是基本的人权,但这些人辛勤工作却入不敷出,这丝毫不正常。他们的苦楚应该被听见。

经过一个月的密集动员,法国总统马克宏在法国时间10日晚间发表谈话终于正面回应黄背心运动的诉求,祭出多项利多:基本工资提高100欧元、发放年终奖金、取消对退休俸课税、加班费不课税等等措施。 这些措施表面上看似肯定了黄背心(gilet jaunes)强化社会重分配的诉求,实则早已囊括在他 2017年的竞选政纲中,因此法国媒体多形容其 "让步但不屈服" (concéder sans céder);黄背心则宣布本周六15日将继续第五波的全国性抗议行动。

"黄背心"们究竟是谁?他们为何愤怒 ?为何这场运动能够突破过去一年多来的其他社会动员,逼使马克宏感受到政权危机而让步?

▌ 马克宏旋风的左右为难

要了解黄背心的愤怒,首先得了解促成马克宏当选的法国政党政治结构。2016年年中以来,从社会党欧兰德政府出走的马克宏,自创"共和前进!" 参选总统。法国媒体酷爱引用他的演讲口头禅 "en même temps " (同时 …)作为他"超克左右"的象征,但仔细分析他的竞选纲领,所谓超克左右的哲学不外乎便是90年代以来席捲其他欧洲国家的"新中间路线":限缩社会福利、大量去管制开放公共服务民营化、劳动弹性化、削弱工会力量等等。

9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从英国、德国、瑞典到西班牙纷纷踏上这条自由化改革的道路,其中大部分在中间偏左政党执政时发生。2012年法国社会党上台执政,诸多政策都带有"去管制"色彩,而银行家出身的马克宏在欧兰德任内担任经济部长,也已率先推动了劳基法改革大大降低劳动保护,在在都为更自由化去管制的政策铺路。所谓的新中间路线, 仍是新瓶装旧酒的新自由主义哲学。

尽管马克宏靠着个人魅力成为媒体宠儿,2017年他的总统之路赢得并非如此理所当然。许多社会党和其余左翼选民并不信任马克宏"形左实右"的路线,但选前数月共和党候选人费雍 (François Fillon) 被爆出贪污丑闻而流失选票,第一轮投票仅居第三位;第二轮马克宏对决极右派国家阵线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 以六成六得票率胜出,但在高达25%的弃权下,马克宏的实际得票率只有全体选民的43.6%。

某种程度上,马克宏与勒庞在二轮总统选举的对决彷彿面对全球化的正反提议:极右派"民族阵线"强调经济全球化深化阶级不平等,而提倡保护主义与防堵移民;银行家出身的马克宏则主张拥抱全球化、吸引高技术移民给予跨国企业更多利多空间、松绑福利制度鼓励自由创业等等,为多年来陷入"左 vs. 右"、"巩固保护 vs. 改革松绑"的法国政治空间,注入几许美国梦的个人主义色彩。

观察两派政党的支持者,也彷彿两个平行世界:民族阵线主攻劳工阶层、本土企业老闆与失业者,马克宏前进党则吸纳了许多的银行家、新兴企业个体户、创业者,乃至跨国企业领导人及其子女的菁英阶层。一二轮投票之间,社群媒体中充满了关于是否该含泪投马克宏以防堵勒庞的辩论;警觉到马克宏政纲可能加深阶级不平等的可能后果,不少言论甚至预测 2017年马克宏的当选,反而将为5年后勒庞的总统竞选铺路,深化民怨而促成民族阵线掌权。

细数2017年马克宏上台后的诸多政策,无一不为加速新自由经济政策的进程:首先,马克宏一上任便取消了富人的遗产税,国库至少损失3亿欧元(约新台币106亿);这项措施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皮凯提(Thomas Piketty) 形容为 "历史性的错误",而为了找到财源弥补减富人税后的赤字,新政府往退休者身上增加纳税。

此外,他也修改劳基法赋予雇主任意解雇的权力、取消企业内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的设立、限制工会权力;又在今年春天起加速国营企业的民营化,开放外国资本进入法国铁路市场竞争、缩减铁路工人福利与劳动保障等。

从马克宏当选以来,法国街头与校园的抗争不断,政权丝毫不退让,改革幅度之大、手段之固执,彷彿都要应验了 "今日马克宏,明日勒庞"的恐惧。然而,社会民心的演变从非如此线性。黄背心运动的崛起为法国的政治格局与国家/社会关系开展了意想不到的新空间。

▌被遗忘者的反扑

黄背心们究竟是谁?从10月21日黄背心运动为反抗汽油燃料税调涨而透过脸书集结后,舆论首先急于为运动贴上"极右派"的标签,把抗议者等同于民族阵线的支持者、保守的乡村居民、中年劳工阶级男性、经济改革的输家等等。然而媒体记者与社会学家的实地考察,很快便推翻了这样简化的看法。

观察者首先注意到运动成员背景的高度异质性:他们横跨各个年龄阶层,职业背景不限于劳工阶级,政治立场纷陈 (从极右派、基进左派到弃权者皆有),而且相比于一般社会运动,有高比例的女性参与。12月11日,13位法国社会学者发表了初步研究结果,以问卷调查分析黄背心的成员背景,结论如下:

黄背心的平均年龄为45岁,但35-49岁和50-64岁两个年龄层的参与者数目相当;大部分参与者都有工作,包含33%的企业受雇者和14%的中小企业主与自由业者,而工人阶级仅有14%,另外4分之1则是退休者和失业者。女性成员占45%(在群众运动中少见的高比例)。将近6成的成员政治立场偏左,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参与者 (47%)是名副其实的社运素人;超过一半的成员从来没有过罢工经验,自称是第一次深入地参与社会运动。

关于参与运动的动机,许多成员提及了深切的不公平感。他们表示参与运动最主要的理由是入不敷出、收入追不上生活成本与税赋上升的速度、每月尽头往往左支右绌。运动中的半数成员收入低于法国全国人口的中位收入30%,收入水平在可课税门槛以下。

透过质性访谈,其他报导也呈现了这些低收入者的轨迹和背景:兼职而收入不稳定的单亲妈妈、终身工作却仅有微薄退休金的老年人、中年失业者、基层公务人员等。远超过燃料税问题的单一议题,许多参与者投入运动的动机是对马克宏施政风格感到强烈的阶级歧视,认为马克宏的政策为特权阶级护航而轻视基层劳动者的需求。

根据这些分析,黄背心运动的成员其实正是被过去几年来所有自由化改革辩论和社运议程漏接的"穷忙族"。他们可能是劳动弹性化的受害者、是受退休改革制度所苦而无法安享晚年的基层受雇者与小老闆、又或是受低薪压迫的月光族。他们共同的经验是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而他们共同的愤怒对象是马克宏政府。

除了这些普遍分享的经济窘迫感外,许多参与者也无法透过目前的代议政治系统和社运工运系统中发声,因此有高比例的参与者表示上次选举时弃权未投票,显示他们感到切身需求被忽视。

然而或许正是这种 "社运素人"的共同背景,让黄背心的抗争手段格外地具有创意与感染力。从2012年欧兰德上台以来,法国工会系统面对连番改革,不断重复游行示威、占领公司校园、罢工罢课的传统抗议手段,近乎屡战屡败。除了降低工会会员士气,连番罢工也往往加深公私部门受薪者之间的心理隔阂,让缺乏罢工文化的私部门员工或一般消费者加深对公务员的负面刻板印象。

黄背心运动以税赋重分配为主要诉求,强调生存的压迫感 ,简单易懂的诉求不但获得社会共鸣,也感染了大众质疑马克宏政府的执政正当性。因此,尽管12月1日黄背心第三波抗议的暴力画面震撼世界,却获得高民调支持认为运动合理。与传统工运系统比较,黄背心造成的舆论压力远远大过前者,不断显示出传统抗争手段的耗竭和创新的需要,更呈现了既有国家/社会斡旋架构中被遗忘的缺口。

▌ 阶级政治的回返?

周一晚间的电视演说,马克宏尽管放下身段承认忽略穷困者的需求、未听见弱势者的苦楚,对复征富人遗产税的诉求仍表达强硬抗拒,甚至提及移民议题寻求认同动员,种种表态都让黄背心成员多所不满,承诺继续上街头抗争。

根据这些对抗争者背景与诉求的分析,黄背心的崛起与近几年其他西欧国家涌现的新政治社会运动 (西班牙Podemos、义大利M5S ) 多所相似,都集结了相对剥夺感强烈的弱势受薪者或失业者,都建立在相对扁平的组织网络上,也都带有反菁英的色彩。

那么黄背心是否也会踏上这些普罗运动的脚步,组织政党成为体制内的政治势力呢?目前尚未可知。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战场在街头或是选举议场,黄背心与马克宏的拮抗,都镶嵌在抵抗经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战争中。如果黄背心运动是马克宏经济政策的产物,运动的崛起也酝酿着把阶级议题重新带回法国政治辩论主轴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