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香港01 2018-10-13 15:15+-

2018年诺贝尔各个奖项日前已全数颁发完毕,对于中国能否再产出诺贝尔奖项得主,内地独立学者邓聿文直言中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他表示中国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官本位的行政体制和科研体制抑制人才成长,是影响科研、学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当代前沿科学研究尚无中国科学家获奖

邓聿文近日在英媒《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发表上述意见,他在文中开首已指出"写下这个题目,可能一些人会不爽:中国不是曾经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吗,怎么能说离诺奖越来越远?不错,文有莫言,理有屠呦呦,但是,这充其量只能说中国已经打破了没有诺奖的尴尬,与我讲的离诺奖越来越远并不矛盾"。当中以文学奖而言,因为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很难说获奖作家就是写作水平最高的,获奖作品就是传世之作。而屠呦呦的获奖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事后的补偿,因为她获奖的研究成果是在上世纪70年代做出的,但邓聿文强调这并非否定她在该领域仍处领先地位。

邓聿文在文中表示,当代前沿的科学研究上,毕竟还没有中国科学家获奖。与东邻日本相比,日本18年16个诺奖,几乎年年都有科学家获奖,包括今年。美国就更不用讲了,每年都囊括了诺奖几大类别的一半以上奖项。对于美日科学家能够延揽大部分诺奖,邓聿文认为跟美日长期捨得在科研和教育方面投入有直接关系。然而,自从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入总量已经超过日本,逼近美国。中国的很多研究机构比美国还先进,企业在科研上也捨得花钱,科研人员的待遇均已有大幅提高。

邓聿文在文中批评中国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官本位的行政体制和科研体制抑制人才成长,是影响科研、学术、创新的主要问题。(资料图片)

批官僚插手科研学术

不过邓聿文指现实总是让人不争气,自莫、屠二人获奖后,中国又开始和诺奖絶缘,每年只能眼巴巴看着美日欧的科学家和经济学者将大奖揽入怀里。现在不能再把原因归咎于国家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入不足,他又形容"摘不到果子,肯定有比投入更本质和关键的因素"。

他指出,第一点是中国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由于诺奖奖励的是原创成果和重大发现发明,但是当科研人员和学者们挖空心思在一项具体的学术研究中要论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时,当局又把中国科学取得的成果归功于领导人思想的指导,这就在无形中为所有的科研人员和学者打造了思想枷锁和一种不良的科研学术导向,所显示的就是真正的思想自由和自由思想的贫乏。

而第二点是中国官本位的行政体制和科研体制抑制人才的成长。邓聿文指"做官也就罢了,偏偏官僚们还要把手伸向科研和学术,垄断和领衔科研与学术项目,以显示自己在科研和学术上也是一把好手"。他表示,这两点是带有本质性、导向性的问题,两者又互相纠缠、强化,形成恶性循环。他坦言现在尚看不到在这两个癥结上打开缺口的希望,因此虽然中国的教授、研究员、博士总数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总数世界第一,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总数世界第一,可距离诺贝尔奖,只会越来越远。

  • 最新评论
  • 老张

    中国唯一的诺贝尔科学奖科研是在你认为的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的毛泽东时代进行的,所以你的观点一半不成立;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是在国民经济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取得的,所以获奖跟经济发展没太大关系;用小岗村定理可以证明中国离诺奖越来越远是因为离毛泽东越来越远,邓小平让中国人无法获奖,中国科学到了崩溃的边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时正处于文革时期,领导不是老八路就是造反派,外行领导内行,知识分子反而能做出诺奖来。为什么?因为今天搞科研可以拿到很多好处,没能耐的内行去当领导去分配这些资源,真的想搞科研有水平不为名利的人想上太难了。

    屏蔽
  • Mbtech

    中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可是中国是科技最发达国家,日本虽然一年拿一个炸药奖,但是日本都是30年前的技术。新华社如是说。呵呵呵!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