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若是演《芳华》,观众痛哭为哪句?

夏闻 2018-01-09 16:38+-

秦城若是演《芳华》,观众痛哭为哪句?

  每个人的青春时代都是芳华,但在芳华的年纪里被体制碾压,尽管伤痕累累,危险疲惫,但却能够洁身自好,与体制保持距离,这样的故事就足以感动今天的中国人。

  当青春成为在暴风雨中挣扎求生的浮萍,当伴随美丽年华的是破灭与心痛,影院中的观众都能够感同身受。主角刘峰、何小萍一再展现出反抗时代的勇气善良,也成为观众们长期心伤的释放口。很多人因此而哭,这就是很多人今天的心情。详情请见文章:《青春易逝,不合时代的东西最芳华》。

  《芳华》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是:“一个从来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以上是普通大众看《芳华》的感受,由此我想到过去5年多来一大批以老虎身份谢幕,进入秦城的那一群人,他们当年也从同样的大环境中走过,如果他们得以在监狱里集体看个电影《芳华》什么的,有什么情节能够让他们哭吗?

  显然,他们对待时代、体制的态度和电影中主角们是不同的,他们走了另一条路,他们选择和体制“如鱼得水”。虽然他们中一些人也体会过被碾压的滋味,那种心痛想必也是刻骨铭心。但最终,他们却选择把自己像橡皮泥一样扭捏成另外一种形状,挤进体制的怪框,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他们成了这个常委,那个将军,这个“政法王”,那个“平西王”,一大堆的书记、主席……,他们得到的远远超过自己预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觉得自己走对了,他们变形为体制战车上的刺刀,维护起体制来不遗余力,对待弱势群体,他们不怕刺刀见红,有的甚至舔血为生,饮血为乐。他们认为自己最聪明,站在食肉链的顶层,感觉好到爆棚。

  但是,有一句话他们之前没有仔细想过。

  在《芳华》中有一个情节,文工团被解散时,团员们一边大喝,一边哭着唱《驼铃》,歌词中有一句:“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秦城的众人们,一路升迁过程中,欢送会不知道开了多少,他们多半也多次唱过听过这句:“革命生涯常分手”。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结局是这样的,“一样分别”,但已经是“两样情”了。对于这一群老虎们,如果电影中有什么能够让他们感同身受的话,应该就只有这一句了。

  《驼铃》发行于1980年,这句“革命生涯常分手”生动的概括了众多高台上成员们的命运,前30年太明显了,49年天安门城楼上那批人晚年比去台湾的那群人悲惨的多。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竟然还有效。

秦城若是演《芳华》,观众痛哭为哪句?

  去年10月,中纪委公布5年来共立案审查副部级以上干部280多人、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乡科级以下的党员干部共134.3万人。这里面有多少“革命生涯常分手”呢?这并不是浪漫的别离,这意味着监狱,家财一空,妻离子散,如果不这么惨,前不久那位上将也不会自杀了。他们曾经给体制出过多少力,给民众强加了多少痛苦,今天他们竟然同样品尝。

  这句歌词原意是“分手”是为了“革命”。但真正发生的是,“革命”是原因,“革命”最终的结局就是“分手”。太多人投身“革命”,维护体制,忘形一时,害人甚多,最后是惨淡收场,这都成了规律。这样的反面教材已经太多了,但今天有多少人,还不承认这一点,还走在这样一条“自信的路”上不愿回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