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习马会”不为人知的细节曝光

南方周末 2015-11-12 12:39+-

  “习马会”从宣布到登场,中间只有三天时间,这让要目睹这一盛况的两岸媒体记者猝不及防。许多台湾记者的证件信息录入错误,甚至连订机票的名字也错,差点卡在机场。

  “习马会”登场并无半点预告。“岛屿大厅”现场没有司仪,没有主持人,没有音乐。快3点时,周玉蔻抬头一看,习近平从右手边走进来了。她身后的大陆记者也说,“啊,怎么进来了?”再看左手边,马英九也进来了。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在新加坡登场。这是自1949年以后,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习马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屿大厅举行。下午2时59分,习近平系红色领带从右侧进入,马英九系蓝色领带从左侧进入,现场超过600名记者的闪光灯立即闪成一片。

  两岸领导人握手的各种细节,注定要被记入历史之中:习近平和马英九的手,握在一起长达81秒,两人随后向记者们挥手的时间是25秒。在记者会被问及握手感受时,马英九形容:“心情很好,而且我们都握得很用力。”

  为了这次见面,两岸已经走了太长的路,用了太长的时间。“这次习马会是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与之前会见台湾其他层级领导人都不同。”在评价本次习马会的意义时,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原所长余克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次习马会将两岸沟通交流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两岸其他层级领导人的互动交流打开了大门,真正打破了禁忌。”

  1

  事先毫无征兆

  “习马会”能够达成,事先并无半点征兆。两岸民众乍一听到消息,感觉都有些“突然”。

  11月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正式对外宣布,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台湾方面则比大陆提前一天向媒体披露此事,原因在于有人提前“走漏风声”。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原本马英九方面计划在4日下午对外正式公布消息,但3日晚上,因为要将消息告知其他“需要提前得知消息”的台方政要、智库学者时,有人泄露给媒体,迫使马英九方面提前出面证实此事。

  “习马会”将要举行的消息立刻在岛内引发巨大反响。11月5日早上,马英九特别召开记者会,对外说明“习马会”达成的始末:两年前,在印尼巴厘岛的APEC会议当中,当时“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跟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第一次碰面,两人互称官衔。后来“陆委会”主委换成夏立言,他今年10月在金门与张志军举行“张夏会”时,双方在闲聊时候就提到了“习马会”。

  马英九透露,夏立言特别问张志军,今年在马尼拉APEC会议上是否可以“习马会”?张志军就说,这是国际场合,不方便。但他说,第三地是可以考虑的,夏立言就建议到新加坡。后来双方向高层请示,最后慢慢达成了共识。

  马英九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此次“习马会”上,双方不签订协议、不发布联合公报或者联合声明,而只是各自发布新闻稿。

  淡江大学大陆所教授、远景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随后在台湾媒体发表文章称,“习马会”不是新议题,马英九原本就讲过“不排除也不强求”与习近平见面。自从2014年APEC会议以来,两岸智库一直在作类似研究,如今会面付诸实现,这也是过去七年多,两岸在“九二共识”下交流的成果。

  “马英九现在的处境比较艰难。”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在他任期只有半年多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这样一种举动,确实是要有勇气和胆量的。”

  虽然过去台湾一些重要的政治人物都曾经访问过大陆,但在王建民看来,“不论连战还是宋楚瑜,他们主要与大陆进行党际交流,没有行政和法律效力,习马会的意义跟之前是有很大不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最好的当然是在中国领土上,大陆或者台湾,但为什么选择第三地,当然是妥协的结果。”

  此前,困扰两岸领导人见面的称呼问题,也得到解决。双方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见面,互称“先生”。“大陆做了很多妥协,对马英九目前的处境很是包容和谅解。”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习近平务实有弹性,还有他政治能量足够,才能化解掉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头衔问题。”

  郑又平记得,2002年海峡两岸在讨论“三通”时,到底要使用什么航线名称,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两岸各有各的坚持。“很多航空公司都给台湾出谋划策,认为应该坚持国际航线,这样做的好处是西方航空公司以后就可以介入。”郑又平在两岸协商现场,听到一位大陆领导人当场拍板,不要用国际或者国内,就叫“两岸航线”,“这就是非常高的政治智慧”。

  “很多人把这次习马会与台湾明年的领导人选举挂钩,其实没有必然联系。”社科院王建民研究员认为,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有很大的政治自信和战略眼光,他不会以一时得失来计较,“他所考虑的是两岸未来大的历史框架”。

  2

  两岸媒体“猝不及防”

  “习马会”从宣布到登场,中间只有三天时间,这让要目睹这一盛况的两岸媒体记者猝不及防。

  由于台湾媒体记者都要跟随马英九的专机一起到新加坡,台湾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他们要在3天时间内搞定近300人的报名。据台湾媒体报道,因为行政机构人手不够,行程说明会直到起飞前13小时才召开。许多台湾记者的证件信息录入错误,甚至连订机票的名字也错,差点卡在机场。

  大陆媒体记者事先也没有得到“习马会”的任何消息。北京一家媒体记者谭帅(化名)是在11月4日夜里接到“习马会”的采访任务。5日,新加坡驻华使馆集中为大陆记者办理签证。6日,谭帅下午打包起飞,航班晚点,在7日0时许到达了“习马会”会场。

  “习马会”的见面地点是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过去香格里拉酒店就是许多大型会议的首选,包括每年召开的亚洲安全会议。香格里拉酒店周围有树木遮蔽,出入饭店也只有一条通道,非常便于安全管制和封路。

  “习马会”主要在酒店里的岛屿大厅举行。这间会议厅位于饭店大厅右侧,可以容纳千人。香格里拉酒店专门将岛屿大厅划分出A区和B区,A区是两岸领导人举行会谈的场所,B区是见面握手的地点。90%的两岸记者只拿到了B区的证件,能够去A区的只有极少数媒体。 新加坡作为“习马会”主办方,对于细节要求极其严格。关于记者证的问题,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据报道,由于台湾官方在记者证的时间标注上按照台湾惯用说法,有政治意涵,没有过得了新加坡政府这一关。结果到新加坡后,台湾记者要换了新证件才能入场。

  新加坡曾经在1993年举行过开启两岸对话机制的“汪辜会谈”,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当时作为海基会副秘书长,曾完整经历整个会谈过程。“那次对于纪元的年代都使用两个版本。”石齐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签了四个协议,四个协议有四个繁体字版和四个简体字版,两岸各执一份,年代各自填写。说明那次互相之间都能有所尊重,有所体谅。”

  台湾资深媒体人周玉蔻也来到了新加坡报道“习马会”。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两岸组织方来说,大陆比台湾做得更为周详。从7日早上开始,周玉蔻在香格里拉饭店大堂,发现没有一个台湾行政机构的官员,台湾记者“只有在一个角落里,要领记者证的人就会被告知,12点开始在那个角落会发记者证。” 周玉蔻说,反观大陆方面,不管是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忙得团团转,帮大陆记者协调处理问题。

  3

  “习近平到底见过大场合”

  7日早上8时,北京记者谭帅开始在香格里拉门口排队。谭帅拿到的是B证,身为一名摄影记者,他当天的任务是要拍摄到习近平和马英九握手的照片。谭帅心里很清楚,“必须要早入场抢位置。”然而他一等就是大半天,一直到中午12时半,酒店方面才开通安检通道。

  不过,来自广东的记者李文文(化名)没觉得安检有多严,她因为时间太赶没吃午饭,拿着一个三明治和咖啡排队,“安保人员也没让我喝一口咖啡,就让我进来了。”

  通过安检后,记者们一拥而入B区,急着找位置。“大陆记者更想找一个习近平正着走过来的地方,所以如果选在会场偏马英九出场的方向一点或者正中间,是比较好的。”谭帅说,B区的现场比较混乱,本来会场后面有一个台子,供摄影记者架设机器,然而最前面还有一条线,“凡是这条线以外记者都可以待。”

  这导致大多数摄影和摄像的记者,都直接冲到线跟前。他们立起了高高的三脚架,把后面的视线挡得严严实实,其中尤其以大陆记者居多。没想到,这引发了两岸媒体记者的一次“冲突”。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时很多台湾记者大喊,希望“比较早”进场的陆媒“往后退”,并用掌声鼓励陆媒配合,但并没有人退去。后来台媒又自主喊起“拍不到、拍不到”。

  幸好大陆方面紧急出面协调。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主动出面跟台湾记者说:“距离不是问题,高度是有的。”他建议第一排记者后退一点,保证每一个记者都能拍到“习马会”的历史镜头。随后,第一排记者接受马晓光的建议后退了一段距离。

  台湾媒体人周玉蔻不是摄影记者,但她很想往前站。虽然前排已经挤满了摄影器材,她因为身材较小,从人群中钻到第一排的三脚架中间,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可以跪着等候的位置。

  “习马会”正式登场的时候,并无半点预告。在岛屿大厅现场,没有司仪,没有主持人,没有音乐,也没有任何人宣布两岸领导人即将登场。接近3点的时候,周玉蔻还坐在地上休息。突然抬头一看,见到习近平从右手边走进来了。她身后的大陆记者也说,“啊,怎么进来了?”她把头转向左手边,发现那边马英九也进来了。

  习近平率先伸出右手,跟马英九握在一起。两个人面带微笑,在长达81秒的握手时间里,不时变换角度,面向不同方向的媒体记者,现场的闪光灯也一直闪个不停。

  就在习马紧握双手的时候,周玉蔻大声喊,“习主席你挥挥手。”

  没想到,习近平竟然接受了记者的建议。在周玉蔻讲了两声之后,她紧接着又听到身后的大陆记者也说:“挥手啊,挥手啊。”习近平松开了马英九的手,两人一起向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挥手致意。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周玉蔻在采访中第一次和大陆领导人交流了。1989年老布什访华,在他与邓小平会谈时,周玉蔻也在场。“当时我介绍自己是台湾记者的代表,邓主席也跟我挥了挥手。”周玉蔻说。

  这一次看到习近平泰然自若地挥手,周玉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习近平主席到底见过大场合。”

  4

  “见面的意义最重要”

  “习近平本人比电视上看起来瘦,也比我想象中高,很稳重,有点腼腆的样子。”周玉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习近平应对媒体的弹性很大,她反而感觉马英九的举止有点“紧”。

  马英九的“紧”表现在他向媒体记者挥手的那25秒。“习马会”之后,台大外文系教授张小虹在台湾媒体发表一篇《马英九的西装》文章,专门分析马英九的挥手:习近平举起左手,深蓝色西装沉稳大气、服贴不动;马英九举起右手时,顺道扯开了西装的第一个直排扣,他一下子就敞开了前襟,露出了衬衫与西裤。

  习近平与马英九握手之后,便转到A场地进行双方的正式会谈。会谈时长大约1小时,分公开和闭门两个阶段。公开会谈时,习近平和马英九先后致辞,媒体可以摄影、拍照。

  “会谈场地只有少数人才能进,比如《人民日报》一共来了十几个人,但是A证也只有几个。”一位在B场地的香港媒体记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都是在B场地等待双方会谈后的记者会。

  在会谈中,马英九提出了五点主张: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马英九说的最后一点主张‘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最有价值,因为民族振兴里有很大的政治含义。”在社科院王建民研究员看来,“民族振兴就包括民族团结、民族振兴、国家统一、主权领土完整。”

  马英九还提到,“根据一个中国原则,确立九二共识”,王建民觉得这也是一个突破,“这是马英九第一次明确一个中国原则。”

  关于马英九的第四点主张,在两岸主管对岸事务部门首长间设立热线,习近平也积极回应。台湾方面也十分看重。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在“习马会”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就赴台湾立法机构报告热线的相关规划和运作方式等。

  王建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次大陆考虑到台湾社会现实,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包括大陆回应台湾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这些其实都是两岸讨论多年的事情。”

  “两岸领导人见面的意义最重要,”在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看来,“会谈内容不能说不重要,相对来说是次要的。”

  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美国官方也表示肯定。“习马会”适逢美东时间周六,美国国务院没有新闻简报会,但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发表书面声明称:美国欢迎台海两岸领导人会面及两岸关系近年来的历史性改善。

  前美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也表示,习马“见面本身就是主要成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学系主任兰普顿则认为,“习马会”可能“为高效能的对话建立了新管道”。

  5

  “循序渐进,就能水到渠成”

  两岸领导人会谈之后,先由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召开记者会。张志军介绍会谈情况,并回答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家媒体记者的提问。

  随后在马英九的记者会上,一连回答14道问题,仍招来周玉蔻不满,她不停大叫“我举手为何不问我”。一位在场的大陆记者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周玉蔻的确影响到了别人,“大家都在嘘她,后来她叫得太厉害的时候,在台湾的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比较友善地提出警告,说‘请记者不要扰乱场上秩序’。”

  在两场记者会中,有一位日本记者发现,即便有那么多外国记者参加,但组织方没有提供翻译。这位日本记者不禁对一位台湾媒体同行说:这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活动。

  对于当天与习近平的会谈,马英九表示出了相当程度的肯定,他在记者会上表示,“与习先生会谈的气氛很融洽、非常正面,习先生讨论问题非常务实、坦率。”

  “习近平今天这样做,他是把台湾问题放在整个大战略的思维下和框架里思考的。”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习近平向台湾人民递出了橄榄枝,表示善意,同时营造出一个和未来台湾当局互动的弹性空间。

  作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已经确定参加明年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习马会”正是在台湾政党可能轮替的前夜,坚守了“九二共识”原则底线,并且明确划出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红线。

  马英九在与习近平的会面中,提出把两岸互动对话常态化。“这应该说某种程度上为民进党上台留了一个空间,他们的两岸政策能不能做出调整,这里面是有想象的空间的。”王建民认为。

  “大陆方面等于给蔡英文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如果她不承认‘九二共识’,就会像习近平曾经讲过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石齐平认为这次“习马会”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如果蔡英文愿意承认“九二共识”,就有一个两岸领导人见面的框架,“究竟她要怎么选择,自己看着办吧”。

  事实上,在得知“习马会”的消息后,蔡英文和绿营人士明显变得很慌张。绿营政治人物在选举策略上也开始调整,“他们是打蓝不打红,批马英九,但肯定两岸交流,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一旦执政,留下足够弹性的回旋余地。”郑又平说。

  通过对这次“习马会”全过程的观察,郑又平认为,习近平的政治风格直接、强势,也很有自信心,“他的自信心和底气也是因为国家这几年越来越强大了。”

  “在两岸关系上习近平有大的战略和构思,有解决台湾问题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王建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十几年,他对台湾问题是有深度了解和掌握的。

  在“习马会”最后一个环节——双方共进晚餐过程中,习近平也提到了他在福建工作的经历。据凤凰网报道,马英九在回程飞机上对媒体说,晚餐中,习近平提到他在福建任职过17年,“所以和他聊了很多厦门和金门的事情”。习近平还提到当年担任厦门市长时,就有人建议,金门可以向厦门买水,他现在看到计划终于落实,明年可望供水,感到很欣慰。

  为了两岸领导人的这次晚餐,大陆带来了茅台酒,台湾则带了金门高粱酒和马祖老酒。有台媒传言马英九在晚宴中喝到微醺,马英九否认:“没有,没有,我没有醉!只是喝了酒有点脸红。”马英九说,我们用很小的杯子喝高粱,而且没有装满,“也没有拼酒,我和他都说自己酒量不好”。

  7日晚上7时,习马会的最后一项行程结束。马英九出现在酒店大门口,他与守候在那里的民众及媒体人打招呼、寒暄,还笑着向众人道别,看得出来晚餐确实是“习马尽欢”。

  在返程途中,当记者问马英九有没有可能在任内举行第二次“习马会”时,马英九回应:应该要先等些成果出来,看有哪些进展,至于之后要不要邀请习近平来台湾,可以再行协商,“循序渐进,就能水到渠成”。

  • 最新评论
  • 票仓毒药,马英九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

    屏蔽
  • renew

    国共两党首领见面一个星期了,国民党选情改观了多少?台湾和大陆向合并迈出步伐了吗?一个很普通的碰头会,为何大陆和亲党妈的媒体热炒成这样,是担心报纸卖不出去了?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