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个翻船都这么难 中国海军弱爆了

东网 2015-06-05 21:56+-

长江翻船的救援工作,进展相当缓慢。

  直到2015年6月4日晚,中国媒体终于能够将整个长江翻船事故中政府救援的思路给大家一个阐述。此时,距事故发生已超72小时。

  一般而言,涉及众多公众生命的重大事故救援,即使按照中国特色理论,排除往往“别有用心”、酷爱“说三道四”的西方社会,作为遇险者的同胞、亲人,中国社会公众应当有权关注并了解详细救援措施。官媒也开篇就提到“搜救工作和方案一直牵动人心”。

  前方指挥部当然日理万机,但也有责任向社会通报险情、救援方案及成效进展。已高度发达的媒体也完全有能力在此通报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士,向公众更通俗细致地解读。

  事故所有第一手情况,当然只有指挥部掌握并“权威发布”,但救援也不是探索外星,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后,一些逻辑上唯一的常识也就众所周知。比如:

  1.救援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挽救生命;

  2.这些生命当前仍有可能生存,但其持续性是有限而且可以根据医学经验估计的;

  3.将可能的幸存者救出大致有三种方法:潜水员帮助其从残存的气室内经水下游出;从船底开孔,救援人员进入,帮助其出来;将船整体扶正,配合支撑、抬、吊、浮、抽水等工程措施,使船体尽量多地浮出,从而使幸存者出水。

  三种方法各自的难度和不足都显而易见:

  第一种需要幸存者配合短时间有装具潜水;

  第二种要求对船体内部结构和有人部位判断准确,而且船底开孔会使船体扶正后船底再次进水。

  第三种需要一定规模的起重船等工程船只赶到。吊起这艘大部分已灌水的船体相当于吊起其大部分排水量加大部分自重,但有浮力帮助,而且只在一侧用力的扶正并不需要这么算。当然这个过程对幸存者会造成空间再次倒置,江水和残存空气反转,有一定风险,持续时间越短越好;

  于是,救援必须在三种方法中权衡利弊,除方法一外,方法二、三相互有一定矛盾,方法三需要等待重型装备到达。出于幸存者存活时间有限计,当优先充分利用方法二。不过,这一方法如果只用来进入几个底舱,价值并不大,从底舱通过舱门或开孔进一步进入其它舱室也有难度,因为只要在当前水线以下的舱室,一打开就可能江水上涌或者使原有气室漏光,反而被水灌满。因而这种方法需要借助打捞气囊(韩国“岁月”号救援大量应用,每个起浮能力35吨,数十个使用能提供千吨左右浮力,中国若没有,可及时请求外援空运)和拖轮抬吊(现场有限采用,但只为防止其继续下沉,未扩大规模。实际上在即使足够多的起重船赶来,利用的也是浮力,而现场最有利的条件就是数公里的江面的浮力,大量使用就近的驳船等资源是可以部分利用的,4日下午到达的筑桥部队显然更能够提供充分的支撑点)等有限的工程措施,使船体稳定并部分上浮。另外,保持开孔尽可能小并利于密封,也可接上通气管道,由岸上压缩机向底舱注入空气,从而防止打开其它舱门时江水上灌或气室漏气。在水平面附近,水压不会太大。以该船仅3.1米的型深(主甲板到船底高度),且有部分船底露出水面看,救援人员只需深入船体一米多,辅以抬起船体少许,应当至少可以接近到第一层客舱。即使有失手风险,高12米的船体在15米左右的水中也不至于下沉到消失。

  当然,这只是设想,按国内时下最流行的网络声浪“政府尽力了,你行你上啊”,完全是放屁。

  可是,上述设想对各种方法的利弊的分析毕竟属于物理常识,如果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不妨还是能看看现实与它相距有多远。

  在4日下午指挥部决定当晚实施扶正方案之前,除在救起活人方面收效有限的水下探摸外,扶正方案一直在等待足够的起重船到达,而且除2日、3日晚分别有到达消息,各路力量赶到的时间从未提前公布,至3日有报道称已到达力量总起重能力达到1700余吨,但这是否足够扶正,或者不求扶正,哪怕帮助抬升船体,均无消息公开。

  同时,将采取和已开始切割船体的消息从一开始就不断被报道,还有总理指示多调集切割设备的报道,甚至有切割的照片公开,但官媒却又介绍“船体切割3日晚间即已正式开始”,原来此前48小时一直是想切不敢切。所谓正式切割选择的是通道比较集中的空气舱、污水井和首间舱,但请注意空气舱3日晚间21时切开,因未找到幸存者而重新封闭,剩下两舱的切割则是4日7:20和8:00完成,其间又流逝了10个小时。至今,切割救援一无所获,证明了笔者上述理想方案中抬升船体配合的必要性,但为何打捞气囊等抬升方法均无法应用,现有消息并未透露。

  实际上,即使在正能量满满的官媒文中,也暗藏矛盾。比如,4日22时交通部发言人表示“由于船内存在生还者的可能性已越来越渺茫,将连夜准备整体扶正”,72小时后当然生还机会渺茫,问题是这72小时并非全部消耗在等待足够的起重船中。公开消息是3日上午现场初定了切割和扶正两种方案,但下午全国调集的专家讨论的结果是“暂时继续”水下搜救,切割和起吊两法显然陷入相互掣肘和犹豫。

  前面提过,整体扶正的根本前提是足够的起重船,但陆续赶来的此类船只到底要达到什么整体指标才够,没有公布,而最终完成扶正的竟然只是用钢索借助北岸陆地固定住船体,两艘500吨级打捞船就完成了。除了要靠潜水员手工将钢索从船体下穿过,“难度非常大”,加上要在沉船水下部分焊接系缆柱,并不显得高不可攀。

  于是,对为何不更早扶正,官媒找到的专家的理由竟然不是起重船没到,因为他们承认这需要250吨级以上起重船,航至现场最快也需24至48小时。可是现实是:扶正是72小时后开始,完成是约84小时后。于是,专家们又解释:前72小时应先千方百计确定有无生命,等确定没有生命了再扶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可是,《解放日报》援引的一位专家来得更干脆,他一面承认要和时间赛跑,一面声称“黄金72小时”这样明确的时间段很可能对水上救援并不适用。

  既然倒扣状态下部分舱室还有生存条件,几种方案中相对最有效的切割方案毫无收效,就更需要完美的理由来装点。可是更荒唐的是,官媒先提到一开始(2日)通过敲击得到回应证明船内有幸存者,又立刻引用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专业教授之语表示“要判断哪有气穴并不容易”,还有专家也提到要准确判断哪里可能有人,可是从报道中看,一开始发现回应敲击的位置,难道不是哪里有气穴并有人的准确位置之一?从有回应到3日晚、4日晨试探性切开三处,这中间等了多久?这位回应者是在何等绝望的情况下等待,直到死亡的?

  当然,切割到储油舱有爆炸危险,船底开洞会使舱内空气泄漏,都是困难,但全中国的专家和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科技力量,竟然无法解决吗?还真地很可能,因为连“船底甲板相对坚硬,需要性能较好的设备”也列入困难清单,却忘了李总理要求调集设备的指示是何时发出的。

  最终,“目前来看,切割、扶正和潜水搜救三个方案已合而为一”,如何合并?简言之,这次救援,潜了,只找到个别人;要切,一直担心不利于后续扶正,因而切得很晚,而且切了也没人;切、抬结合有什么困难,不告诉你;潜和切都不行,起重船也来了,扶正吧,生还已经渺茫。虽还有“有利于在最短时间搜寻失踪人员”的措辞,但已和“保护逝者尊严”并列。

  由此,唯一的亮点就是潜水员了。他们最早的事发14个小时到达,当天下午又派出150人余名。然而官媒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携带着水下电视、高频彩色成像声纳和水下切割装具等专业救援装备,然而仅仅因为流速快、水体浑浊、沉船内部变形、杂物多等情况,“许多用于地面搜救的高科技设备(声纳用于地面!!!)作用有限”,只能水下探摸。

  这可是集中了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和最高工程学府的精锐,中国水下高科技设备仅适用于水流舒缓、水质清澈、空间宽敞的环境,全靠手摸,如何在战争条件下完全侦察、救捞、扫雷等艰难任务?

  潜水员官东将潜水服让给被救船员,令人感动,但一片泪流满面中可能忽略了一点基本疑问:可能因为未料到此潜能找到幸存者,未带备份呼吸装置可以理解,也有报道称同伴又返回取装备,但官东为何不能等待?若自己没有无装备上浮能力,如何返回?或者同伴如何找到自己?无潜水经验的被救者独自上浮,中途发生卡住等故障怎么办?果然,这名被救者上浮过快,有减压症状,而官东自己上浮迷路,靠水面拍打船体引导方才出水。当国人每次为军人的勇敢和牺牲欢呼时,难道认为装备水平、专业程序、训练和组织的问题都会在勇气和表彰面前灰飞烟灭?

  至于专家用“整体扶正打捞作业符合行业专业做法和国际惯例,技术较为成熟”来暗示其它方法均不符合专业做法和国际惯例,技术更不成熟,恐怕又忘记了比较一下国际上已有水下救援案例和现有水平了。多了解这些,包括中国其实拥有的技术能力,相信读者自能判断本文开头对理想救援方案的分析算不算“理想”。篇幅所限,这里不展开,只回顾一下近日中国报道中,中雨、离岸3公里两个因素都在困难清单中赫然在列就够了吧。(作者:吴戈 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

  • 最新评论
  • 中国国内这种“大型轮船底儿朝上一百八十度翻转”的翻船情况,从报道中没有援引先例看,估计从来没有见过。相信这次事故中,应该会咨询了一些专家,如果这些专家没有国内经验可资参考,显然他们在国外经验中也没有找到先例。这种鲜见情况,不能靠经验,别管是中国的外国的,无(著名)先例的事情,无经验可循,只有就事论事根据情况自创办法。实在说,东方之星这样的“倒扣”,绝对是压气法成功最好的机会,(翻船当时没有立刻淹死的绝对会有,那位老太太和年轻加油工的获救就说明船内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空气泡,一定有相当数量的人进入其间了;能把这些人有可能活下来的人救出来,那才算尽力了;再想自吹自擂宣传自己,恐怕旁人也不好反对),如果碰到意大利那样邮轮侧翻的,压气绝不可行。看情况专家们似乎是照猫画虎有能力,苦于无他人经验可效法,需要自己设法原创的时候则束手无策,最终闹到大家一起拿表态当行动。李克强如果聪明一点,找对了参谋的人,经过点拨,这次是他露脸的机会。他错过了。

    屏蔽
  • richard6001

    心情可以理解。 但觉得如果美国在这个同样环境下,应该能救活不少人,差距还是蛮大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现在的发展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屏蔽
  • 蒋万里描述的注入压缩空气的援救方法,看起来 simple and elegant。 不知李克强主持的专家会上,有没有人提出这一方案,为什么最后选了个非常愚蠢的方案。

    屏蔽
  • 莽民

    长江航道太浅了。 海军的大型设备根本进不去。

    屏蔽
  • 用大口径管子在甲板所在的15米水下,压缩空气只要每平方英寸二十二磅的压力就足以克服15米的水头,也就是说在15米深的地方排空气,排出的空气自然上浮,被船壳罩住,一直上升,遇到上部封闭的空间,就在那个空间里聚集起来,这些空间恰恰是那些险存旅客只能够呼吸生存的所在。这个办法,比起从各地调集潜水员,一个个派下去在狭小空间里用手摸,不知道简洁快速有效多少倍。人多手杂,相互拥挤,在沉船的狭小空间内同时间派不进去多少,加上担心潜水员本身的安全,人工搜救必然迟缓,即便潜水员进去了,找到了幸存者,一次也救不了几个,必然救的少、死的多。压气则不然,是广泛全面铺开,压气速度一定会高于呼吸消耗速度,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见效。新鲜空气的突然到来,必然给受困旅客以“正在援救”的希望,在长时间被困的情况下,希望和信心是延续生命的重要因素。技术上完全可行,但是起码从新闻报道中我们没有看到“手工搜索”和两天之后“船底开洞”之外任何说的出来的“援救”办法,相反,从报道的字里行间,从照片中的立姿坐态,反映出来的都是“没辙了”的心理。这些报道和照片由始至终透露出来的是,几乎从“船反扣”消息传开的那个时刻起,领导人员的想法似乎就是“等着捞尸吧”,所谓“全力抢救”,仅仅是一种要求和愿望,并没有转化成实际有效的行动,我们看到的是,三五个橙衣人员百无聊赖地站在反扣的船底上,有一个人趴着侧耳听船里的动静,连仪器设备都没有,完全靠拢着耳廓贴近船壳用耳朵听。我们看到的是,“车辆运来了几百口棺材”,看到的是“穿着白色防污染服的队伍整齐地排在岸边”,等着上船抬尸体。一切都是“送丧准备”,到底为了救人死命作了多少工作,负责报道的新华社几乎是只字未提(除了“手工摸索”和“船底凿洞”之外。顺便说一下,船底凿洞除去在某些特殊部位,一般只能把船里仅存的空气放出来,空间一瞬间被水充满,原来可能在那里苟存的人顿时被淹死)。李总理在飞机上、岸边开会的照片不少,会上有什么有价值积极救人的建议提出来了,有几条被采纳试验了,新华社也只字未提,我们无法知道有没有。

    屏蔽
  • 本人非常赞同楼下蒋万里提的最迅速有效的救人方法,是从沉在江底的甲板向船内压缩空气。缺少氧气是问题的关键,没有抓住这个关键造成人死光。

    屏蔽
  • 把翻扣的船扶正,不是救人之途,除非在船刚刚翻扣的一霎那间你把它扶回来。其余时间扶正翻扣的船,唯一的效果是把躲进船底气泡里的人杀死。旅日的那个脑残用“三天扶正”来作为他赞叹的理由,足见其脑残成色足。最迅速有效的救人方法,是从沉在江底的甲板向船内压缩空气,气泡上浮到船底气泡里补充氧气,让在那里躲避水浸的人能够长时间呼吸,为救援人员进入该空间争取时间。注意我们在说如何救人不死,不要把打捞尸体、回收沉船这些不紧急、第二步的事情混进来说,譬如那个旅日脑残,还有若干拿“三天正船”的旅其他国脑残所言。如果没有我所说的这种压缩空气的设备,这个可以说是有关方面根本没有救急预案的证据。

    屏蔽
  • 别动别动

    应该立刻扶正

    屏蔽
  • C00

    连你西岸这种脑残在美国都能活下来,他又什么不能混的?你现在知道要数据了,可你当初说美国大学一毕业进IT公司年薪就能16万,你这个统计数据在那里?别给我举个别例子啊,脑残!朱云来年薪还一亿八千万呢。你个脑残老东西!

    屏蔽
  • 西岸

    真不知道写文章的这小子平时是怎么混的,最低也应该有点数据作为论据。 比如世界上有无用这里宣称的方式抢救沉船的例子? 如果有,时间上的消耗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否则不过就是赵括档次的纸上谈兵,弱智就是这么炼成的。

    屏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