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暴恐遇难老人 一生愿望是坐次火车
3月7日,是昆明“3·01”暴恐事件遇难者的“头七”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分担着逝者家属的伤痛。从上午8点左右开始,昆明火车站广场铜牛雕塑前,便开始有民众自发前来献花哀悼,持续至深夜。
为逝去的亲人送行
小杨(化名)被“带回”了家。按照当地彝族风俗,客死他乡又未成家的族人死后遗骸不能埋葬在村寨。因此杨家父母带回家的只有他的身份证和奖状。
这位20岁的中专会计专业三年级学生是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中第一位被火化安葬的罹难者。他1月初从红河到昆明实习,却在那天到车站送朋友时不幸遇难。
在中国传统丧葬习俗里,死者去世后的第七天被称作“头七”。传说死者灵魂会在这天回家,与家人告别,家人也会在这天祭祀亡灵,为其送行。
按照习俗,小杨的葬礼在家乡举行,在村里德高望重的“毕摩”(巫师)主持下,全家在河边奉上鸡鸭牛羊、水果祭品,焚香祝祷。
7天前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已造成包括小杨在内的29位无辜平民死亡,143人受伤。目前仍有危重伤员在医院接受救治。
昆明火车站的运行目前已完全恢复正常。位于雕像左侧,曾在惨案发生后被一度封闭的临时候车区已重新启用,里面坐满了旅客,即将开启新的旅程。(新华社)
鲜花白酒祭奠亡灵
7日早上8点,昆明火车站广场铜牛下又新添了不少鲜花。
上午9点半左右,死者卢玉廷、熊文光的家属前来悼念,熊文光妻子陈桂珍跪在地上,一边给熊文光烧着纸钱,一边哭喊着丈夫的名字。
一名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工作人员也前来为逝者献上花圈。
中午11点,64岁的赖秉芬和72岁的冯慧仙先在铜牛前献上苹果,随后烧起了纸钱祈祷逝者“一路走好”。这两位关心死伤同胞的昆明老人,以三跪九叩的方式为死者送行。
晚上7点10分,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张先生和王先生,拖着行李箱赶到祭奠现场。张先生拿出一瓶白酒倒了三杯,洒在铜牛像前的鲜花上。“3月1号我们就知道这事了,今天回来后直接过来拜一下。”晚上7点37分,按照云南当地风俗,广场上的市民每人手持三根香,依次祭拜死者。
死者普学飞的妻子杨自清、死者王天斌的妻子等多名家属先后来广场祭拜了亲人。
一位化名“黄城江”的昆明市民举着花圈一路走来,红着眼睛把花圈放下。他告诉记者,花圈太大了,买了以后一直打不到车,他就举着花圈在城里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车站。“我与他们(受害者)素不相识,希望逝者安息,伤者尽快康复,恐怖分子被绳之以法。”
晚9点10分,铜牛前拼成“3·01,9:20”的红烛被点亮。
□讲述
逝者已矣生活还将继续
昆明火车站“3·01”暴恐事件过去一周了。这一事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人们的心态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昨天,几位昆明人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
出租车司机许春宝
不能让恐怖分子得逞
那天我还在拉活,认识的几个出租车司机里,有人刚好在火车站那边,目睹了现场,在微信群里告诉我们火车站有人在砍人,让我们不要往那边去了。
事发第二天是周末。本来周末应该有很多人不上班会出来逛街,活儿会很多,可是2号那天,出来的人很少,大街上的车也没几辆。事发后这几天,打车的人是明显少了,可能还要半个月左右才能恢复。
这个事情对我的生活上没太大影响,反正我们该干吗还是干吗。活儿少就早点回家,钱少赚点没问题。
滇池路那里有一熘儿新疆人卖烤串,可现在都关门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可是我不希望这样。恐怖分子和一般的新疆老百姓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歧视他们,就会引起仇恨。这样恐怖分子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能让他们得逞。
警察张明(化名)
这个城市该有她的美丽
那天我轮休,和朋友刚刚吃完晚饭,突然接到电话让赶回去。回到所里才知道出事,我们后来赶到了现场。
同事回来后,抱怨了一会儿我们这个职业的危险性,还愤怒暴力分子对生命的无视。事情发生后,所里的排班巡逻更密集,每天巡逻分为机动的和步行的。领导要求我们要一丝不苟,防患于未然。
事发后,家里人对我嘱咐了很多,甚至让我辞职,去干一个家人不担心的工作。我自己也动摇过,但我已经为老百姓服务了这么久,觉得做这个工作,为群众办事很踏实,尤其是看到有人到所里办事,最后满意离去,心里还是会有成就感,觉得自己选对了路。我想,以后我还是会让我的子女报考这个岗位。
这个城市该拥有她的美丽、和谐、平安。看着遇难者的家属痛哭,我恨不得马上将这些暴徒惩处。我想了很多,总之,保护好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我才对得起这身警服和“人民警察”4个字。
伤者大学生陶柚橙
晚上关了灯不敢睡觉
学校开学了,我要和同学一起坐车回丽江上学。我买了票,男朋友陪着我在等同学。突然,临时候车室就乱了,大家朝外跑,我还没来得及跑,就被一个男人从背后砍了一刀。
我和男朋友跑散了,我4号才知道他去世了。他朋友告诉我的。
不能准时回学校上课,我担心可能会有些地方跟不上。虽然学校老师、同学来看过我了,让我不要着急,好好养病,可是我还是想快点回学校去。
我说不清楚自己的心态有了哪些变化,可是我现在晚上关了灯不敢睡觉,得开着灯才睡得着,而且睡得不是很好。
□爱心
做不了别的,只好做7天志愿者
27岁的吴波来自四川。3月1日,昆明火车站被暴恐分子袭击,而吴波刚来云南一周。
3月1日9点40分左右,得知消息的吴波从昆明的出租屋赶到现场,帮助运送多名伤者至医院。
3月2日一大早,吴波来到事发现场,看到很多市民自发献的花在铜牛雕塑前杂乱无章,他便开始拾掇,摆设起现场的鲜花。
这一动手,就是7天。
3月3日,在吴波的影响下,多名市民自发加入志愿者队伍,组织引导铜牛雕塑前的祭奠活动。
“发生了这样的事,作为同胞,除了做志愿者不知道还能做什么。”7天以来,吴波在现场吃饭、打理,无论20多摄氏度的昆明,太阳有多大。
“昆明景好,人也温和,希望这个城市赶紧好起来。”吴波说,“头七”一过,祭奠应该就会结束,而他也将开始找工作,投入新的生活。
阿里木募捐,给伤者送上一份心意
云南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向云南暴恐案件中受害者施以援手,近日,由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哈力克发起的爱心捐款也送到了昆明受伤人员的家属手中。
在乌鲁木齐市的“阿里木烧烤”店,记者见到了阿里木。刚一见面,阿里木就给我们看了一条短信:阿里木·哈力克叔叔,您好,我是3·01事件伤员家属,我已经收到您的爱心捐款,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您,我们会将您的爱心传递下去,汉维一家亲。伤者家属刘瑶云南昆明“3·01”暴恐事件发生第二天,阿里木就有了给伤员捐钱的念头,和朋友商量后,他们决定以募捐的方式,给昆明“3·01”案件受伤者的亲属送上一份心意。
阿里木·哈力克告诉一个叫买买提的朋友,说自己准备办一点好事,准备对云南受伤害的同胞们帮助一下,汇一点钱,朋友也同意了。
阿里木发起募捐活动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短短2天时间,阿里木就募集到了4.5万善款,5日,这笔钱汇到了昆明。很快,ICU病房里11个伤者,有7人每人获捐5000元,一个学生和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也得到捐赠。(央视《东方时空》)
□逝者
盖房钱没攒够他就走了
普学飞
男,25岁,农民,云南楚雄禄丰人
去杭州打工赚钱,3年来,普学飞每每踏上这段旅途时,都觉得未来充满希望。3月1日,普学飞成为29名死难者之一。
出门前,普学飞骗女儿说去给她买棒棒糖,然后狠狠心出了门3月1日下午2点46分,火车驶出禄丰站,快6点,禄丰农民普学飞和杨自清抵达昆明站。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对夫妇。此次旅程的终点是浙江钱江智能厂。
三年前,普学飞在厂里认识了杨自清,普学飞的憨厚老实一下子俘获了杨自清的心。两人恋爱随即结婚,如今已有一个3岁的女儿蓉蓉。
女儿漂亮乖巧,即使家里不富裕,普学飞一直在尽量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要什么他都给买”。出门前,普学飞和女儿拍了张合影,蓉蓉穿着新裙子坐在他买的小汽车中。临走时,蓉蓉一直抱住爸爸的大腿不让走,普学飞就骗她说去给她买棒棒糖,然后狠狠心出了门。杨自清没有想到,这是女儿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在昆明火车站的临时候车厅,三对夫妇找了靠门的位置坐下,三个男人坐前排,三个女人坐后排,两排座位之间距离不超过30厘米,并不好走动。几个女人家长里短开始聊天。
他愿望中的那栋房子,再也没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来创建9点多,杨自清看到门口有人往里跑,神情慌张,后面跟着穿黑色衣服,戴黑纱的人,挥舞手中的长刀。杨自清和普学飞都站了起来,准备跑。
杨自清记得,他们还没来得及迈出一步,挥舞过来的刀一下砍中了前排的三个男人。杨自清匆忙跟着人群跑远,夫妻俩被冲散了。躲过灾难,杨自清却找不到自己的丈夫了,打电话也无人接听。
直到后来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地上,看到丈夫普学飞贴着编号7的脸。
杨自清瘫坐下去,放声大哭,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3日,三天来,杨自清或是瘫在床上,或是被哥哥抱起,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能流下一滴泪。
自从结婚后,普学飞小两口就住在老家的土坯房里,老房已经盖了二三十年,冬冷夏热,还返潮。普学飞一直觉得对不住媳妇,没能让媳妇过上好日子。
“他最大愿望就是盖一栋两层小洋房”,在农村盖一座房子需要三四十万,普学飞除了要养活一家三口外,还要供养一双老人。
在杭州打工,每个月5000到6000元。普学飞盘算着,省吃俭用,父母不生病的话,到女儿上初中时,房子应该能够盖下。3月1日,普学飞的盖房钱还差很多,可愿望中的那栋房子,他再也没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来创建。
得知出事就知道他会冲出去
李斌
男,29岁,云南普洱景东人,昆明火车站行李寄存处工作人员
像每个回家过春节的子女一样,李斌带着十多圈母亲自制的香肠,大年初六回到昆明上班。母亲亲手腌制的香肠还没吃上一口,李斌便离开了年过六旬的父母。
昆明火车站小件行李取包处,是李斌从2008年底退役后工作的地方。这个热爱当兵的29岁青年,即使退役后,日常生活中也穿着军装。一方面出于对士兵职业的热爱,一方面军装耐穿省钱。
只要碰到不平事,他的傻兵劲就会犯,也不管危不危险作为家里的独苗,自从家里盖房后,欠下的贷款一直压在李斌心上,不同于其他年轻人的挥霍享乐,李斌节俭自持。“这就是他为什么最爱自己那张在家门口拍的照片,因为修葺大门的钱是他自己赚的,他打心眼里开心。”
朋友眼里,他是一个退伍了的“傻兵”。还没退役时,李斌便参加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发小自力很骄傲也很担忧,“只要碰到不平事,他的傻兵劲就会犯,也不管危不危险。”在公交车里,李斌三番两次抓小偷,“不仅抓住,还亲自扭送到派出所,也就只有他。”
在父母眼里,除了没交女朋友外,李斌一直让母亲付春芳很欣慰。老来得子,李斌从小到大懂事、孝顺。只要回到家,“做饭洗衣服的事会被他全部抢了去做。”除夕夜,李斌忙活了一天,为一家人做了一桌子年夜饭。付春芳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下次回家得带个女朋友回来,要不然就别回来了。”大年初六,付春芳将儿子送上客车后,递上一瓶矿泉水后,叮嘱道。
付春芳没有想到,儿子真的再也不能回来。
29岁的他没有过多奢望,只想有一份真挚永恒的爱情
3月1日晚上9点多,将旅客的行李递出后,李斌叮嘱“有些重,你慢些”,突然大量旅客惊慌跑进取包处,大喊“杀人了”。李斌大步冲出去,就像每次看见小偷一样。
但他并不知道,他这一次面对的歹徒并非常人。
同事邵云(化名)很担心,许久不见李斌回来。一名刚跑进取包处躲避的老妇告诉邵云,“和你穿着一样制服的一个小伙子在和两个黑衣人搏斗,都被砍伤了。”
邵云焦急地拨着电话,电话那头一直无人接听。
11点多,邵云接到了医生的电话,“这个人情况不好,你们来看看。”然后,同事们看到的是李斌的遗体。
“面色苍白,就像睡着了一样”,父亲李发荣回忆看到儿子时的情景,仍然全身发抖。“得知火车站出事,我就知道他会冲出去。”
“在我的生命中,我从来没有退伍,只要祖国一声令下,一定奔赴前线。”朋友们私下经常拿李斌的这句话跟他开玩笑,“你就热血吧,热血青年!”朋友们没有料到,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句话。
29岁生日那天,李斌告诉自己,要好好生活,好好地过每一天。“对于未来,已是29岁的我并没有过多奢望,只想有一份真挚永恒的爱情。”李斌还没有找到真挚爱情,却在转角一瞬,先碰到了死神。
一生愿望是坐次火车临终前实现
赵文质
男,70岁,农民,四川南充人
要不是外孙女结婚,老人一辈子没能坐过火车
“要不是外孙女结婚,老人一辈子没坐过火车,可也不会就这么走了。”赵文质的女婿宇继胜说,被刺伤后的第24个小时,老人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ICU去世了。
2月24日,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赵文质和老伴儿何美芳头一次出远门,从四川南充的小山村里前往1000公里外的云南建水,参加外孙女的婚礼。按照建水当地习俗,婚礼热热闹闹地办了3天。3月1日,4人坐了七八个小时汽车前往昆明,准备买次日的火车票,回四川老家。
逃进售票厅,才发现岳父岳母在逃跑时中了刀
“本来打算买完火车票就去找个宾馆住下,但实在太累了,就在临时休息厅坐了会儿。”宇继胜说,就是这十分钟的时间,惨剧发生了。据他回忆,一名1.7米身高的黑衣女子面部遮着丝巾,只露出一双眼睛,让他感到好奇,“干嘛这身打扮,怕风沙吗?”黑衣女子在座椅间的甬道里走来走去,最后站在了离他们不到100米的位置上。忽然间,黑衣女子旁边多出一名黑衣男子,一下子掏出两把尖刀,挥舞着砍了身边的几个人。“我还说那人疯了吧,可谁知道,黑衣女子也掏出一把长刀来。”宇继胜说,紧接着,两人就开始在人群中乱砍开来。
“我立即拉起岳父、老婆和岳母一同起身向车站第一售票厅跑去。”宇继胜说,他第一本能就是向人多的地方跑,那里会安全。歹徒一路砍杀着人群追了过来。冲进第一售票厅后,四人一下扎进了大厅的西南方向最里面的角落里。此时的他才发现岳父岳母在逃跑时均从后面中了刀,岳父赵文质后腰左部被捅了一刀,而岳母何美芳手腕和肩胛骨部位都被砍伤。“此时的一男一女两名歹徒还在砍人,我们立刻趴在了地上。”宇继胜回忆,两名凶手追着四处奔跑的人群,不一会儿工夫又冲了出去。
几分钟后,警察赶到,控制住了场面,宇继胜夫妻立即将两位老人送上了救护车。
就在事发前的十分钟,爷俩还对着酒瓶一人一口,开心地聊着天
何美芳伤势较轻,被安置在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1层的病房里,而70岁高龄的赵文质则脾脏、肾脏和肝脏全部破裂,一直在ICU里……24小时的抢救,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3日晚9点,老人去世。
“父亲是个乐观的人,而且身体一直很好。”老人的儿子赵仕胜说,虽然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但是因为全部在外打工,所以只能每年春节聚上一聚。父亲心态好,每天都乐呵呵的,身体也很硬朗,喜欢开玩笑打闹,老两口从未红过脸。在外人开来,70岁的父亲也就50多岁的样子。老人以前喜欢抽烟喝酒,后来为了身体健康,把烟戒了,可酒还是要每天喝一点。据宇继胜回忆,就在事发前的十分钟,在临时休息厅,他还陪岳父喝了点酒,妻子买回来一瓶二两的白酒,爷俩对着酒瓶一人一口,开心地聊着天。
赵仕胜说,父亲以前总念叨没坐过火车,虽然现在富裕了,但家里每年都要养20多头猪,上百只鸡,那么多禽畜不能离了人,所以从没出过远门。这次赶上外孙女结婚,家人劝老两口趁着身子还硬朗,出来走走,也了结这辈子坐火车的心愿。可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生命也截止在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