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堂弟低调赴台湾 吐露不少内情

旺报 2012-05-17 16:34+-

 

  大陆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堂弟胡锦星,日前低调首次访台,拜会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及花莲慈济功德会创办人释证严法师等民间重量级人士。《旺报》记者在一次难得场合近距离观察胡锦星,并完成专访,从胡家的过去,到胡家出了一位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星有深刻的描绘,并透露胡锦涛个性作风不为人知的一面。

  胡锦星2008年创办上海增爱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他与堂哥胡锦涛都是年幼丧母。胡锦涛父亲又长年在外地经商,幼时胡锦涛住在胡锦星家中,与堂兄弟、姊妹同在一屋檐下长大。在胡锦星眼中,胡锦涛个性处处谦让,翻开过去老照片总是那个「站在最角角的那一人」。但胡锦涛从小就显露肯担当性格,小时担任班长,连从政也是「最苦的三个省分他都去」。

  胡锦涛对家人也谦让

  胡家祖籍安徽,自胡锦星的祖父辈就往苏北一带发展,开设茶庄,后来落脚于泰州。胡锦星父亲后来赴上海工作,胡锦星与哥哥胡锦华也都在上海出生。但胡锦星才6岁时母亲便去世,因此回泰州由外婆带大,而堂兄胡锦涛也是在7岁时丧母,由祖母一手拉拔带大。

  胡锦星回忆,当时胡锦涛父亲在姜堰(今泰州市泰县)经商,几乎每月回家一次,因此幼时胡锦涛与两个妹妹,就住在胡锦星家中,与他还有妹妹一同长大,堂兄弟姊妹好不热闹;放了暑假,小孩们也都玩在一块。后来胡锦涛在泰中成绩优异,毕业后考取北京清华,自此离开家乡赴京发展。

  泰中学校内现今还保留当时胡锦涛与班级同学的合影,据说,班上或学校活动里,胡锦涛总是最低调的一个,合影照片中,他总是站在最角落,但当时的他却担任班长。胡家人也说,就连拍家庭照,胡锦涛也百般推迟要站旁边,最后乔不定就按年龄排,胡锦涛的辈份排到中间,「连对家人都是这么谦让」。

  至于个性对从政的影响,胡锦星说,胡锦涛的性格是希望凡事能和平解决还是和平解决,就如与台湾的关系,从胡锦涛任内,两岸关系也趋稳定和平发展。

  从政是给人推上去的

  家人眼中,胡锦涛当初从政并非初衷,而是「给人推上去的」,胡锦涛从政,几乎条件最艰苦的几个地方,如西藏、甘肃、贵州都曾任事,直到在西藏生病才回北京工人疗养院医治。

  胡锦星平日不涉足政治,但他总体感觉,大陆民众对总书记的评价还是颇高。他说,现在大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难点与问题,总书记是很关心民生的,尤其对农村问题,还有当前紧要的医疗、教育与贫富差距等都很重视。他说,当前大陆经济发展还可以,遇到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医疗改革,过去许多国家也都遇过类似处境,一个大国想要推动改革,工程浩大,总要花费些力气。

  卸任后应会待在北京

  问起胡锦涛十八大卸任后可能会怎么过退休生活?胡锦星说,以大陆目前体制,领导人退下来后可能还是待在北京,毕竟胡在北京时间也长些。他说,中国政治人物不会像美国一样,退下来摇身一变就到处演讲或授课。虽然回到民间还是较自由点,但毕竟不太可能到街上逛、或想去哪个旅游点走走看看,这还是较有难度的。

  胡锦星也赞许下一棒接班人、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个性温和、沉稳持重」,不是表面张扬的那种人。他从历史看,很多表面上厉害的不见得能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反倒是性子都很能耐得住。

  • 最新评论
  • lishimin

    什么大事?控制了国家, 能够鱼肉百姓就成了?整个国家都快被整完蛋了,真是沉了大事。做事不张扬在他这种位置也不是什么好事: 1.没什么大家都认同的新意, 没什么好张扬的。2.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不张扬。 成功了不怕你,不成功你不知道。 3. 所干的事不光明, 狗肉上不了正席,没办法张扬

    屏蔽
  • 最后这段很显然是说给薄粉听的,即你们薄主就是那种表面上厉害却不能成大事的张扬之人,听到没有? 听懂没有?哈哈! “「个性温和、沉稳持重」,不是表面张扬的那种人。他从历史看,很多表面上厉害的不见得能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反倒是性子都很能耐得住。”

    屏蔽
  • wns83

    胡锦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将团派宫廷政治官员令计划,胡春华等18大入常,令一方面,他不择手段陷害薄熙来之后。又在紧锣密鼓修理国防部长梁光烈,二炮政委张海阳,解放军上讲刘源,航天英雄杨利伟,自毁长城。定时炸弹快响了。

    屏蔽
  • wns83

    薄熙来案正撕裂中国     作者:看山| 现在,薄熙来案正在撕裂中国。左与右、贫与富、民与官,分歧与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可调和。这不只是理念、价值之争,更是道路、希望之争。任何一方,都从这一标准性的事件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早在去年,重庆市即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将直接选举上推到乡镇一级,所有乡镇都直选领导人。结果,中央批准只能选择40%的乡镇进行直选。现在,薄熙来下课了,不知道这40%的乡镇还会不会直选? 由此可见,薄熙来本人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而且其实际行动走在了全国最前列。既然这样,为什么同样是主张民主的海内外民主人士、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如此地仇视薄熙来,必欲除之而后快呢?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人仇视自己人?其实仔细一琢磨,就不难发现:海内外公知们仇视薄熙来实在是太有道理、太有必要了。长期以来,“民主”就是某些人的囊中之物。作为一种话语,它是公知们的专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的饭碗。通过高谈阔论“民主”,很多人不只收获了名声,还收获了利益。更重要的是,公知们特意设计了一种他们内部“心照不宣”的民主化路径,只要该路径一旦启动,他们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机就到来了。真到了那时候,“一切皆有可能”,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然而,突然间冒出一个薄熙来,他提出了另外一种在中国实现民主的路径。按照这条路径走下去,中国可以在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在让老百姓满意的基础上,走向民主

    屏蔽
  • 不文无学

    根据在一些不太正式场合胡的表现来看,他的内心远非表面那样死板木讷。在中国这个历史时期,胡这样的人大概可算老成谋国,百年以后的历史评价应该会比那些喜欢唱高调作秀的人高。

    屏蔽
  • 王三卖瓜自卖自夸! 倒薄以前,对胡的印象真的不错。没想到是个嫉贤妒能的主!

    屏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