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时代 温家宝为何明升暗降?

明镜网 2010-11-02 09:25+-

而温家宝和江泽民的关係,则是我们认识温家宝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江泽民和温家宝是同一天进入党中央领导集体的——1987年10月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作为诸侯代表,以上海市委书记身份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温家宝则被安排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每次政治局开全体会议,都是由温家宝领导下的中办秘书局会议处安排通知诸侯中的政治局委员,来自北京之外的政治局委员,也都是由中办安排接送和住宿。

这一迎来送往的杂务,按说温家宝若安排手下中办副主任甚至局长去张罗,江泽民等人也不致于“挑理”。然而凡事亲力亲为、力求万无一失是温家宝的特点,何况被接待的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所以,当时江泽民每次进京开会,温家宝只要人在北京,都尽力抽出身来亲自接送,其作风扎实细緻,态度的谦恭随和,让江泽民印象深刻。

而江泽民之所以对温家宝给予政治信任,在高新看来,是因为党内高层新一轮的政治斗争中,与温家宝完全不沾边。1992年邓小平南巡,给江泽民带来政治危机,而后江泽民绝地反攻,利用邓小平担心六四翻盘的心理,一举在当年十四大上搞掉“杨家将”,在这整个过程中,温家宝都没有见风使舵。

众所周知,温家宝担任中办主任期间,中共高层安排了王瑞林以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主任、解放军军纪委书记等身份兼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其用意,是为了政治局常委会与邓小平这位实际上的“领导核心”之间联络畅通。王瑞林的工资并不在中办领取,温家宝这位中办主任与王瑞林这位副主任,从来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係。

邓小平的整个南巡过程,完全是杨尚昆和王瑞林通过中央军委办公厅系统着手安排,而不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出面安排。正因为王瑞林从来不是温家宝的下属,他在温家宝面前无须受所谓“组织原则”约束,副主任有权不向主任请示和彙报。中办系统如此扭曲的人事结构,反而成全了温家宝,使他与江泽民之间不致于有任何芥蒂。

在十四届一中全会结束,江泽民连任成功、稳住阵脚之后,人事佈署从党内到军内同时开始。

在这次全会上,温家宝的头衔,去掉了一个“候补”,又增加了一个“候补”——他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并被安排成政治局候补委员。1993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让人感觉不无唐突的决定:“温家宝同志不再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同时也宣佈免去王瑞林中办副主任职务。在十四大上连中央候补委员都没有被安排的中办副主任曾庆红,接替温家宝担任中办主任。

这年3月八届人大刚刚开过,中共中央又宣佈,由温家宝出任朱鎔基任组长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显然,这一突如其来的高层人事变动,是在十四大召开之后才作出的,绕开了全体党代表,否则无法解释,何以在十四大上对曾庆红连个中央候补委员也不安排?在中共历史上,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居然连个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是很少见的——虽然温家宝在1986年4月接任办公厅主任时也不是中央候补委员,但当时有个特定条件:前中办主任王兆国栽了跟斗。(《温家宝全传》由明镜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