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评论员:两岸政治定位“将无同”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早前首度正式宣示其对两岸关系政治定位的论述,主要观点立场援引如下。
专访的新闻稿同步刊载在台湾总统府网站,显见有关内容已获得台北官方的认可。
另一种形式的“务实外交”
台湾内部即时的反应是可以被预期的。有呼应的,但呼应者态度审慎:有反弹的,反弹之激烈不难想象。
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面对媒体追问时,重申了台北一以贯之的立场之后,指出新政府的大陆政策、两岸关系相当明确,就是秉持马英九所提的“三不”,即以“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维持台海现状,追求和谐的两岸关系。她强调,两岸关系有许多与主权有关的高复杂性争议,新政府的政策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地先从技术性、经济性议题进行磋商,这对改善两岸关系有具体的进展,也对台湾有利。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呈现了缓和局势,北京和台北为此均做出了努力。两岸彼此宣示的“十六字方针”,对搁置争议、增加互信也有难得一见的共识。但对于进一步的突破,尤其是彼此的政治定位和所谓“外交休兵”,还存在不同意见。在北京方面,极端的意见似乎受到了抑制,但不可否认,疑虑还是客观存在的;在台北方面,由于政治多元化氛围已形成,泛绿阵营的立场迄今未见任何修正的迹象,批评与杯葛旋踵而至。
台湾朝野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并不存在本质性的分歧,对“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是既定事实”的认知是一致的。
不可否认,马英九的最新论述,和李登辉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即“两国论”,以及与陈水扁鼓吹和推动的“一边一国”,有显而易见的不同,是一种语义模糊的概念异化。马英九的新闻发言人的阐释也值得注意。他强调,两岸是当局对当局、地区对地区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大与小的区别,彼此是对等的。
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
大陆的陈孔立先生曾在其《马英九的“活路外交”与谁“精神一致”?》中,详细探讨了他主政之后所提出的“活路外交”的来龙去脉,得出的结论是:所谓“活路外交”,既不是陈水扁的,也不是蒋经国的,但与李登辉执政时期的“务实外交”,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在策略上则有所不同。这一观察结论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北京未必会有即时的回应,但可以想见,势必会密切跟踪。大陆不同区域的政策智库,也会有后续的意见表达。
香港最新一期《中国评论》杂志,刊登了北京有代表性的智库人士许世铨、郭震远探讨台湾“国际空间”的文章,看得出北京对台决策系统已经将如何化解两岸互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国际空间”问题纳入视野,自然也将伴随如何面对台湾的“中华民国”。你尽可以视而不见,或者刻意绕行,但在过去将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尽管台湾政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空间”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但“中华民国”毕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还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它维持邦交关系,台湾绝大多数民众仍以它为国家和身份符号。
目前,两岸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其实正是政治身份和彼此定位的争议,争议被搁置,表明迄今为止争议无解,需要一个更长时期的磨合、互动,并在更多的互动、磨合中,寻找化解的路径。
目前并不是化解分歧、解决争议的最佳时刻,但可能是一个开始。博弈的特点不是面对面冲撞,而是彼此小心翼翼的探试,是另一种舆论先行。
两岸定位的模棱两可状态
台北看来准备好了,是否准备周全,还很难断定,但既然已经主动提出,也有马英九低调过境美国,出访中南美洲的个案,那就说明在两岸关系继续缓和的同时,台北期待获得更多。外界批评马英九试图以两岸关系的缓和来“裹挟”北京做出让步,但台北不只是尝试,而是做好了准备。
不由得想起了陈孔立先生所著“读书三题”中的“将无同”。
“将无同”出自《世说新语》,王夷甫问阮宣子老庄与孔孟的异同,答曰:将无同。这里是作疑问:莫非相同?意即,既有相同,也有不同。“汉典网”对“将无同”的解释是,犹言莫非相同;恐怕相同。总之是一种两可、飘渺恍惚之谈罢了。
“将无同”,是否意味着在相同、相似、近似、稍不同、不同、大不同之间,有一种类似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莫非相同、恐怕相同的状态。笔者才学浅薄,不敢妄断。
两岸政治关系,迟早要直面彼此如何定位的问题。在马英九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政策的同时,双方民间交往和交流热络,以及彼此的经济依存程度,已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分裂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个分裂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政治整合过程的一种状态,或许具有起承转合的意义。
马英九已对极端的“法理台独”路线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切割,也已经回归到李登辉主政初期“务实外交”的原点,这或许是一种务实的修正,也或许只是策略上的新布局和调整,又或许是新政策付诸实施前的试探水温。
但无论如何,在台北当局的立场宣示上,目前的两岸关系不再是“国与国”,只是“特殊的关系”。但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像什么,不像什么,台北对此似有定见,也有新的说法。北京会如何回应呢?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