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数千巿民家毁人亡 李家超该当何罪!

颜纯钩 2025-11-27 16:30+-

       颜纯钩评论分析文章: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代价惨痛,这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火灾,也是世界当代历史上最吓人的一场火灾,也是笔者有生以来目睹的最可怕一场火灾。从电视镜头上看到的,七幢大厦火光冲天浓烟蔽日的景象,简直像世界末日。

  根据现有揭露出来的内幕,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是一场人为的灾祸,是社会上的暗黑势力,与政府的庸官共同导演的一出人间悲剧。

  首先,承包商是一家劣迹斑斑的奸商,东主早有违法前科,一个不法商家居然可以承包如此大的工程,而且据说手上还有另外十三个大工程,这是相当反常的事。奸商与政府官员之间有何私相授受,应该彻底追责。

  其次,由民建联区议员把持的业主委员会,最终选择了造价最高的承包商,漠视居民提出的安全质疑,其中的决策过程,是否存在不法行为,也不能不追查。

  再次,承包商多次声称选用的大量物料符合安全标准,但事发后保安局长邓炳强却说,消防员发现建筑物外墙的保护网、保护膜、防水胶布、塑胶布等均未符合安全标准。物料供应来自大陆山东的公司,这些物料的入口、经销是否合法,与承包商之间是否存在肮脏交易,也不应放过。

  再次,政府不同部门官员,在事发前曾接到巿民和专业人士致信,对装修工程的防火问题提出质疑,但官员们均称符合规定,风险很低,他们是故意隐瞒还是凟职,也应该深入调查。劳工处声称曾十六次到宏福邨现场巡查,居然没有发现棚网和发泡胶封窗等高度危害的情况,这又是什么道理?

  最后,2025年,香港已发生多起涉及大厦外墙竹制脚手架和防护网的火灾,包括中环华懋大厦、房协启德协调道地盘、港大西苑宿舍地盘及德古道地盘等。为何政府面对诸多同类事件,竟未引起警惕,全面查勘同类工程,要等到宏福苑死伤惨重的事件发生,政府才匆忙全面彻查?

  以上数点,只要有关官员严格把关,依法行事,这个惨剧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前后所有的环节都违规,而政府主责官员竟然懵然不知,庸官尸位素餐,害人不浅,他们要为今次家毁人亡的惨剧负主要责任。香港人尽责交税,养著这班不中用的庸官,真是最大悲哀。

  事发后,李家超用超过五个小时的时间开会,才发表公开声明,这样紧急的事态,政府决策层竟然不及时赶赴救灾第一线,关在房间里开了五个小时的会,这才姗姗来迟现身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这根本不是一个急巿民之所急的政府。事态危重,主责官员应当机立断,采取紧急处置,现场大量巿民危在旦夕,你还有心情慢慢开会,只能说是冷血兼无能。

  李家超现身发言,最先对习近平的“关心”表示感谢,一次还不够,要接二连三强调,也不忘对港澳办和中联办表达谢意,但是,消防员不辞危险和辛苦长时间救火,香港各界巿民主动捐款损物资,马会和大企业相继损出巨款接济灾民,李家超竟一句话都没有。

  对关系到巿民身家性命的防火问题,政府如此怠慢,但对香港民间民主运动的打压,却无所不用其极。政府动用专政工具、人力物力、宣传机器,加强思想控制、人身迫害,以大规模的政府行为,围堵自由思想,加强洗脑教育。政府精力都用在此等地方,哪里得闲管防火?

  政府配合中共的战略部署,以参与大湾区建设,开发北都经济区等宏大叙事忽悠巿民,又要搞盛事经济,又要配合对台湾的文攻。与此同时,无视巿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心思都用来“表现”。因为李家超的权力来源不是香港巿民,而是远在北京的习近平。

香港宏福苑大火77年來最嚴重1918年跑馬地600死史上最慘| 兩岸| 中央社CNA

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住宅大楼26日发生大火,死伤人数持续攀升。(Reuters)

  这场火灾,以香港数千巿民的家毁人亡,终于为李家超“扬名立万”,事件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香港政府宣称“由乱入治,由治入兴”,终于有一个出头机会——“兴”远远未见,“亡”却当下立见了。

  放在正常的政府,出了这么大人命关天的惨案,李家超作为特区政府负责人,应该自动问责下台,但在中共治下,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不过,有了这一单劣绩,李家超想要连任,基本上也没什么机会了,这种衰人还是趁早返屋企食自己,不要害人害物了。

  写到这里,想起那些自动到救灾现场帮手,捐钱捐物资,组人链运送救灾物资的香港普通巿民,更觉得香港人精神的可贵——世道不济,人心迷途,唯人性永不泯灭。就是凭著那点基本人性,我们要追求真理,守住道德底线,不与恶浊世道同流合污,有这点精神在,香港永远都有希望。

  • 最新评论
  • foxnews

    草民草民,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嘛……激动啥呢……

    屏蔽
  • voigt

    領導就是領導,自己提出辭職,從來沒聽說過。

    屏蔽
  • emil

    引咎辞职。

    屏蔽
  • 十里山路

    香港的建筑规范有些问题,大陆基建用的大部分脚手架都早就是钢管了,竹子和木板脚手架只偶尔用于廉价旧式建筑维修以及一些对成本高度敏感的工程项目。。贫困地区使用较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不差钱吧。

    屏蔽
  • 卡卡卡夫卡

    共匪治下常态。

    屏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