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烤鸡也不是家电!1神秘商品让Costco狂吸金

风传媒 2025-11-24 10:41+-

在多数台湾消费者印象中,Costco仍以家电、大包装食材与生活用品最为人熟悉,但从国际零售市场的统计来看,这家会员制卖场已悄悄挤进“最大服装零售商之一”的行列,过去一年,Costco股价虽受市场波动影响,高本益比也常成为被比较的焦点,但长期表现显示,服饰生意早已成为支撑成长的重要引擎,成长速度甚至超越许多传统服饰通路。

近四成跳升,男装成服饰业务核心推力

Costco在9月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2025会计年度第四季度男装品项呈现“双位数”成长,是所有服饰类别中最突出的表现。市场研究机构GlobalData估算,2019年至2024年间,Costco服饰年营收从70亿美元升至97亿美元,五年内接近四成增幅,成长力道明显超越同业。

同期竞争者BJʼs与Samʼs Club服饰成长分别为28%与21%,虽然服饰在Costco总营收中占比不大,但规模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品牌,例如Abercrombie & Fitch 2024年度营收49亿美元,Old Navy约84亿美元,换言之,堆在栈板上的衣服,已足以让Costco跃升为服饰市场内的强势玩家。

精简货架却满载惊喜,会员因“挖到宝”形成回头循环

与Target、Walmart相比,Costco的服饰选择并不算广,但零售专家指出,这种“不多、但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的设定,反而成为会员逛店的主要动力,Costco长期引进Columbia、Gap等人气品牌,同时强力推动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以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对许多会员而言,造访Costco不再只是照清单采买,而是顺手看看今日货架是否出现限量外套、机能裤或意外惊喜的品牌款式,这种带有“拆礼物感”的购物体验,已成为男装项目成长的推手之一,也让服饰业务总营收在五年间快速推进。

不是烤鸡也不是家电!1神秘商品让Costco狂吸金

Costco在9月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2025会计年度第四季度男装品项呈现“双位数”成长,是所有服饰类别中最突出的表现。(图/美联社)

多元采购与限量货源塑造寻宝体验

支撑Costco“惊喜感”的核心,是其多层次采购策略,从直接向制造商下单、取得大型品牌授权,到只在部分分店短暂出现的“机会性进货”,Telsey顾问集团资深董事总经理Joe Feldman形容,这些限量品往往引发抢购热潮:“每个人都会兴奋地赶去抢购,而这些商品往往只在少数几家分店有售。”他进一步指出,“可能是某供应商有多馀库存,卖给Costco;有时候Costco也会从其他零售商或第三方购买剩货。”从产业观察角度来看,Costco服饰与男装的成长,大致由下列几项结构支撑︰

品牌与自有品牌并存:Columbia、Gap与Kirkland Signature同场出现,兼具信任感与价格优势。

采购来源弹性高:同时运作品牌授权、直接采购与机会性进货,能捡下限量或剩馀库存。

限时限量创造抢购心理:部分商品只在少数门市、短时间出现,放大“不买会错过”的压力。

供应链刻意保持低调:Costco偶尔以知名品牌代工生产自有服饰,但很少公开细节,引发市场想像。

这些组合让Costco服装区愈来愈像“寻宝场域”,而非刻板量贩货架。对一次采买全家日用品的家庭客群而言,顺手带走一套男装成了理所当然。

Lululemon提告反成行销,专家︰免费宣传效应更大

随著Costco在服饰市场影响力上升,传统服饰大厂也开始正面迎战,今年六月,Lululemon向Costco提出诉讼,指控其“仿冒”Lululemon运动服饰,并认为Costco在制造来源上的模糊处理,使部分消费者误以为Lululemon为其代工,GlobalData董事总经理Neil Saunders则认为,这起争议反而提升Costco的服装能见度,他直言︰“这起事件反而成了Costco最出色的免费宣传,因为它让更多人注意到Costco的服装业务。他们销售的产品外观可能类似Lululemon,但价格更低。”至于诉讼后续如何发展仍未明朗,但产业已能确定一件事︰Costco在服饰市场已不再被视为“附带品类”,而是足以威胁传统品牌的真正竞争者。Costco对于此案拒绝接受CNBC访问或发表任何评论,延续其低调策略,但其市场效应已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