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令人长寿?研究证实:学会挨饿的人好处不少
按时吃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医生还会建议胃肠功能不好的人还可以少吃多餐,这样更利于消化,一天可以吃四到五顿,这样身体既可以吸收到营养物质,胃肠的负担还不会太重。人们也不会感觉到饥饿难耐的情况。
不过,经常有传言“饥饿,令人长寿”的说法,这是怎么会回事,有什么科学依据吗?这种观点是否能站住脚?人们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饥饿,确实有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隅博士因为发现自噬细胞而获奖。他在多个场合讲到了断食的好处,但断食和饥饿不是一个概念。长期饥饿人体是受不了的,但适当挨饿,学会断食或少食,是有益的。古人常说,饮食要吃七分饱,也是这个道理。具体,如何挨饿,下面说一说。
其实这里的“饿”指的是晚餐,晚餐需要少吃一点,不要吃夜宵。早饭和午饭还是正常要吃的,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节食,傻傻的认为节食还可以减肥。早饭和午饭若是不好好吃的话对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早饭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健康。
早饭人们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好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对胃部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早晨的时候胃肠运转的还不是特别的快,需要吃点鸡蛋、牛奶、面包、粥、包子、面条等比较好消化的食物,这样可以给身体及时补充更多的营养物质,人们可以很好地去工作、学习,同时大大降低腹胀等症状的出现。
到了晚上的时候人们会比较疲惫,胃肠的蠕动能力会比较差,若是吃得特别多,吃的太过于油腻,会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影响身体正常的循环代谢,这时有害物质就会大量堆积在身体内部,长期暴饮暴食还会导致便秘的出现,容易诱发肛肠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夜宵不要碰,再馋也忍住
有些人睡觉会比较迟,晚上很容易出现饥饿的感觉,这时就需要适当忍耐一下,最好赶紧去睡觉。因为这时候是身体中各个器官自我调节的时间,若是大量进食会增加身体的运转负担,缩短器官自我修复的时间,不利于新陈代谢,还会诱发一些疾病的出现,从而影响人们的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夜间挨饿是可以令人长寿的。但若是在是饿得睡不着觉,可以起来吃一个小面包,千万不要吃饱,三四分饱,不饿就可以了。
所以“挨饿”有方法,不要盲目认为吃饭是不好的,会让人发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们需要从食物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来帮助各个器官更好地运转,只有各个组织器官健康运转人们才能变得更加健康。
晚上适当挨饿的好处:这时肠道可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进行自我修正,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循环,促进便便的形成,这样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及时排出这些有害物质,减少身体的负担。可以大大降低一些肠道疾病的出现。对周围的肾脏、肝脏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按照大隅博士的理论,这种适度的挨饿,会激发自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延缓衰老以及预防心脑血管病都是有帮助的。所以,饥饿必定不能让人长寿,但适度的挨饿,将有益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