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洪危局坐实:失踪九天、秘不发丧、枝叶尽断

万维读者网 2025-11-18 17:13+-

 

1、王小洪危局坐实:失踪九天、秘不发丧、枝叶尽断

首先来看今天最震撼的一条,公安系统的暴风眼再次指向王小洪。

近日,在陕西官场被整肃、习近平所谓“龙脉”被斩断的同时,中办主任蔡奇消失,公安部长王小洪也同步神秘失踪,引发坊间持续热议。

11 月 18 日,《新华社》报道中才证实王小洪出席一场依法治国会议,但这并未打消外界疑虑。多名时评人士指出,王小洪虽“复出”,但绝不代表安全,他已从去年底开始遭遇系统性“剪裙边”。

■ “铁三角”被打散,王小洪成“光秃树干”

王小洪、陈文清与陈一新曾是习近平手中掌握“刀把子”的铁三角,但王的处境早已不同往日——

公安部网站 8 天无任何与他相关报道,这在过去极为罕见。

自 2024 年 12 月起,王小洪核心人马已被逐一拔除:

• 第一剪: 北京公安局长亓延军落马

• 第二剪: 公安部副部长许甘露被免职

• 第三剪: 陈思源、孙茂利双双被拿下

三人分别掌控“国门、政务、钱袋”,如今全部清除,“铁三角”已经瓦解。

王小洪现在“像被砍掉所有枝叶的树,只剩下摇摇欲坠的树干”。

■ 关键人物暴毙:秘不发丧 25 天,耐人寻味

更让局势诡异的是: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小洪大秘董亦军10 月 21 日猝死,但官方拖到 11 月 15 日才公布。

“秘不发丧”的待遇过去只给极敏感的高层人物,董亦军的级别却并不算高,这引发更多疑问。

这一异常时点,刚好与陕西清洗、吉林景俊海被查、习家军大规模落马几乎同步发生。

有消息称,中纪委工作组已进驻公安部:

• 先查大秘董亦军

• 再掌握王小洪资料

• 企图“先斩枝叶,再斩树干”

此外,董亦军去世的通知不是由公安部发布,而是由中央政法委发布——象征王小洪连“大秘的后事处理权”都已失去。

■ 复出不代表没事,只是“演戏稳定局面”

综合多方分析:

• 王小洪这次短暂露面,更像是“维稳需要”,并不代表平安。

• 反习派不会在核心博弈期公开动他

• 但“剪裙边”已彻底进行,倒台只是时间问题

坊间分析认为:王小洪的事,基本已经定了,只待官宣。

2、胡春华“隐形上位”迹象明显:报道顺序大变、待遇突升

在王小洪风雨飘摇的同时,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动向同样引发关注——胡春华。

四中全会后,表面风平浪静,但一个极不寻常的迹象浮现:胡春华的政治待遇突然升温。

胡春华,曾被胡锦涛亲定为隔代接班人,二十大被边缘处理,但近期出现强烈“政治回潮”。

■ 署名文章顺位高于李强、王沪宁

四中全会结束后,《人民日报》刊登各高层学习文章:

• 首先出现的居然是 非政治局委员的胡春华

• 顺位竟然在 李强、王沪宁 前面

这极不寻常,被认为“像是未来上位者的写法”。

■ 座谈会报道顺序被改写:习的地位被淡化

11 月 11 日政协“三农”座谈会报道显示:

• 先写委员们提出的建议、互动

• 再写“学习贯彻”习近平论述

• 最后才写“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这是三年来首次出现:

• 习不是置顶位置

• 国务院回归报道顶层结构

• 委员意见排在前面

这是极少见的政治信号:中央实际权力来源正在模糊化,习的“个人崇拜式”报道正在退潮。

■ 胡春华连续两年被“禁言”,今年突然不需副主席陪同

过去三年的“三农座谈会”:

• 胡春华从未允许讲话

• 必须由另一位副主席全程在场“监督”

今年:

• 陪同副主席消失

• 报道顺序全面调整

• 胡春华似乎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

■ 农业是“国运之根”:胡春华的频繁调研不寻常

过去一年中:

• 胡春华多次到地方调研农业

• 频率远高于政协副主席正常水平

• 农业历来是中共权力争夺中的“国本资源”

坊间普遍认为:胡春华正在被重新启用,甚至可能被推上未来权力重构的关键角色。

总的来说:习丧失军权的说法未获证实,但他的党内权威已经明显被削弱。

3、韩媒:北京对日本“突然强硬”的真实原因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国际。中日关系正急剧恶化。高市早苗上任后多次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立危机。”北京态度骤然升温,中日关系被认为跌至建交 53 年来的最低点。韩媒分析指出,对于当前紧张局势,中日双方分别抱持不同且明确的判断与立场。

高市早苗首相在7日表示,若台海爆发武力冲突,将视为“日本的存立危机事态”。《朝鲜日报》指出,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高市发言后,立刻爆出“争议性言论”不同,中方外交部层级的正式强硬反应则是在约一周后、13日才开始启动,这很可能是北京领导层审慎研判的结果,事实上,当天召见日本驻中大使,被认为是依据中共最高层的指示进行。

外界分析指出,中方此番罕见的强硬回应,是因为北京将高市关于台湾的表述视为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政干涉。此外,“中共领导人的面子”也被列为强硬路线的背景因素。习近平上月31日才与高市会面,随后中方宣布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并延长日本公民短期赴中签证豁免。如今在中方向日本伸出橄榄枝之际,高市却抛出这番言论,可被视为“打脸”中方,因此北京无法示弱。

《读卖新闻》分析称,北京认定高市不会撤回言论,因而趁此机会采取强硬姿态,意在阻止她今后再度介入台湾议题。

尽管中方态度强硬,但日本方面却未明显动摇。目前,中方发布的“避免前往日本”建议,是否会对日本造成实质打击仍属未知。

今年1至9月期间,访日中国旅客达748万7200人。然而,日本目前正因观光客过多导致“过度旅游”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有舆论认为:“短期内少点中国游客,反而有助于解决过度观光问题。”

更重要的是,民众舆论正集结在支持率高达80%的高市早苗首相周围。《朝日新闻》指出:“高市政权认为如果撤回相关发言,将无法获得保守支持者的理解。”

不过,由于高市内阁属于“小党执政”,政治基盘并不稳固,部分阁员也认为应避免与北京出现过度对立的局面。有意见主张派遣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市川惠一前往中国,尝试为事态降温。借此,也能为22至23日在南非举行的G20峰会上,促成高市首相与中方总理李强的会面铺路。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指出:“市川是高市在外交与安全政策上的代理人。”并补充说:“对北京而言,相比外务大臣,更重视国安首长,此番危机正是市川展现实力的机会。”

4、川普惊爆:不排除派美军进入墨西哥

最后一条新闻来自美国,川普抛出惊人说法。美国总统川普18日周二表示,他“可以接受”对墨西哥境内发动打击行动以打击毒枭,并称“为了阻止毒品,不论需要做什么都行”,墨西哥新任女总统辛鲍姆同日回应强调,美军介入的可能性“完全不会发生”,她重申上周根据两国既有协议,墨西哥主权受到保障。

川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受访时,被问到是否可能“对墨西哥发动打击或派遣美军”时回答:“这对我来说没问题。”他并声称,美国在海上拦截毒品已大幅减少毒物流动,“如果我们必须在墨西哥做相同的事,也应该去做”。

不过,在辛鲍姆表态前一天,卢比奥也向媒体指出,美国不会未经同意就派军进入墨西哥,但愿意提供设备、训练与情报协助,“前提是墨西哥提出需求”。

不过,NBC News近日报道,川普政府正在研拟向墨西哥派遣美军与情报人员的计划,目标是直接锁定主要毒枭与制毒据点,报道指出,相关规划仍在初步阶段,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即使成案也不会立即实施;但部分与任务相关的训练已开始进行。

报道还称,这些部队可能会在美国情报体系框架下运作,并可能大规模依赖无人机攻击毒品实验室与高层毒枭,而这意味着美国人员必须在墨西哥境内操作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