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一点资讯 2025-11-14 19:50+-

你有多久没吃兰州拉面了?细细观察,身边的兰州拉面面馆是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毫不夸张地说个扎心的事实:那抹绿底白字的招牌,曾经承载着无数人味觉记忆,如今惨遭闭店潮。

有人公开兰州拉面在2025年关店数量达3万家,虽然有些夸张,但早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国就已有4000多家门店关停。

后来,经济复苏,但人们消费降级,短短5年间,兰州拉面的关店潮一波跟着一波,现在这个国民小吃已经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线之内。

从风靡全国的“中华第一面”到批量闭店的困境,兰州拉面大起大落的背后,隐藏着中式快餐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

兰州拉面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时代需求的红利。

关于兰州拉面,这里不得不提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马贵福。

他所在的化隆县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和多数人一样,他也走上了在异乡打工挣钱的发财路。

但身在异乡,爱上面食的他吃不惯大米的餐食,一次老乡聚会让他知道南方的老乡都有这个困扰,脑子活络的他当即决定开店。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店铺拉面的价格特别实惠,小碗1.8元,大碗2元,慢慢吸引了一批粉丝,随着他将面团拉成了大宽、二细等不同类型,他的小店终于在南方立住了脚跟。

而他之所以叫兰州拉面的初衷也很简单,毕竟清朝时兰州的牛肉面就被传颂全面,借着兰州的名头,做生意顺畅很多。

这只是它火的第一个原因,具有文化底蕴的亲民小吃,让兰州拉面在快餐市场竞争中形成天然优势。

第二个原因也是大家印象中的快,四十秒揉面,三分钟开吃,一直契合目前的快节奏生活。

很多时候,人们还在观看着传统拉面师傅娴熟技艺,这边点的餐已经被服务员端到了自己的面前。

在快餐选择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种即点即享的高效模式,成为街头餐饮的“效率标杆”。

最重要的一点是政策的加持,2016年化隆县政府在兰州拉面火了之后,将其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只要本地人学习如何拉面,不仅发工资,还给补贴创业。

这波操作逐渐让化隆人实现了脱贫,2018年的数据显示,30万的人口中,有10万人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开了近3万家门店。

巅峰时期,兰州拉面门店数量一度逼近5万家,成为中式快餐的“顶流”。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但野蛮生长的背后,其隐患逐渐暴露,几乎所有吃过兰州拉面的人都会吐槽面里的牛肉。

有网友调侃:“10斤牛肉可以配这家店拉面一年的销量。”收到了广大网友的高赞。

确实,牛肉薄如蝉翼,感觉风扇的风都能把牛肉吹走。

这种用料吝啬的现象,与早年分量十足的口碑形成强烈反差。

更令人诟病的是牛肉面的品质缩水,手工面被工业预制面取代,口感软烂,再无以往的嚼劲;传统牛骨慢炖汤底也变成勾兑的水,彻底失去了自然鲜香。

与此同时,兰州拉面得到了资本的青睐,随着门店的扩张,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原味拉面价格飙升至20多元,加蛋加肉后的套餐价格接近30元,而80%的消费者午餐预算在30元以内,这种涨价不提质的操作,丢失了一大波粉丝。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更让人无语的是,好似只要是回族人,都能用拉面创业。

市面上的兰州拉面有的偏咸,有的无味,哪怕是同品牌的两家分店,口味都不一样。

没有形成稳定的口感,自然留不住消费者的胃。山寨版的拉面越多,消费者的信任越崩盘,而这些问题都归咎在兰州拉面的品牌上。

值得一提的是,连最开始的兰州拉面都是山寨版,去过兰州的朋友都知道,兰州的面叫兰州牛肉面,极其讲究。

一清二白还不算,三红四绿五黄都得跟上,这才是叫中华第一面的真实面目。

随着兰州牛肉面的正名,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等快餐入局,兰州拉面的颓势初见端倪。

在其他快餐不断迭代口味,拓展用餐场景时,兰州拉面毫无创新,始终停留在“一碗面打天下”的思维里。

或许靠着早些年的名气,兰州拉面的进店量还能维持挣钱的体面,但疫情来临之后,客流量锐减,让一些不思进取的拉面馆老板彻底消失在拉面舞台上。

当然后期经济复苏,也有部分门店重启,但消费降级的环境,经营面馆并未好转。

再加上门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涨,最终这些门店也只能无奈退出市场。

但关于兰州拉面的话题讨论上,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仅今日头条上就有1.7亿的阅读量。

言语中充满着惋惜与吐槽:“小时候一碗7块钱的拉面,牛肉给得实在,汤鲜面劲道,现在25块一碗,牛肉薄得透光,汤喝着全是味精味,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

“家楼下的兰州拉面馆换了三波老板,每一家都说是‘正宗’,但味道一个比一个差,有的咸得齁人,有的淡如水,最后干脆关店了,现在想吃碗像样的拉面都难。”

可见兰州拉面依然在大家的记忆深处,难道说,中华第一面这一百年品牌也会就此停滞了吗?

当然不会。

中国第一面—兰州牛肉面近些年一直在不断破圈。

从将牛肉面搬进智能化工厂,再到借助AI技术持续深度赋能,兰州牛肉拉面逐渐形成了IP品牌。

2025年7月,牛肉拉面甚至被展示在直播间里,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大量的消费者涌入直播间,纷纷购买正宗的牛肉拉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兰州牛肉拉面不仅在国内再次打响了名头,还十分出色地地实现了出海。

从2024年开始,兰州牛肉拉面已在全球布局了755家,营业额收入逼近千亿元。

据兰州市市长所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已形成IP,其指数年均值攀升至273.98,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渐打开。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甚至门店落地异国之外,本地人做牛肉拉面的熟练程度不亚于兰州人,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的销售收入已达370亿元。

从现在的视频可以看出,出海的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汤正,而且肉多,关键是面量也超足。

这也从侧面看出兰州拉面从风靡全国到三万家门店闭店,本质上是忽视顾客需求的必然结果。

早年的红火,是因为精准匹配了大众对实惠、快捷、稳定的需求;如今的困境,是因为固守传统、忽视品质与创新,背离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而如今兰州牛肉拉面的出海恰恰验证了中式快餐的竞争,从来不是低价规模战,而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战。

毕竟,餐饮行业的核心永远是味道和诚意,这碗面能否重新红火,关键在于能否让消费者吃到物有所值的满足感,这才是所有餐饮品牌长盛不衰的根本密码。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 最新评论
  • emil

    以前还有沙县小吃也风行一时。

    屏蔽
  • 22222222

    公司供应商信息、公司法人及股东家庭成员身份信息及相关信息、公司账号、公司员工薪资情况、公司法人及股东联系方式、公司营业执照提取、公司员工身份信息、公司实际经营产品、公司法人及股东活动轨迹、公司账号流水、公司章程提取、公司客户信息、公司法人及股东住址、公司法人及股东个人资产、公司账号余额、公司法人及股东身份信息、公司员工联系方式……国内所有公司都可查包括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咨询合作微信号:dcu2013

    屏蔽
  • 吴敬中

    据说兰州牛肉面/拉面,是清末一马姓回民,从河南博爱县学会后回到西北蔓延开的。真假不知,但兰州回民拉面技术真不行,面粉不行,和面也不行,只得加蓬灰,面板猛上油。煮好的面条看着筋道,入口却不筋道。而拉面最大的特色就是筋道。回民学的只是皮毛。对比汉民的不清真,猪肉啥肉都可以的拉面,筋道弹牙,天差地别。最可笑的是75之前,木木在内陆中国无人敢管,上海有汉民开拉面馆,被回民群殴,拉面已成为回民清真专利。汉民开拉面馆,反过来要看回民脸色。不过山寨终究是山寨,回民拉面糠糠的,终究没有吸引力。你可以不让汉民卖拉面,只有清真可以卖拉面。但顾客可以选择不吃拉面,管你清真不清真,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屏蔽
  • lary

    骨子里面的贫困无法改变,一条死路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