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内幕!何、苗悄悄话泄露 习震怒铲除

万维读报 2025-11-14 14:38+-

1、绝密内幕!何、苗悄悄话泄露 习震怒铲除

中共军委前副主席何卫东、前政工部主任苗华案虽然已被公之于众,但此案还有很多疑点有待挖掘、馀波未完。四中全会在谈及未来五年解放军的建设时,强调一边斗争,一边备战,这是个新说法,斗争对内,备战对外,而之所以有这个新说法,显然是何苗案的调查深挖没有终结,对中南海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海外时评人士邓聿文撰文爆出了一些从体制内朋友处得到的内幕,何苗案已被北京当局内定为反党小集团,这个案子实际是以苗华为主,何卫东为从,是苗华和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的斗法,苗华斗争失败,被习近平收拾。

文章写道,可以肯定,官方公开的说法是不会把何苗案描述成反党集团的,因为这会使人联想到党内军内不但存在人事、也存在政策和路线的激烈斗争。政策或许会有分歧,路线是不会有不同意见的,更不会因此有激烈斗争。可即使不公开宣布,内部这个定性也表明何苗案不是一般的腐败案,性质要严重得多。这也就解释了官方对此案的通报把它说成“严重冲击党指挥枪原则和军委主席负责制“。要知道,党指挥枪是解放军的立军之本,军委主席负责制是解放军最高政治原则,严重冲击这两个原则,在人们的理解中,只有叛乱罪才配得上这个指控。而叛乱罪肯定是要杀头的。

文章分析,何卫东、苗华二人,大概没有这个胆量敢叛乱,即使他们想叛乱,在解放军目前的体制下,他们要调动一个连都非常困难。当年林彪名义上是军队的副统帅,可真要调动一个连时,副统帅的头衔不起作用。今天的情况无疑也一样。因此说何、苗的最大罪状还是用人上的腐败,提拔和安插了大量亲信,据传何、苗二人曾对他们的亲信讲过,习近平虽然是军委主席,但真正管事的是他们,这个话传到习那儿,老习非常生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何、苗案中,何卫东虽然是军委副主席,苗华只是军委政工部主任兼军委委员,但实际上,苗华才是这个小集团的头,何卫东听从苗华指挥。而且,苗华更得习近平的信任。苗华原本有意问鼎军委副主席,但无奈习改了规矩,要做军委副主席必须有军事主官的经验。苗华毕业后到部队一直从事政治工作,没有做过军事主官。何卫东则有,所以苗华就把何卫东推荐给了习。而且,苗华何卫东两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既是老乡又是校友。苗华比何卫东大两岁,两人祖籍都是江苏,又都出生在福建,而且上的都是国防科大,苗华是何卫东的师兄,因此成为小集团的主角,实际也不奇怪。何卫东不过是苗华推举的替自己坐在副主席位子上的人,主意还是苗华拿,何卫东虽然名义上是苗的顶头上司,但不具体负责。两人的这种关系福建政坛许多人都知道。

这次被查的九上将,都是原31军的骨干成员,符合当局搞团团伙伙的小集团的特点。他们之所以被一锅端,是被张又侠一派检举告发的。苗华、张又侠是解放军的两派,两人都是习的亲信,但也是死对头。刚开始是苗华想把张又侠扳倒,让何卫东做军委第一副主席,秘密搜集了装备部和火箭军领导的贪污受贿材料,交给习近平。火箭军是张的派系,张又侠也做过装备部部长,但不知是张又侠没有参与火箭军领导的腐败,还是习近平保了,总之,苗华没有扳倒张又侠,仅仅是扳倒了国防部长李尚福,张又侠虽然做了切割,但那段时期也被弄得很郁闷。

据悉,在苗华、张又侠和习近平的关系中,习近平更亲近张又侠。如果一定要在张、苗二人选一个,习近平肯定选张又侠而把苗华牺牲掉。原因还在于,论二人对习的重要性,张又侠也要大过苗华,他是军事主官,习近平的军改和军事现代化更仰赖张又侠而非苗华。正因如此,张又侠肯定是要报复苗华的,不但要把苗清除掉,还要把苗、何这派连根拔掉。于是张又侠指示手下秘密收集了苗、何二人在解放军高级干部任用上搞小圈子的证据,放在习面前。面对这种事实,习不想处理都不行。何况,比起金钱腐败来,习近平更不能容忍有人在他背后搞团团伙伙的小集团。文章总结,这件事本质上是解放军的两派,严格说是习近平亲信队伍中两个帮派,为了权力而互咬。苗华、张又侠都想打倒对方,取悦习近平,所以它无关政变,也不可能是张又侠要夺习的权,但凡张有一丁点这样的心思,今天倒下的就是张又侠了。

2、美国与瑞士达成贸易协议 关税降至15%

11月14日,瑞士政府宣布作为一项新贸易框架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将大幅降低对从瑞士进口商品的关税,从39%降至15%。当天稍早,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证实美国和瑞士两国已达成协议。

瑞士历峰集团董事长鲁珀特上周曾作为瑞士商界领袖代表团成员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川普会面,他称华盛顿对瑞士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是“误会”造成的,很快就会澄清。11月14日,瑞士经济部长帕尔梅林在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会谈后返回瑞士,他表示:“我们几乎澄清了所有问题。”不过帕尔梅林拒绝透露更多会谈细节,但表示一旦所有问题“最终解决”将发表进一步声明。瑞士政府随后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则表示,两国最新会晤“非常积极”。美国总统川普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他正在努力达成一项降低瑞士商品关税协议。

据瑞士科技行业协会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内,瑞士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4%,而机床制造商的出货量更是暴跌了43%。历峰集团董事长鲁珀特指出如果美国将关税降至15%,将有助于稳定瑞士经济并防止因增税而引发的失业问题。

此外,美国总统川普本周也表示,他正在考虑降低对印度的关税。川普说,由于俄罗斯石油的缘故,对印度的关税非常高。但印度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了,购买量已大幅减少。美国将在某个时候降低关税。

3、北京突发通知 呼吁公民暂勿前往日本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就“台湾有事”发表的言论,引发中日关系急速升温。高市在 11月7 日的质询中表示,若台海发生武力冲突,日本可能认定进入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说法突破日本以往在台湾议题上的战略模糊,引起北京强烈反弹。

11月13 日深夜,中共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要求高市撤回言论。14 日,中共外交部与驻日大使馆罕见同步发布安全提醒,呼吁中国公民近期避免赴日,称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持续上升”。

日本方面立即以对等方式回应。外务省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召见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就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此前威胁要“斩首”高市的言论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中方采取适当措施。薛剑虽已删除相关发文,但日本政府与舆论均对此高度不满。外相茂木敏充强调,高市的回答合法、清楚,经过国会充分审议,“没有撤回必要”。

日本舆论亦关注是否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此前日本仅四度采取类似措施,多涉及严重犯罪或重大外交冲突,显示若真的采取此举,中日关系恐进一步恶化。

事件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纽约时报》指出,高市上月在韩国峰会与习近平热情握手,被外界视为“中日缓和”的象征,但此次风波让短暂的蜜月期骤然终结。报道并认为,薛剑的激烈言辞象征此前已趋收敛的“战狼外交”重新抬头。

台海议题向来是中日敏感点。台湾距日本不足110公里,相关航道是日本经济命脉。多位观察者指出,高市的言论虽未改变日本支持台湾的长期立场,却更加直白地点出日本在台海冲突中难以置身事外的地缘现实。政治学者高敬文表示:“若北京攻击台湾,日本不可能不受影响——只需看看地图。”

中共方面的反应则强烈而情绪化。中方官媒警告“干涉台湾事务者自掘坟墓”,民族主义评论者胡锡进更辱骂高市为“恶毒的巫婆”。美国驻日大使葛拉斯也罕见加入批评,指薛剑“再次暴露真面目”,并呼吁北京展现符合其宣称的“好邻居”形象。

作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向来以明确的挺台立场闻名。她虽在11月10 日补充说明其言论不代表政府政策转向,但北京仍坚持要求撤回。随着双方继续互相召见大使并公开强烈抗议,台海议题已成为中日冲突的新焦点,未来局势仍需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