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已难逆转
当川普总统在首个任期内与中国发动贸易战时,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决定撑过去。这位商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中国开设皮沙发制造厂,他当时认为双方最终会解决争端。
他现在不再这么认为了。他今年投入约2000万美元,将面向美国市场的工厂迁往越南。如今,即便川普与中国达成贸易战休战协议,也未能改变他的判断——两国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已经改变了其生意的经济逻辑。
几十年来,中国凭借规模效应和充足的劳动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巨头,稳居全球经济核心地位。但川普正在摧毁允许制造商寻求最高效供应链的既有体系。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全力减少对美国经济的依赖。
因此,像李曦萌这样的企业家正选择将面向美国市场的业务从中国撤离。他们担心自己卷入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双边关系。曾几何时,在中国境外设厂只是备用方案,而现在,这正变成一种经济上的必然选择。
“没人再相信中美之间的关系会稳定,”李曦萌说。“就像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说,他的公司——生产丹麦风格组合沙发与躺椅的特雷通集团今年因川普突然大幅加征关税,已经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对于许多早已将生产线迁至中国的行业而言,把工厂迁回美国已无可能。本土成本过高且劳动力短缺,撤离中国的企业已转向越南等周边国家——那些地方劳动力便宜,机械设备与原材料运输便利。

撤离中国的企业已转向越南等周边国家——那些地方劳动力便宜,机械设备与原材料运输便利。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雷通集团今年投入约2000万美元,将面向美国市场的家具工厂迁往越南。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上个月,川普在韩国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会晤后,同意将芬太尼纷争导致的20%关税减半,并延长现有关税互征的暂停期。根据一项估算,这使得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率维持在47.6%。无法在中国以外找到工厂的小企业对此消息表示欢迎。但对许多已经开始撤离中国的公司来说,这场停火对它们的未来战略和规划几乎没有影响。
“这项协议并没有改变这样的基本判断:从长期来看,鉴于中美竞争关系,在中国生产和采购产品对企业来说将带来更大的风险,”越南河内的美国商会执行董事亚当·西特考夫说。

特雷通集团在越南的工厂。包含中国原材料或投资的产品将如何被川普政府最终定性仍是不确定的问题。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雷通集团在上海郊外新建的工厂几乎空置,这里的生产原本面向美国市场。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雷通集团在越南的工厂。中国正在丧失美国工厂的地位。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正在丧失美国工厂的地位。包括耐克、苹果和英特尔在内的全球知名企业今年均加速缩减了在中国为美国市场生产的业务。这个国家已不再是美国人的运动鞋制造霸主,这个头衔如今属于越南。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同样印证这一趋势——即便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获关税豁免的产品也不例外。根据最新数据,美国当前大部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来自印度与越南。
尽管商界逐渐形成共识:中国不再是为美国市场制造商品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国家将成为最理想的替代者。
但川普的贸易政策仍充满变数,包括最高法院若否决其多项关税的法律依据,他将作何反应。对于正在规划未来的中国制造商而言,其产品若含中国原材料或投资,将如何被川普政府最终定性,仍是不确定的问题。那些与中国存在紧密联系的越南工厂生产的产品,究竟会被视为越南制造还是中国制造?

特雷通集团越南工厂里的木制部件。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用越南语和中文标注的皮革裁剪模板。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川普首个任期内,他迫使所有人逃离中国,大量业务转向越南,”为沃尔玛、开市客等零售商生产家具的敏华美国总裁加布里埃·纳塔莱表示。该公司于2019年决定迁往越南,耗资数亿美元在胡志明市附近兴建了54万平方米的工厂。如今,它在北美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来自那家工厂。
“到了第二任期,川普对所有地方、所有行业都下手了,”纳塔莱说,“你可以逃,但你躲不掉。”
他所在的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15家生产基地,包括墨西哥和东欧。
美国零售商正不断要求供应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在越南生产蜡烛的弗莱明国际公司应其最大美国客户要求,正将尽可能多的产能转移至美国。该公司很快将在阿肯色州希伯斯普林斯的新工厂开始生产香草、接骨木莓和南瓜香味的蜡烛——成本是越南的两至三倍。

川普的贸易政策仍充满变数,包括如果最高法院否决其多项关税的法律依据他将作何反应。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雷通集团在越南的工厂。曾几何时,在中国境外设厂只是备用方案,现在则正变成一种经济上的必然选择。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工人正在特雷通集团越南工厂的食堂里吃午餐。 Linh Pha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一项长期战略,”弗莱明的高级顾问洛威尔·纽曼说,“我们并不指望立竿见影的成效。”
新一轮关税可能再次改变该公司的战略考量。它在萨尔瓦多的新工厂将于数月后投产。川普随意动用关税手段的倾向(有时仅为宣泄不满)使企业难以做出商业决策。
“只要告诉我们税率是多少就行,”纽曼说。“别像个玩耍时生气的小孩那样,一不高兴就不玩了。”
遭受这种政策震荡的并非只有他。李曦萌仍未从10月10日的那场震荡中恢复,那是在最近一轮美中贸易战休战几周前。
他在上海家中刚与美国客户完成午夜通话,睡前查阅新闻时恰见川普在社交媒体怒斥中国领导人。熄灯时他已预见次日清晨必将迎来新一轮危机。
待他醒来时,川普已宣布对中国征收100%的新关税。李曦萌回想起半年前川普宣布125%关税的场景,后来他又补充说税率还会更高——达到145%。

特雷通集团的老板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站在集团位于中国嘉兴的新建工厂前。约500名曾忙碌在生产线上的中国工人在今年被解雇后已尽数离去。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雷通集团嘉兴工厂内的家具框架。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家工厂现在几乎空空荡荡。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不同的是,在4月份时,李曦萌有350个集装箱准备从中国运往美国;而这一次,他只有几十个。
如今,他大约一半的产量来自越南南部胡志明市一个工业园区内的新厂。另有十余家工厂及供应商也已从中国迁至该地。
在中国,李曦萌为美国市场在上海郊外新建的工厂如今几乎空置。成排的蓝色和黄色金属货架空荡荡的,一台可以组装沙发木架的新机器人静止不动。约500名曾忙碌在生产线上的中国工人,在今年遭解雇后已尽数离去。
“原本预计明年这里就会满负荷运转,”李曦萌走在昏暗、寂静、空旷的厂房中说道。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空。”

“原本预计明年这里就会满负荷运转,”李曦萌谈起这家中国工厂。“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空。”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