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一身“剐”,敢把公主“骗”进家

循迹晓讲 2025-11-12 23:33+-

最近这些年,热搜上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骗婚”案子。简单来说,就是男的把自己打扮成“高富帅”,女的装成“白富美”,这种在相亲市场上特别吃香。一些着急结婚的大龄青年看不出里面的门道,就急着找他们结婚,结果被骗色不说,家产还被人席卷一空。受害者到最后被骗的是人财两空,寻死觅活。其实,这种缺德带冒烟儿的营生不仅今天有,放在古代社会也不罕见。

在中国古代,婚嫁这种人生大事和政治、门第、家族、财富等等密切相关,咱们老祖宗都希望通过婚姻,完成自己在财富或者阶级上的飞跃。正因为婚姻牵扯到巨大利益,咱们老祖宗也会通过包装自己去骗婚。那么,咱们老祖宗一般都怎么骗婚?哪些人是骗婚这行的重灾区?

在古代,婚姻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一些豪门大族在招亲时,就会特别看重亲家的家底。如果是寒门里的穷小子,不想努力了,想着入赘豪门大族来个咸鱼翻身,要是当着未来岳父的面实话实说,那岳父大人一定把这小子轰出去。即不想努力,又想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怎么办?就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来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记载过自己好哥们的骗婚行为,韩愈的这个朋友叫王适,后来官居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相当于今天最高法的法官和监察部的部长,这位爷年轻时候看上了侯处士的女儿,但自家条件太差,就动了骗婚的歪心眼。说起来,这位侯处士是个著名隐士,恃才傲物,自比有管仲、伊尹之才,两次做官又两次辞官。经常吐槽说,自己这么有才,无处施展,完全是社会的问题。这样脾气古怪的人,选女婿的眼光和标准自然非常高。侯处士嘱咐说媒的人说,自己嫁女儿起码得嫁官二代,那些平头百姓臭屌丝有多远滚多远,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恰恰韩愈的哥们王适,就是啥也不是的时候,看上了老侯的女儿,如果现参加考试,等考完了,侯家千金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王适认为自己要是错过侯小姐,就会抱憾终生。于是,就跟媒婆扯谎说:“我是经过明经科考的人,现在在家等朝廷下发官职任命。听说侯老先生女儿待嫁,你要是能让侯老爷子把女儿许配给我,我就用百金来谢你。”实际上,王适这话半真半假,他当时确实参加了明经科考,但名落孙山。但媒婆见钱眼开,就在侯老爷子面前提了这档子事,把王适王大公子夸得是天花乱坠,打着灯笼都难找。

图片

◇ 图为韩愈画像

侯老爷子听了媒婆的说法,自然要亲自面试。考一考这个未来女婿在经史子集上的造诣如何。结果,后老爷子问了半天,王适那是对答如流。老爷子对这个未来女婿的学术水平那是非常满意。但毕竟是嫁自己的掌上明珠,还对王适不放心。就说:这年头有文化没文凭的人多的是,既然你说有了功名,那就把授官文书拿出来我看看。”这一下就把王适问住了,王大公子赶紧找了个借口说:出门太忙,连身份证都没带,收官文书也落在家里了。说完就告辞要走。出了侯府大门,王适眼看就瞒不下去了,就一五一十的把真相告诉了媒婆。眼瞅着这桩婚事要黄。可媒婆还想着王适那笔好处费,于是眼珠子一转,就帮他想了一个馊主意,说:侯老爷子可能对你有所怀疑,但他不会怀疑我,只要我拿着一卷纸说它是录取通知书,他就不能多说什么。于是,等到下次见面的时候,媒婆就真往袖子里藏了一卷纸,离远看跟朝廷发的聘用文书一模一样。再加上侯老爷子带点近视眼,远远看了一眼,也就不再怀疑。于是,侯老爷子就同意王适和自己姑娘的婚事。婚后,王适努力读书,和侯小姐也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再后来,王适得到了金吾卫将军李惟简的赏识,给了官做。王适在当大理寺评事的时候,总对自己当年骗婚这事儿念念不忘,一次一个年轻人救母心切,伪造文书被当场抓获,按律应该判两年徒刑。王适上奏陈情,最终从轻发落,老百姓都说他“体恤民情”。王适自己明白:他自己就是靠伪造文书结的婚,按唐律,真要有人追究,自己就成了诈骗犯,这才选择网开一面。再后来,王适临终前,把家人都叫到床边,把自己骗婚这事儿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并嘱咐家人,自己的墓志铭上一定要如实记下来。韩愈接下了这个给好哥们写墓志铭的活儿,这才把王适这段骗婚往事留了下来,也就是今天咱们看到的故事。

其实在古代,甭说自己老丈人是侯处士这种隐士,哪怕未来老丈人是皇帝陛下,有些人也是照骗不误。在中国古代的驸马爷群体中,明朝驸马的存在感是最弱的。在明朝前期,皇帝嫁闺女还考虑门当户对这条,比如说,太祖朱元璋的女儿大多嫁给一块儿打天下的亲密战友,成祖朱棣的千金也和靖难时出力最多的亲信联姻。再往后的仁、宣、英几朝,大部分情况下,老朱家还是给闺女选朝中大臣结亲。不过,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把闺女嫁给亲密战友那也是为了笼络人心,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他太知道历史上外戚干政的教训了,所以,他后来定下一个规矩,就是只要“人品端正,家世清白”,老朱家的闺女可以下嫁。有了太祖定下的这个规矩,就给后来的故事留下了伏笔。

图片

◇ 图为朱元璋画像

等到明孝宗朱祐镗在位时,这种和勋贵大臣联姻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明朝的文官政治进入成熟期,士大夫们成了大明朝廷的中坚力量。于是乎,这些文人开始打压勋贵。他们先是搬出太祖朱元璋的规定,说公主只能嫁给老百姓。然后这些人认为勋贵与皇室世代联姻后,就会增强这帮外戚对皇帝和后廷的影响力,一旦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外戚干政,国不将国的血泪史就会在大明重演。所以,这帮文臣使劲儿劝皇帝,给闺女选女婿一定远离这帮勋贵豪门。这帮文臣也严于律己,不敢让自家子弟迎娶公主,以免自家成为士林公敌。这帮文臣集团除了对皇帝怎么选女婿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更是严密盯防那些驸马们,防止他们坐大,稀释自己手中的权力。随着老朱家对未来女婿的身家背景放松标准,孝宗一朝以后,老朱家的驸马是官二代的只有五个,经常出现普通老百姓娶了公主、郡主的例子。

这样一来,娶了老朱家闺女,升官是不指望了,但肯定能保自己一辈子大富大贵,吃喝不愁。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买卖可太划算了,反正自己也没那么高觉悟,整天想着为人民服务,做不做官根本无所谓。于是乎,大明掀起了有志青年争当驸马爷的风潮,这也成了明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既然当驸马的条件这么低,好处这么多。肯定有人要动歪心眼,想一些歪门邪道,把自己打造成国民女婿。

图片

◇ 图为明孝宗朱祐镗画像

到了明朝弘治八年,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当时,有个叫袁相的大款,砸重金贿赂了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广,说自己十分倾慕德清公主,想一辈子给德清公主鞍前马后。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李公公利用各种机会,向皇帝大肆吹捧这个袁相,把这人吹得是天上有、地上无的,百年难遇的奇男子。这弘治皇帝对李公公是一万个信任,听了公公的话,那是心花怒放,龙颜大悦,亲自召见了袁相,好好看看这个未来女婿。

在“媒公”——太监的吹捧之下,弘治皇帝定睛端瞧,这个小袁虽然年纪大了点,模样还算说得过去。其他优点,听上去也还不错。于是,弘治皇帝就和袁家定了大婚之日。不料,婚期将近,有人举报李广和袁相合谋骗婚,把这事儿捅到了皇帝耳朵里。弘治皇帝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下令成立专案组,派出锦衣卫调查此事。经锦衣卫一番调查,这个袁相贿赂李广的事儿就曝光了,而且锦衣卫的调查报告上还写着,这个袁相的名声在民间都臭了大街了,李广吹出来的那些优点,跟这个袁相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最让弘治皇帝震怒的是,袁相这孙子早就娶过老婆,自己闺女真嫁给他,就等于做了这孙子的小妾。弘治皇帝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自然是龙颜大怒。不过,这时候公主和袁相婚期已经定了,如果这时候取消的话,那公主以后再嫁就算二婚了。弘治皇帝爱女心切,盛怒之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下旨废了婚期,褫夺了袁相的驸马名号,罚没全家。还派专人赶紧挑一个新驸马,那位见钱眼开,胆大包天的太监李广也不能轻饶,被当街斩首示众。

按说,这处罚够重了,足够杀鸡儆猴,震慑不法分子了。但终大明一朝,公主被骗婚的案子还是层出不穷。就在弘治朝这个骗婚驸马的闹剧过去三十多年。嘉靖六年,这一年,皇帝给同父同母的亲妹妹永淳公主选驸马。老朱家记吃不记打,这回还是通过太监的推荐,选了一个叫陈钊的幸运儿。据这帮太监说,这陈公子是德才兼备、貌比潘安、家世清白、人品无双。嘉靖帝非常高兴,没多久就同意了这门亲事。结果,这回又是临公主大婚前,有人把状告到皇帝那。这次的问题不在陈钊这儿,而在陈钊他妈身上,这位陈公子的亲妈是二婚嫁到陈家的,最要命的是,这位在陈家还是个小妾。咱们老祖宗最看重这些个等级尊卑了,甭管这陈钊多有出息,只要他是小妾生的,回家里那也得伏低做小。如今,堂堂大明公主要嫁给一个小妾的儿子,你让公主以后怎么见人?你让嘉靖皇帝的脸往哪搁?等嘉靖帝看完奏报,查明事实以后,二话不说,立马把这桩婚事悔了。赶紧让人重找一个驸马,经过千挑万选,终于选了一个叫谢昭的男子。

图片

◇ 图为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在定下谢昭当驸马爷前,太监们也是把这个谢昭夸得千好万好,嘉靖帝也派锦衣卫把谢昭老底调查了个遍,发现这人确实品行端正,一没有隐瞒婚史,二在十里八乡也是有口皆碑的好人。这样嘉靖帝才放心,于是把谢昭召进宫,准备婚礼事宜。结果,等到谢昭进宫后,嘉靖才发现,这哥们长的实在是太寒碜了,弓腰驼背五官不正不说了,小小年纪就谢了顶,这谢昭谢顶谢的,比厅局级老干部还严重,嘉靖帝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退休官员上访了。也不知道这个谢昭又贿赂了多少银子,才被太监推荐过来。等到嘉靖帝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的时候,这时候,婚期已经不等人了。于是,永淳公主就在天下百姓的见证之下,鼓足勇气嫁给了这个谢昭。

图片

◇ 图为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又过了五十多年,这次是万历皇帝主政时期,这回倒霉的是万历帝的妹妹永宁公主。当公主要选驸马的消息穿出来,举国轰动,民间单身的,已婚的,二婚的,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的男的,都跃跃欲试。 这里面,有个叫梁邦瑞的,是个北京富二代。他爹,老梁拼命贿赂大太监冯保。有钱能使鬼推磨,经过重重审查,这个梁邦瑞毫无悬念的中选驸马。可实际情况是,这梁邦瑞是个病秧子,早就染上重病,有进气儿没出气儿了。不过,这次有大太监冯保站台背书,万历皇帝没有替妹妹掌掌眼,把把关。就在婚礼现场,梁驸马是“腹股沟上弓弦——拉了大胯了”。行礼的时候大流鼻血,止都止不住。收了梁家巨额贿赂的太监们,眼见事情要败露,急中生智,信口雌黄,说什么大婚见红乃是新婚吉兆。于是,众人连骗带哄,硬是把豆蔻年华的永宁公主推进了梁家的大火坑。成婚不过一个月,梁驸马就一命呜呼,归了西,永宁公主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数年之后抑郁而终。

明朝这些骗婚当驸马的故事,没骗成的,那下场基本就是抄家,砍头,死无葬身之地。为啥有这么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还有这么多人绞尽脑汁要骗婚当驸马?说白了,大明社会流动性太差,普通人想要翻身当人上人,要么通过血液传播,你生下来就是龙子龙孙,那你这辈子都不愁了。要么十年寒窗,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做官。就算你经商成了巨富,没点官方背景人脉,一个通知,你的财富就会烟消云散。你要想在大明有安全感,你就得抱着皇权这条大腿。但投胎是个技术活儿,科举没点天才那是啥也白搭。正好太祖朱元璋留下这个祖制,给了大伙儿另一个出路。只要当上驸马,成了老朱家的自己人,你还愁啥啊?!所以,大明公主就是一张等待兑现的超级福利彩票。谁有本事娶到公主,谁家祖坟就冒青烟儿。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不怕抄家砍头,也要骗婚当驸马的原因。

当然了 ,有男的通过骗婚入赘,就有女的骗婚嫁到豪门。而且,这些女的嫁过去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骗钱。在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间通俗小说的流行,这种被记下来的骗婚案例,那是层出不穷。一般来说套路也很简答,某某失足妇女和自己的客户们说:自己想上岸,想要好好过日子。有人说过,男的有两大爱好,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这帮老主顾一听姑娘要从良?心里那股正义感和英雄主义情结就上头了。争先恐后的为失足妇女赎身,在她身上花尽银两后,风风光光的娶回家做小妾。可没过几天安稳日子,这小妾就开始到处发无名业火,一哭二闹三上吊,金主禁不起折腾,只好让小妾有多远滚多远。再后来,这小妾继续做回老本行,和老东家一起分金主的赎身费。这种高级仙人跳,在当时的江浙一带又叫做“淴浴”。

图片

◇ 图为旧上海名妓十美图

在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有所谓四大名妓,其中有一位的艺名叫“林黛玉”,这位的真名已不可考,只有这个艺名传下来。这位林技师不仅是上海滩最红的网红,也是一位“淴浴”高手。有一次,她认识了一位姓邱的老爷,一番小手段下来,把邱老爷迷得是神魂颠倒。眼看时机成熟,林技师就跟邱老爷说,自己已经厌倦风尘,想当良家妇女。邱老爷立马表示自己没有妾室,可以专宠林技师,就这样邱老爷给了真金白银,把林技师娶回家。结果,回家后,林技师发现邱老爷都有三房姨太太,百般作闹,剪头发、吞鸦片轮番上演。无奈之下,邱老爷只好放她走人,两人登报脱离关系,林技师又成了想找老实人接盘的名妓。

图片

◇ 图为188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一幅反映当时上海妓院风尚的图像,题为《花样一新》

回到原单位后,给林技师打赏的榜一大哥那更是趋之若鹜,甚至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都想要把林技师娶过门。1905年,端方作为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路过上海的时候,听说了这位“林黛玉”的芳名,就把她招到自己的行辕。这时候,林妹妹岁数上来了,可是人驻颜有术,保养有方。真真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端大人一见到仰慕已久的大网红,就再也端不住了,当即想纳为妾室并带出国。左右闻听,赶紧给拦下来,跟端大人说,出国考察可是太后老佛爷看重的大事,您出国带着正室夫人也就罢了,带个技师去办公务这成何体统?传出去不是让洋人笑话吗?以为天朝上国的干部都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到时候您露出来的可就不是自己的屁股,那是咱大清国的脸面!在众人的劝说下,端大人只能怀着莫大的遗憾扔下林技师独自踏上出国之路。端大人这么一走,林老技师也是大失所望,她本以为靠着结婚能在端方身上敲上一笔钱,这次算这老小子走运,让他逃过一劫。后来根据上海的小报记载,这个林小姐一再从良、一再出山,一生不下20来次。光正式嫁人据说就有19次。这大概是中国史上嫁人最多的失足妇女了。

图片

◇ 图为翁倩梅、林黛玉、蓝桥别墅、梁溪李寓等名妓身着男装的照片

在古代,骗婚的目的除了钱就是权,到了今天,大部分骗婚的目的就比较单纯了,就是骗钱。其实,所谓“捞男”“捞女”能够攻击的范围很窄。首先,你得有钱吧,这些骗婚的很有职业道德操守,他们绝不会去坑家境一般的,费半天劲也捞不到什么钱;其次,骗婚的也不会去捞那些无欲无求的人,尽管无欲无求和穷有很大概率重叠,但你不得不承认,还是有很多有钱人不上套。最后,骗婚者骗到最后大概率只能骗到一种人,就是那些有执念的人,一旦人放不下执念就会被骗子乘虚而入。狮子、猎狗、野犬都明白,要攻击虚弱的动物,否则成功率会降低,这个道理,骗婚的人更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捞男”“捞女”也不会攻击情感强大的人类,他们欺骗感情最常见的方法即是欲擒故纵、欲拒还迎,引得受害者深陷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对于这些伎俩,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人没了可以再找,感情丢了可以重新培养,养成一颗强大的内心,捞男捞女们自然没有任何施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