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菲律宾开刀?中国升级在黄岩岛的军事部署

上报 2025-11-09 14:25+-

2025年10月17日,美国海军学会(U.S. Naval Institute, USNI)报道在菲律宾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周边的最新情势,表示中国近几个月数起与菲律宾在南海争议海域的冲突之后,在黄岩岛部署了海上安全官员、战机及两个新的浮标; 此外,中国海事安全局(China's Maritim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亦在该海域派出大型巡逻舰101号与301号。 根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追踪中国军事研究计划《台湾安全监测》(Taiwan Security Monitor)报告,这两艘海事局巡逻舰抵达不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在黄岩岛西南方17海浬处进行演习。 同时,中国已于2025年9月10日宣称黄岩岛是一个天然自然保护区,允许中国军队以环境保护为由,保护该地免受外国势力影响。

上述中国部署的两艘海事安全局巡逻舰,曾涉及去年10月在西沙群岛附近登检并殴打数名越南渔民的事件,显示中国执法船只可能逐渐采取强硬策略意图。 除了海事局巡逻舰外,另在开源平台X帐号“The Watch”也发布在黄岩岛有数艘中国海警巡逻舰同时出现的消息。 迹象显示,自今年8月11日,解放军海军桂林号驱逐舰与海警船3104的碰撞事件后,中国已以具体行动,持续加强在该海域的掌控。

从中国在黄岩岛周边最新的安全与军事部署中,可以观察到其移动模式具有高度的清晰性、弹性和长期战略考量。 首先,在信息战与意图表达层面,海警船和公务船刻意开启自动辨识系统(AIS),显示出中国并不担心自身行动被追踪与披露。 这种“透明的部署”本身即是一种强烈的信号与告诫,表明其对黄岩岛周边海域的主权主张意图清晰,有意警告各方不得擅自进入。

其次,在危机应对与风险管理上,中国已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对其海上安全力量进行缜密的安排。 亦即当前的部署呈现出明确的分级与纵深梯队结构:由民兵船及隶属交通运输部的公务船担任第一线,海警船作为第二线,而解放军(海空兵力)则作为第三线的威慑力量。 此种层次分明的部署,似乎也是为了因应8月11日发生的解放军海军与海警船碰撞事件后,所采取的风险降低措施,藉由将非军事力量推向最前沿,试图达到降低应对风险并避免常规事件迅速演变为军事冲突升级的效果。

从中国在黄岩岛周边最新的安全与军事部署中,可以观察到其移动模式具有高度的清晰性、弹性和长期战略考量。 (维基百科)

从中国在黄岩岛周边最新的安全与军事部署中,可以观察到其移动模式具有高度的清晰性、弹性和长期战略考量。 (维基百科)

从整体态势来看,未来中国将会持续运用解放军海空兵力、隶属军方的海警船,以及交通运输部的公务船及海上民兵三者合一、相互协调与应对的综合海上力量。 这种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将是其维护主权主张的长期策略。 鉴于中国海上兵力运用上的高度弹性与资源优势超越周边任何单一国家,此种“三线部署”态势需要(包括台湾在内的)相关国家认真思考因应之道,并探索如何透过“存在应对存在”的合作模式,共同平衡地区安全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