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通胀意外回升
根据周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出现回升,这一意外反弹暂时缓解了此前连续两个月下跌的通缩压力。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一直面临家庭支出疲软的困境,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就业市场,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变得越来越复杂所致。
尽管如此,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衡量通胀关键指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10月份的同比上涨了0.2%。
上海宝银投资的经济师张智威在一份报告中指出:“10月份CPI指数出现反弹,令市场感到意外。但我认为现在就断言通缩结束还为时过早”。他强调“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内需依然疲软。此外,出口似乎也在失去动力……还需要几个月的数据才能判断通缩趋势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
“强劲需求”
通缩虽然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但它对经济而言却是一个危险的现象,因为它会促使家庭期待价格进一步下降,而推迟购买。
周日,官方将物价上涨归因于政府刺激需求的政策,以及10月初为期八天的国庆假期。
国家统计局统计师董莉娟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受假期的推动,旅游业需求“旺盛”,酒店和住宿价格上涨了8.6%。
与此同时,衡量商品出厂成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个月延续了长期下滑的趋势,同比下降2.1%。不过,降幅较9月份的-2.3%有所收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

中国人民币。
再平衡
房地产市场危机和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给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带来压力。自年初以来,中美贸易战则加剧了这一局面。尽管自10月底川习会举行以来,局势正在缓和。
法新社指出,国内消费疲软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经济学家经常强调需要调整与出口保持平衡。因此,政府在最近起草的五年计划草案中指出,“大力刺激消费”的必要性,该计划将确定2026年至2030年期间中国的国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