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不多的靠谱备选 试驾体验电动MINI COOPER
※ 前言:
接触纯电MINI之前,一直担心它不具备基本的通勤属性,毕竟电池容量比ID.3还小。所以,拿到车我们先去跑了高速续航,满电出发往返房山-平谷,一口气行驶283公里,且全程开启空调并使用节能模式,按法定限速,时速最高不超过120km/h,跑完往返还有31%的电量剩余…...
所以,它能无压力跑400公里高速,勉强还行?不,喜出望外呀这是!
说来也巧,驾驶这辆纯电MINI前不久也试驾过这代燃油版MINI,而且还是JCW,两辆车对比着开还是能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对于纯电MINI来说,好消息是它成为了驾驶爱好者的平替选择。以我们试驾的这辆高功率纯电版MINI为例,它用60%的价格就能解锁燃油版MINI JCW 95%的公路驾驶体验,二者之间没有动力级别的差距。




而且,燃油版MINI的后轴悬挂在过减速带时自带跳跳车效果,是真的会被颠起来;而纯电版MINI虽然也颠,但终归要柔和一些,日常驾驶更利于腰椎颈椎健康。

不那么好的消息也有,纯电MINI,与一辆很迷你的纯电车是两个概念。纯电MINI首先得保证方方面面的体验和感受都很MINI,不能离经叛道,这就意味着它的很多设计没法从零展开。
就比如,纯电车,N挡是做什么用的?或许这不影响使用,但是没关系,纯电车的Auto Hold总影响使用吧?可是这个功能在纯电MINI上面有开关,可是电车的Auto Hold为什么要关呢?

而且保持这个尺寸,保持经典的前置前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纯电汽车能在结构布局上解放出来的,超脱于这个尺寸的空间表现,这不一定是抬杠,因为有些产品已经做到了。
这就是取舍嘛,在取舍之间,纯电MINI的纯电部分不是强势项,MINI那部分才是。如果您对驾驶完全不感兴趣,则不建议选购。

相比燃油版JCW,这辆用高功率电机的纯电版MINI在大部分驾驶特性上做到了一脉相承,其中坐姿略有削弱,舒适性又略有升级。直观地说,它坐姿偏高,您坐进来就懂了。

不过好在,纯电版MINI对动力的调用积极但不神经质,循序渐进。轻点油门的时机以及驾驶员上半身跟随加速动作轻微摆动的时机是同频的,零延迟;而且车辆的位置感知无比清楚,再加上完美的随车速转向手感,以及完美的转向比设定。

总之它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驾驶层面,它能提供的乐趣与细腻感受要强于ID.3.要明显强于萤火虫,只不过可能并非依托于纯电理念打造,它少了一些电车该有的合理体验以及便利性。
※ 选购建议:
纯电MINI提供有两个配置版本,它们的百公里加速差一秒,续航基本一样,高配有18寸轮圈,且轮胎宽度由205变成了225.

不过,作为一辆有辨识度且个性非常鲜明的小车,它的所有靓丽配色基本都要加钱,实拍的英伦绿,加钱;辣椒红,加钱;风云灰,加钱;这是个人认为最好看的三个配色,虽说倒是不贵,都是只有6000块钱,而且店端大概率有优惠,但是主打个性与驾驶的车,还是稍微有一些不太消费友好。

配置决策做的也很简单,低配如果想提升舒适性可以选择售价1.6万的舒适便捷套装,功能以座椅电动调节以及加热按摩为主。只是这个其实没有太大必要,之前提到的坐姿偏高问题有可能是加了电机模块后导致的,如果是手动调节坐姿更低,驾驶氛围更突出,所以不如一切从简,能省则省。

当然,高配若想提升舒适性也有对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主体功能是主动安全配置,同时也包括哈曼卡顿音响,360°全景影像以及AR实景导航等,这个选装包价格其实很公道,日常需要的功能基本全面覆盖了。

总的来说,选低配就要素车,选高配建议拉满。
至于外观和内饰部分,纯电版MINI与燃油版MINI就基本没有区别了。除了内饰储物区以及无线充电区域的细微区别,燃油版MINI更有创意,更特立独行;纯电版就常规一些,主要考虑的是使用便利。
※ 说在最后:
总的来说,纯电MINI是一辆个性非常鲜明的小车,一方面它自带豪华品牌光环,有一些溢价不过总体行情还算有性价比,适合对品牌有一定追求的小资用户。
另一方面,从使用场景看它非常适合作为补充车型,比如您的车库里已经有一辆大尺寸燃油车,而第二指标由于种种原因就定性在纯电,或者想买一辆小尺寸纯电车用来降低通勤成本,则纯电MINI无疑是为数不多的靠谱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