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稀土,美国还有三大产业被中国“卡脖子”

华尔街日报 2025-11-05 16:49+-

中国已证明自己有能力通过收紧关键稀土矿物的供应将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武器化。中国手中的筹码不只限于稀土,其遏制力已延伸至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药物成分这三大领域。

中国已证明自己有能力通过收紧关键稀土矿物的供应,将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武器化。在中国材料短缺威胁到美国生产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川普(Trump)走上谈判桌,并于上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达成休战协议,双方均表示,这项协议将方便稀土的贸易流动。

但中国手中的筹码却不只限于稀土,其遏制力已延伸至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药物成分这三大领域,这表明,美国若想彻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中国的供应链主导地位源于其几十年来奉行的产业政策。

中国的策略是先用低价产品抢占全球市场,让中国企业在广泛的供应链上占据主导地位,然后引入出口管制,利用这种优势打击或威胁竞争对手经济体。某些时候,一些国家能以更高的成本采购到替代品,但有时却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找到中国以外的供应方。

习近平曾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反对将供应链控制武器化,但同时指出,中国必须“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

以下案例说明了中国是如何将出口影响力当作筹码的。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能源储存和消费电子产品。掌控锂离子电池意味着在汽车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占据优势。

全球最大的两家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BYD)都是中国公司。即便是非中国制造的锂离子电池中也包含大量中国元件。根据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数据,中国供应商生产全球电池正极材料的79%,负极材料的92%。锂离子电池还使用诸如锂等关键材料,而中国生产商在精炼化学锂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达63%。中国还控制着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015年,中国宣布要大力发展本土电动汽车产业,这一目标为成百上千家本土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打开了闸门。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使用经批准的国产电池。

为巩固对锂离子电池供应的控制权,中国今年还采取了措施,确保技术不外泄给竞争对手。中国政府7月份表示,对某些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境外转让实行许可制度,并在10月开始对某些制造设备和正极材料实行出口许可制度。

半导体

中国目前约占到全球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的三分之一。尽管这些芯片比尖端芯片更容易生产,但对于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仍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镓和锗等矿物也被广泛用于芯片(包括先进和成熟制程芯片)以及光伏电池等半导体产品。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占到全球镓产量的99%。美国地质调查局称,中国是全球领先的锗生产国,但没有给出确切数字。

中国已投入巨资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力图实现自给自足。这引发了全球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过剩的担忧,这可能拉低其他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并最终将它们挤出市场。

中国于2023年宣布对镓和锗实施出口限制,要求对外国发货需获得许可。

最近,中国阻止了荷兰安世半导体(Nexperia)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的出口,这些芯片用于汽车车灯和电子产品,主要在欧洲生产,但最终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因为加工和封装环节在中国进行。

中国表示,阻止这些出口是为报复荷兰政府从安世半导体的前中国母公司手中夺取该公司的控制权,这家中国母公司已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

在上周“川习会”后,中国表示将允许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再次向全球客户出口。但这一案例仍表明,当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成熟制程芯片制造商无法销售产品时,会引发何种连锁反应。在中国采取行动的几周内,本田(Honda)等全球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暂时停产。

中国江西省的一座锂矿。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的供应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江西省的一座锂矿。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的供应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制药

虽然美国药店或非处方药柜台出售的药品一般不会标明“中国制造”,但药品中的活性药物成分或用于制造这些活性成分的前体化学品常常是由中国供应的。

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来自中国。它们分别是泰诺(Tylenol)和Advil的活性成分。中国也是抗生素成分的重要生产国。

美国从欧洲进口许多品牌药,其仿制药供应则严重依赖印度。而印度仿制药中的活性成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优先事项。最近中国表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支持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开发。

或许是意识到将药品变成政治工具的敏感性,中国并不经常威胁要切断对美国的药品供应。但在新冠疫情初期,由于中国供应受阻,全球都面临口罩和个人防护设备的短缺,当时中国暗示了其手中握有的筹码。中国官媒新华社在2020年3月表示,如果中国限制医疗用品出口,“美国将会陷入新冠病毒的汪洋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