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工资外,这位原政法委书记每月纯“挣”63万
官媒消息:10月29日,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杨发森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杨发森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1.47亿余元。
一看这个数字,我就想到现在某些人,得益于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点微利,他们养成了好吹牛逼的习惯,一张嘴就是:我一个月挣几万,一年就挣多少万!
到处说,唯恐别人不知道。比这种人挣的少的,心里郁闷,但又没好办法遏止,只能咒对方早点失业。
单就待遇而言,省委常委的待遇是一般人能比得了吗?但这还不算什么,杨书记真正的“主业收入”远远高于这部分。
报道说,1.47亿元是杨自2005年3月至2024年7月期间所得。算一算,前后共232个月,摊到每个月是63.3万元。
这个数字,不仅秒杀中国上班族,连美国人也秒了,因为63万元人民币约合9万美元。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5月提供的统计数字,9万美元是一般中产水平美国上班族一年的收入。
可是,杨书记很轻松,一个月挣美国人一年的。

很多人为能有个好工作,熬油废电钱多少年,就为弄个学历。因为大家的共识是,没学历,没法混,前途难。
可是,杨发森没学历,但是,人家混得还特别好。
杨发森并不老,1971年生人,应该走上社会的时间大约是1992年以后。要知道,这个时候,中国领土内的好工作、好发展,对学历的要求已经成了几乎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杨发森没有被挡住。公开资料显示,他唯一跟学业沾边的有两条:一是199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党校上了9个月的军转班。一个地委党校的短训,也就那么回事,想想就能清楚;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党校大学学历——这应该是在官场上已经混出来之后得到的,因为学校级别提高了。
一个在90年代中期之后才踏入社会的人,又没有什么学历,能最后变成了高级干部的确是个本事。要知道,直到1994年,杨发森还只是解放军某部的一名战士。
什么本事?那就只有了解他,特别是提拔他的领导们知道了。
不管怎样,后来的升迁确实迅速。2004年担任乡党委书记,一年后担任阿克苏市副市长,2016年成为和田地委政法委书记,2018年出任和田地委书记,2021年3月出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7个月后升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2023年5月调任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此外,杨发森还是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党的二十大代表,2025年3月被终止资格。
作为一个1990年年方19的青年,在当时中国青年求学历已经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与大学竟然毫无干系,就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时间点,杨发森干什么去了?
当然,履历中写得很清楚,当兵,保卫祖国去了。但是,入军校也是保卫祖国,甚至能在更高层次上保卫祖国。可是,杨发森没有这个经历,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他后来去上了9个月的地委党校训练班。
杨发森在仕途上有两个闪光点:一是因其主政库车县期间表现优异,于2015年6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二是2021年10月出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刚满50岁,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一把手。

然而,看官媒最新报出的消息,杨发森获得的评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违规借用车辆;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赠送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贪欲膨胀,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这就不连带出两个问题:杨的这些行为是发生在被推荐及最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以及被遴选并最后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一把手”期间吗?
不管怎样,以杨发森的学历和起点,最后能在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官阶上落马,也算是个奇迹。
别看这是条反腐新闻,但对某些人很可能另有启发:没有学历,看来也不等于没的混啊。
当然,大多数人不管这么多,他们就记住了1.47亿,摊派到每个月是吓人的63.3万元人民币。这数字只会吓尿中国人吗?
鲁迅若在世,或许会这样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这么多钱——大约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确都被吓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