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解开多年谜团
人们在地球上经常看到下雨,所以不会觉得稀奇。但有趣的是,太阳上也会下雨,只不过它的雨不是水,而是电浆(又称等离子体),也就是温度高达几百万度的带电气体。至于太阳为什么会下雨,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的科学家解开了谜团。
夏威夷大学在新闻稿中指出,与地球上的降雨不同,太阳上的降雨发生在太阳的日冕中。日冕是太阳表面上方超热的电浆区域。
这种雨由一滴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电浆组成,它们在日冕高处形成后回落。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解释这种雨是如何在太阳耀斑(Solar Flare,或称太阳闪焰)出现期间如此迅速形成的。
先前的太阳模型需要数小时或数天的加热才能解释日冕的降雨。然而,太阳耀斑可能在几分钟内发生。IfA团队的研究表明,元素丰度的变化可以解释日冕雨是如何快速形成的。
贝纳维茨解释说:“目前的模型假设日冕中各种元素的分布在整个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是恒定的,但这显然不是事实。令人兴奋的是,当我们允许铁等元素随时间变化时,模型最终与我们在太阳上实际观察到的情况相符。”
据ScienceAlert网站报道,日冕降雨也可能涉及其它机制,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元素丰度的变化会影响辐射能量损失,其辐射峰值会导致日冕环顶部的温度比其它区域骤降许多。这会将更多物质吸入日冕环,引发失控的冷却效应,最终引发日冕雨。
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总结说,元素丰度的变化“对于了解太阳大气中电浆的冷却至关重要,而且正如我们所表明的,它可以直接引发日冕雨”。
瑞普补充说:“这项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太阳的真正运作方式。”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日冕雨的复杂性,而且还显示日冕加热的奥秘可能比人们先前所认识到的还要深远。
瑞普说:“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开始研究日冕加热,因此还有很多新的、令人兴奋的工作有待完成。”


太阳的日冕在太阳耀斑出现时降雨。(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