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会,能谈出伟大的成果吗?
美中两国经过三番两次的折冲较劲,川习会终于可望30日在韩国落实,但两大国之间的博弈,已经纠缠难解,一时之间,全球的目光焦点,都在看短短的川习会,能为世界经济带来多少曙光。
川普先是对中国的稀土管制感到愤怒,才用100%的关税来回击; 但时隔一日却立即改变了强硬态度,并明显对中国示好,相信是在比较了解中国稀土反制的严重程度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谁都知道,这一场始自川普2018年启动的对华关税战、产业战、科技战、金融战,从一开始,就是美方主动,中方被动; 一开始中方甚至还认为是不是自己太过于高调刺激了美方,才引起美方的压制。 后来才逐渐明白,美方的动作完全是“修昔底德陷阱矛盾”下老大对老二的必然防范与敌对,直到2023年才明确把美国定位为“霸权”,并于2月20日发表《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一文,形同一篇宣示,将不轻易对美国退让妥协。
在“打,奉陪到底”的坚定立场下,中国祭出了杀伤力极强的稀土牌,扩大的稀土制裁的范围与强度,甚至规定只要产品含有中国稀土成分0.1%以上,或使用中国的稀土技术,都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这一波稀土牌的制裁威力与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稀土牌,针对美国将对中国制船舶开征港口费,中国除了批评美方做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原则外也作出了反击,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船舶停靠中国港口征收费用,收取每净吨人民币400元(约合56美元),与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的每净吨50美元大致相同。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数据,美国在全球造船业仅占0.1%,而中国市占率却高达53.3%,正因如此,美国自拜登政府时期便制定政策,现在川普加以落实,美方的算盘显然认为这将对中国造船业构成重大打击。

川习会终于可望30日在韩国落实,但两大国之间的博弈,已经纠缠难解,一时之间,全球的目光焦点,都在看短短的川习会,能为世界经济带来多少曙光。 (美联社)
但中国的规定却将新费用适用于美国企业、组织、个人或持股25%以上的实体所属船舶,以及悬挂美国国旗或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由于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和最大贸易国,各国都必须与中国贸易,为了规避港口费,自然会选择中国制船舶靠港,而扬弃任何非中国制船舶,所以美中此一对招,结果只会是更加助益中国造船业,无益美国造船业,还会打击韩、日两大造船国,川普搬石头除了砸自己的脚,也砸了盟友韩、日的脚。
为什么川普总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除了跟他即兴式和暴冲式的决策风格有关,其麾下的一众阁员即使明知问题也不敢直说,以免拂了川普之意。 当然,美式民主体制四年一选,基本不作长远的战略思考与布局,与中国善于做长远战略规划的风格不同,也是主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