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五大边将,为何没有一个是沙俄的对手?

历史鉴赏者 2025-10-26 14:13+-

清朝北部,地盘非常大,而且少数民族很多。因此,清廷对这些地方的管理方式,和汉地是不一样的。

汉地基本都是各大省份,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巡抚,此外也有同时管理几个省的总督。北部边疆地区,清朝采取的是将军管理制度。

他们在北部至少设立了五大将军,分别是:管理新疆的伊犁将军,管理外蒙的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东北的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以及盛京将军。

这5大将军,共同管理北部边防,保卫清朝的边疆地区。在清朝前中期,倒是没出什么乱子。可到了清朝后期,5大将军几乎全部都败给了沙俄,这是怎么回事呢?

1871年到1881年,伊犁将军无家可归

这是清朝设立比较晚的一个将军,因为清朝在1757年才真正平定准噶尔,收复新疆。此后清朝大将兆惠又奉命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所以清朝到了1762年才设立了伊犁将军,第一位伊犁将军便是乾隆的内侄明瑞。

明瑞也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名将,他的姑姑是乾隆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他的叔叔则是大名鼎鼎的富察傅恒。富察家族在乾隆时期,可谓是荣冠京华,出了不少大人物。

为了配合伊犁将军的工作,乾隆特地在如今的伊犁,打造了伊犁九城,负责管理整个新疆的事务。

1866年,瓜尔佳荣全被任命为新一任的伊犁将军,此时的伊犁将军,已经设立百年之久。只不过当时他也是处于临危受命的状态。

因为他的前任明绪,在叛乱中被害了,他接任伊犁将军的时候,伊犁各城已经失陷了。为了收复伊犁,荣全不得不驻守在塔城,研究收复伊犁各城的计划。

可一直没什么成效,等到1871年的时候,沙俄大军突然攻入伊犁,占领了伊犁全境。这个时候荣全跑去找俄国人要个说法,让他回到伊犁。毕竟此前清朝和沙俄,已经在1864年确定好了边界。

结果沙俄那边给出的答案是,俄国人先帮助清朝镇守伊犁,什么时候清朝灭了阿古柏,收复了新疆,那么他们就什么时候归还伊犁。

因此,荣全这个伊犁将军,一直在塔城办公,直到1876年被调走为止。最尴尬的是,他担任伊犁将军的10年时间里,居然没有一天是在伊犁办公的,实在是令人唏嘘。

直到1881年,清朝从沙俄手里收复了伊犁,但大片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的伊犁河谷,依旧还是被沙俄给割走了,此外,伊犁九城内的所有人口和财产,全部被俄国人劫掠一空,城池也在他们走之前,全部被捣毁。

图片

1900年,东北三大将军中2个选择了投降沙俄

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年份,同时也是庚子俄难的年份。这一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的同时,其实俄国人不仅参与了攻打京城的战争,而且还出动17万大军,攻占了整个东北。

也就是如今鸡头的部分,包括内蒙的呼伦贝尔地区,全部被沙俄给占领了。这相当于是把鸡头给砍掉了。

当时镇守东北的,主要有黑龙江将军寿山、吉林将军长顺以及盛京将军增祺。

寿山据传是明朝末年蓟辽总督袁崇焕的七世孙,袁崇焕被害以后,他的遗腹子流落到了黑龙江,因此寿山的祖上被编入了汉军旗。这事儿其实很难考证了,算是他们家的一家之言,但人家这么说,肯定有一定原因。

寿山在关键时刻可没有做出辱没先人的事情,面对来势汹汹的俄军,寿山首战告捷,在瑷珲城痛击侵略者。这导致俄军恼羞成怒,回去就把黑龙江北岸的清朝百姓几乎全部扔进了黑龙江,这便是震惊中外的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事件。

此后俄军增援不断,寿山手里那点人马根本挡不住俄军的攻势。在大家劝其投降的时候,他选择自杀殉国,宁死不降!

图片

与此同时,吉林将军长顺,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开城投降。俄国人对他倒也客气,给他安排了两个俄国的左右手,帮助他一起管理吉林。

都是边防将军,面对强大的对手,寿山选择以身殉国,长顺选择开城投降。后人居然都给出了好评,这是难以令人理解的。

寿山能得到好评不稀奇,毕竟还有什么比殉国更壮烈的呢?那么长顺为什么也得到了好评呢?原来是因为他和俄国人合作之下,把吉林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没受什么苦,所以长顺的名声居然也不差。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镇守奉天的盛京将军增祺,按道理说他才是东北最牛的存在,毕竟掌管的是清朝的故都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增祺最初是主战的,但是后来发现打不过,就打算跑路。可跑到半路上就被俄国人给抓了,因此他也不得不选择与俄国人合作,成了代理人。

不过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又与俄国人签署了出卖东北的《奉天交地暂约》,所以被革职留任,名声一直不怎么样。

图片

2任乌里雅苏台将军,面对沙俄丧城失地

有一个蒙古歌曲《乌兰巴托的夜》非常火,因为很好听。可不关注历史的人,或许都不知道乌兰巴托这个地方究竟在哪儿。

其实乌兰巴托在清朝的时候,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库伦。这里是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治所,也是整个外蒙的核心地区。

1778年,乾隆时期下令建造库伦城,此后100多年,这里一直都在沿用库伦这个名字。一直到1924年,在苏联人的支持下,外蒙才将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1733年雍正年间,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又称定边左副将军。因为当时还没有打败准噶尔,收复新疆,所以设立该职位,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前线对付准噶尔。

乌里雅苏台将军的管辖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如今外蒙以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大片领土,还有一些俄罗斯的其他领土,总计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不过有2位乌里雅苏台将军,曾经在俄国人面前吃了大亏。

1859年,明谊被任命为乌里雅苏台将军,他上任以后,立刻遇到了棘手的事情,那就是和沙俄勘界的问题。

因为1860年沙俄逼着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份条约不仅让沙俄得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而且也为外西北划分领土定下了基调,但是描述比较模糊,纯粹就是看地方官员是怎么和俄国人谈判勘定的了。

当时俄国人提出的要求是,俄国的军队打到哪里,那么就以停火线作为新的边界。至于此前清朝设立的所有边疆机构,一律作废。

为此1864年,在沙俄的逼迫下,明谊全盘接受了俄国人的要求,与之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割让给了沙俄。

1910年,奎芳担任乌里雅苏台将军,这也是清朝最后一任乌里雅苏台将军。

早在1907年,就有大批俄军越境,入侵了唐努乌梁海地区,奎芳曾下令清军与这批俄军对峙了很长时间,为保卫边疆领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此后沙俄直接恶人先告状,在1908年向清廷施压,指责他们越界设防。清廷无奈,只好让奎芳撤军,这使得俄国人得以在唐努乌梁海地区横行无忌。

到了1911年,清朝即将崩盘之际,俄国人看准时机,果断支持外蒙出来单干。当时担任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奎芳,遭到了俄国人和外蒙的驱逐,不得不带着残余部队撤离了外蒙。自此再也没有乌里雅苏台将军这个建制了。

图片

难怪数百万领土会被蚕食

边防将军不够强势,这是清朝末年,一直在俄国人手里吃亏的重要原因。设立这些边防将军,本就是为了保住边疆领土。结果大部分清朝的边防将军,在面对强敌的时候,选择了妥协和忍辱负重,也难怪俄国人可以蚕食那么多领土了。

当然了,也不能全都怪他们,主要还是清朝当时国力孱弱,根本没有实力去抵挡。比如说1900年沙俄入侵的时候,清朝在东北一共才布置了5万大军,如何去抵挡17万俄军呢?寿山最终只能用殉国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无奈。

不过如果每个将军都能像寿山那样,宁可殉国,也要死战到底的话,或许俄国人也会望而却步。毕竟这种气魄会感染每个人,而且在真正的勇者面前,俄国人也会感到害怕。

  • 最新评论
  • 衡山老道

    俺们毛主席仍然拜斯大林为干爹,习主席拜普金为干爹。

    屏蔽
  • 吴敬中

    没关系,真实历史不行,但小说里韦爵爷可是大杀四方的。反正史书也是瞎编的,还不如明知瞎编的小说看着痛快,

    屏蔽
  • 破棉袄

    冷兵器跟热兵器打,所以战法,谋略,神勇都失效了。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