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木乔简科 2025-10-24 11:22+-

10月24日上午9点,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准时举行。

整个仪式现场气氛庄重肃穆,前来悼唁的各界人士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入场,共同送别这位伟大的科学巨匠。

遗体告别式开始后,一位男士怀抱遗像,神情严肃,步伐沉稳地护送着遗体前行。按照规矩,一般都是长子长孙抱遗像,这个男士很可能是杨振宁的长孙。

遗体安放妥当后,亲属告别环节正式开始。从现场视频能看到,杨振宁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鲜红旗帜,这是国家给予的至高荣耀,也是对他一生学术成就与家国担当的高度认可。

翁帆作为杨振宁的妻子,站在队列首位,神情悲痛,眼睛都哭红了。而站在她旁边的,应该是杨振宁女儿杨又礼。

刚才抱遗像的男子,与翁帆站成一排,旁边一位男士头发花白,据说是杨振宁的次子杨光宇。除了这几位,其他的家人也都到场。

看到杨振宁的家人默默送别,大家忍不住流泪,但感人的不只有殡仪馆内亲属告别的一幕。在殡仪馆外发生的事情,同样令人泪目,其中满满都是让人感动的细节。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这场告别仪式,不知道杨振宁的亲属是不是原本想低调举行,因为前几天除了杨振宁的好友王宫保透露消息,其他人还有官方号都没有提前公开过。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尽管一家人都很低调,但关注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人实在太多,在杨振宁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就一直有人自发悼念。连他在美国的,生前办公的办公室,都被鲜花堆满。

所以即便亲属不想太轰动,仍有不少人提前知晓消息,在仪式当天专程赶到八宝山,只为送杨老最后一程。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对此,殡仪馆或许早有预料,或许也是得到了亲属的提前授意,早早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工作人员没有驱赶自发前来的群众,而大家也十分配合指挥,自觉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没有提前组织,但现场秩序井然,就像提前排演过一样,人多而不乱。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排队的人群里,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

其中一位 67 岁的老者对记者说:“当年就是因为杨振宁先生,我才选择学物理,他是真正的科学巨人,是我一辈子的偶像。”

还有人感慨:“能和杨老同处一个时代,是我的荣幸”,特意带着孩子前来,想让孩子亲身感受这份敬意与精神。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前来送行的人们,大多不约而同地穿了深色衣服,有的还特意戴了黑色帽子,从头到脚的细节,都透着对杨振宁先生的尊重。

就连随行的小朋友,此刻也格外乖巧,不吵不闹,跟着大人慢慢往前走。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队伍一点点往前挪动,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一边引导,一边向大家发放纪念册,册子里详细印着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拿到册子的人都认真翻阅起来,静静缅怀。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殡仪馆的准备十分周全,除了纪念册,还备好白色胸花。进入大厅的群众,人手一本纪念册、胸前佩戴着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面向杨振宁先生的遗像与遗体深深鞠躬,随后静静离开,为后面的人腾出空间。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一批批群众有序进出,殡仪馆外的长队却始终没有缩短,还有很多人在耐心等待送别。整个过程中,翁帆与其他亲属一直站在一旁,没有丝毫不耐烦。

翁帆双眼注视着每一位前来送别的群众,眼神中满是感动。场外的队伍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秩序,没人插队、没人喧闹,亲属、工作人员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场浩大而感人的送别仪式。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治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相信杨老在天之灵,看到这万众送别、薪火相传的一幕,也定会感到欣慰。他的精神之光,将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