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常观 2025-10-18 19:19+-

看来,中国人会熬制猪油的事情还是没有被外国人家喻户晓啊!

2013年某场国际烹饪比赛中,中国和法国厨师可以相互拿走对方的一样食材,然后再进行比拼。

法国厨师上来直接拿走食用油,估计内心想的肯定是“没有油我看你咋做菜?”但,他显然小瞧了中国厨师和任何一个会做菜的中国人。

比赛开始之后,法国厨师等着看中国厨师的笑话,可中国厨师却有条不紊的拿出了白花花的猪肉开始熬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肉慢慢的变成了猪油,这让法国厨师非常不理解,猪肉是如何通过质变变成了油。

外国人不理解肉怎么变成油,西方国家也不怎么使用猪油,自然不认识猪油,也不知道猪肉可以变成猪油。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而在中国,猪油可是最重要的食用油,很多菜系都离不开猪油,同时也是儿时记忆。

在早些时候,家里的大人会在赶集的时候买一些厚厚的猪板油,回家洗净切碎后直接加水慢熬。

直到油脂清澈、油渣焦黄,这样的猪油才是合格的,这样炼出的猪油炒青菜,香气扑鼻,带着独特的肉香。

剩下的油渣撒上椒盐或辣椒,也是一道美味小食,非常酥脆又带着油香,现在的市面上买的猪肉渣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柴火灶熬出的焦香滋味。

感觉只有从黑铁锅里熬出来的油脂和猪肉渣才会更香,是不是勾起了很多的童年回忆?

那时的猪油拌饭,更是香迷糊了,一碗大米饭配上一勺猪肉和一点点酱油,米饭就会变得粒粒分明、油脂透亮。

然而如今,食用猪油的人越来越少,数据显示,中国人均猪油年消耗量已不足1公斤,大家的家里还会食用猪肉吗?可能北方小伙伴的家里会多一些吧。

中国人食用猪油的历史可追溯至周朝,至宋代,当时猪油已被广泛用于煎、炸、炒、拌等多种烹饪方式。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礼记》中记载的“纯敖”,即为猪油拌饭的吃法,说明古人早已懂得其美味。

民间有“一勺猪油千碗香”的说法,足见其地位之重,每逢年节,家家户户炼油的场景堪称仪式,而到了近现代,猪油的普及更多与物资匮乏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期,粮油凭票供应且限量,1964至1965年,上海市民每月食用油配额仅为半斤。

1965年,安徽省辖市居民每月仅5两,县城居民仅4两,这肯定不够吃啊,所以那个时候家家都珍惜少有的猪肉,逢年过节才会见一点油星。

北京档案史料记载,因口粮不足、副食品短缺,曾频繁出现贪污、偷盗、倒卖乃至伪造粮票的案件。

油量不足,如何改善伙食?这个时候猪油便成为重要替代品,油便成了弥补脂肪摄入不足的重要来源。

将肥肉熬制成油,既可用于炒菜增香,油渣还可拌饭食用,于是人们想尽办法榨取每一滴油香,连猪皮、猪骨都不浪费。

人们将有限的猪板油炼成油脂,既延长保存时间,又提升菜肴风味,尤其在北方农村,冬季腌菜配猪油炒菜,是很多人记忆中最温暖的年味。

作家蔡澜曾称,一碗白饭淋上猪油,再加少许豉油,便是他心中的天下美味,在其列出的“此生必试”清单中,“猪油捞饭”赫然在列。

在那个年代,猪油不仅是荤食的替代,更是无数人童年记忆中的顶级美味,大家吃过猪油的美味吗?

然而,在多数西方国家,猪油并未进入主流厨房,别说猪油,就连猪肉都很少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

经过分析,发现这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口味差异,有报道称,英国消费者购买猪油烹饪后,感觉有强烈腥臭味。

很多中国人去西方国家留学,发现他们的猪肉往往一股猪味,不像中国的猪肉经过腌制或高温处理能有效去除腥臊。

网友分析指出,国外部分未阉割的公猪体内含有雄烯酮与粪臭素,雄烯酮具尿臊味,粪臭素则类似粪便气味。

这二者多积聚于脂肪组织,若用此类猪肉炼油,易产生异味,粪臭和腥味就会被融入提炼的猪油里。

但并非所有西方国家都不阉割公猪,美国几乎100%的公猪在出生数日内即被阉割,公猪都会被阉割,因此猪肉腥味较淡。

但即便如此,美国也极少使用猪油,因其饮食文化更倾向植物油与黄油,猪油被视为过时且不健康。

相比之下,欧洲情况就较复杂了,因动物福利争议,部分国家要求阉割时实施麻醉,或采用疫苗抑制激素分泌。

疫苗抑制就跟人体抑制生长激素似的,通过注射疫苗控制性激素分泌,从而减少异味产生。

这种做法虽避免了手术阉割带来的痛苦,但成本较高,普及率有限,导致部分猪肉仍带有明显腥臊味。

尽管流程有些不同,中国的正规屠宰场也普遍实行放血处理,以提升肉质并便于管理。

理论上,只要饲养与屠宰得当,国内外的猪肉和猪油口感差不多,如果仍然存在差异那就是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厨师的区别。

以美国为例,大豆油和黄油是主要用油,大豆油广泛用于煎炸与加工食品,黄油则常见于汉堡、牛排等西餐烹饪。

欧洲国家则偏好橄榄油、菜籽油等清淡油脂,普遍难以接受猪油的浓郁风味。

此外,犹太教与伊斯兰教明确禁止食用猪肉及其制品,包括猪油,这也限制了其在部分地区的传播。

看看中国在使用猪油的菜品上,从猪油拌饭、猪油渣炒青菜,到广式腊味煲仔饭、上海葱油拌面,哪样美食的背后都离不开猪油。

除了口味和饮食习惯,第三大原因是健康担忧,猪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40%,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欧盟食品安全局建议尽可能减少饱和脂肪摄入,美国心脏协会也推荐降低饱和脂肪比例,推广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由于健康的问题导致猪油在西方进一步边缘化,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华裔在国外超市很难买到猪油,只能从亚洲超市或网上代购。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影响深远的小说,1906年出版的《屠场》。

书中揭露芝加哥肉类加工业乱象:使用腐烂肉制作香肠,甚至有工人不慎坠入油脂槽被加工成油。

尽管“人油”情节属虚构,但公众反响强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大量民众来信,推动食品行业整顿。

1907年,宝洁公司推出“Crisco”氢化植物油,以“更健康、更洁净”为卖点,迅速抢占市场。

文化差异、健康顾虑、替代品崛起,共同阻断了猪油在欧美的发展路径,所以国外厨师压根不知道猪肉可以提炼成食用油。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直到今天,许多西方厨师仍对猪油陌生,即便在高端餐厅,也鲜少将其纳入调味体系。

在中国,猪油却是家常风味的灵魂,但是最新调查显示,猪油消费量同样逐年下降。

这个下降趋势从年轻一代身上要更加明显,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植物油或动物油替代品。

2012年《中国食用猪油市场调研报告》指出,人均年消费量已不足1公斤,这一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油脂,为何在十余年间迅速衰落?

核心原因在于性价比偏低,电商平台某款黑猪油,400克售价30元,折合每斤37.5元。

而一桶4升大豆油售价37.7元,约合7.3斤,每斤仅5.2元,价格相差七倍。

从生产效率看,大豆油可工业化批量生产,猪油则需慢火熬制,难以规模化。

更何况熬制猪油需要一定的手法和火候,无法量产只能以小作坊或家庭自制为主。

再说如果有人家真的想吃猪油,自己在家提炼的会更多,对上了年纪或者是做菜有经验的人更喜欢自己熬制猪油。

健康观念的普及也是重要因素,现代人越来越爱养生了,少油少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随着心脑血管病人数量不断增多,公众对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愈发谨慎,病从口入的理念还是有大部分人认可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饱和脂肪供能比控制在10%以内,而两勺猪油已接近该上限,相对来说橄榄油和花生油确实要更健康一些。

加之植物油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标签上标注“零反式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产品。

此外,城市化与快节奏生活使年轻人烹饪时间减少,耗时的炼油过程难以为继,市售成品猪油选择少、价格高,也限制了其流通。

总结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油罐子”,在物资匮乏年代,猪油是难得的荤香,是维系家庭餐桌的底味。

如今它淡出厨房,并非因不再美味,而是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也更注重清淡健康的饮食方式。

它虽不再是刚需,却仍藏在年夜饭的回锅肉里,藏在老式蛋炒饭中,也藏在无数人的童年回忆深处。

  • 最新评论
  • peachtree188

    江南 2025年10月18日 21:58 西方基督教和穆斯林本质上是一家,不吃猪肉也很正常。 ================== you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religion. Yes, they are the same origin, but Christianity has absolutely no taboo for pork. Actually in 1700~1800\'s, when they first discover an unoccupied land, one of fist things they do is to put a few pigs on it, and let them reproduce. When they came back to that land, they can hunt those wide boar for food.

    屏蔽
  • peachtree188

    F**king stupid ... first of all, lard is widely used in western cuisine. and butter is beef fat, it\'s even worse than lard in health perspective, and western people cannot leave without it.

    屏蔽
  • lary

    猪油不健康是最重要的原因,扯些没有用的

    屏蔽
  • SaiRenrou

    实际上在中国猪油的食用也是越来越少了, 更多食用的是植物油, 显然是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理解和追求越来越高了。

    屏蔽
  • 江南

    西方基督教和穆斯林本质上是一家,不吃猪肉也很正常。

    屏蔽
  • 德州渔夫_2017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吃猪油! 而且有他们独特的方法。

    屏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