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学者辞去美国教授职务 回中国发展
科技菁英离美潮又增一人。在美国深耕科研20馀年的顶尖生物医药学家胡晔,今夏辞去美国杜兰大学教授职务,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发展,9月出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并获聘兆易讲席教授。这位在纳米(奈米)医学与病毒检测领域享誉国际的学者,曾公开批评华府削减研究资金的政策,引发学术界关注。
观察者网引述南华早报报道,胡晔今年4月在杜兰大学官网发表公开信“保护救命研究”,直指美国政府削减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经费“将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他指出,川普政府拟削减总额达830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将使医学科研陷入困境,“如果我们错过这一刻,可能再无机会,无人能幸免”。
胡晔199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取得硕士,2009年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曾任教于休斯敦卫理公会研究所、康乃尔威尔医学院及杜兰大学,并创办多家生技公司。
他领导的团队于2021年开发出可用唾液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套件,15分钟内以手机显示结果;2024年又研发出低成本结核病筛查技术,耗时仅2.5小时、成本3美元,被《自然》评为公共卫生重大突破。
长年以来,胡晔实验室获美国国防部、NIH、盖茨基金会及世卫组织资助,发表多篇《ACS Nano》等期刊论文,拥有逾30项专利,其中14项已商业化授权。
清华大学指出,胡晔回国后将聚焦传染病、神经性疾病及癌症早期诊断技术研究。副校长王宏伟表示,胡晔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他的加入将推动清华生医工程迈向国际前列”。
胡晔曾获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美国发明家学院及欧洲科学院院士。外界普遍认为,他的归国象征中国在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技领域国际竞争力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