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或求助中国 以拯救加拿大汽车
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正面临自上任以来最严峻的经济考验——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保护主义政策几乎摧毁加拿大汽车制造业之际,他或将不得不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以挽救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据本地英文媒体《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报道:在多伦多举行的BMO—欧亚集团商业峰会(BMO-Eurasia business summit)上,卡尼暗示加拿大或许无法继续依赖与美国的传统联盟。当被问及是否应与美国携手对抗中国时,他回应说:“我不认为这(联手竞争)会一直是我们的组织原则。然而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在某些传统行业的进展会比现在快得多。”(“I wouldn’t assume that that’s alway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If it were, there would be more immediate progress in certa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an we’ve seen.”)
仅在Stellantis宣布将Jeep Compass生产从安省宾顿转移至美国伊利诺伊州的24小时后,加拿大工业部长乔利(Mélanie Joly)即向该公司发出警告,若其不履行维持加拿大工厂运营的承诺,将“违反联邦资金规定”。然而,起诉这样一家跨国汽车巨头,几乎不可能改变其决定。
川普的影响力正迫使投资大规模流向美国。卡尼虽在白宫访问期间,成功推动在钢铁、铝、关键矿产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但美国总统明确表示,汽车业“例外”。他直言:“我们想自己生产汽车。加拿大生产这些汽车在经济上将不再划算。”如今,这一警告已成现实。
通用汽车估计,美国的高关税每年将使其损失40亿至50亿美元,该公司已暂停在安省英格索尔的电动车工厂运作,并考虑削减奥沙瓦产量。
这意味着,加拿大的汽车业危机全面爆发。
与此同时,卡尼政府正重新审查零排放汽车销售目标和对中国电动车的100%关税。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电动车仅占总销量的8.7%,远低于明年20%的目标。业内普遍认为,在国内生产受限、进口受阻的情况下,这一目标几乎无法实现。
历史似曾相识。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也曾被日本汽车席卷,最终不得不让本田、丰田在本国设厂。如今,中国电动车正扮演当年的角色。北京驻加大使近日向CTV表示,若渥太华放宽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中国将降低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关税。此提议迅速得到西部多位省长的支持,他们认为西部在两线关税战中“付出了过高代价”。
卡尼的处境极为艰难。川普的影响不仅波及美系车厂,也笼罩在日系车企之上。本田今年在加拿大暂停价值150亿加元的电动车投资计划,原因之一正是担忧加拿大若放开中国进口,将激怒川普,影响《加美墨协定》(CUSMA)下的优惠准入。
尽管川普声称加拿大“没有美国想要的东西”,但华盛顿近期仍投资了两家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以确保对稀土供应链的控制。分析人士指出,这给了卡尼在与美国谈判时的少许筹码,但他显然更希望通过外交平衡来避免直接对抗。
面对美国贸易壁垒和国内政策困局,TD银行最新报告呼吁加拿大“制定新的汽车战略”,建议探索与中国的有限技术合作。报告指出,中国对电动车和电池制造的巨额补贴虽造成产能过剩,却也带来了成本和技术优势。若加拿大能引入部分中方技术或投资,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刺激电动车普及。
事实上,美国的福特公司已与中国宁德时代(CATL)合作,在密歇根建厂生产低价电池。加拿大的政策若能灵活调整,同样可在保障就业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
卡尼政府目前正试图在两种压力间寻求平衡:一方面维持与美国的战略联盟,另一方面为被削弱的汽车业寻找新出路。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正在中国访问,筹备卡尼月底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潜在会晤。卡尼表示,加拿大“有机会与北京在更广泛的问题上重新接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领域。
川普正试图扼杀加拿大拥有12.5万个高薪岗位的汽车产业。如果渥太华选择以创新和现实主义的方式寻求中国的合作,或许将是挽救这一行业的唯一出路。
本文原标题:Carney may look to China to save Canada’s auto industry from Trump
作者:John Ivison,《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资深记者、渥太华分社社长、政治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