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中国关系迎来重大转折
自2018年孟晚舟事件后,中加关系陷入长达数年的“冰霜期”。两国相继经历加拿大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实施反制等波折,双边往来几近停滞。然而,近期一系列外交信号表明,这段低谷期或将迎来转折。
中国外交部近日官宣,应王毅外长邀请,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将于10月16日至17日访问北京。这是继2024年梅拉妮·乔利访华之后,时隔一年再有加方外长踏上北京行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访问并非象征性礼节,而是两国关系回暖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利益看,中加之间并无根本冲突,反而存在广泛互补。王镝在访谈中表示,若加拿大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高关税,中方也将同步取消对油菜籽的反制措施。能源领域的数据更具象征意义:据《金融邮报》引述Vortexa统计,截至10月中旬,经温哥华港出口至中国的加拿大原油接近500万桶,创下纪录以来半月最高量,其中逾七成直航中国。经贸回暖,正成为两国关系修复的“润滑剂”。
推动这一转变的,还有双方的内在需求。加拿大在经济复苏乏力、对美依赖过重的局面下,需要通过恢复与中国的贸易来稳增长、稳民意,并在外交上寻求更大自主空间。中国则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与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希望维持对外稳定、拓展能源与矿产合作。现实利益的契合,使得中加双方都不愿再让关系陷于对抗。
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也是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国驻加使领馆近期持续发布两国合作的正面信息,加拿大政坛“鹰派”声量也显著减弱。随着前副总理方慧兰的离任,渥太华的对华政策正在回归务实。对两国民众尤其是加拿大华人而言,一个更加理性、互利的中加关系,无疑将带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与民生福祉。
这次回暖,也许不仅是一场“外交修补”,更是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