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至少3700万女性“被消失” 上海为何剩女多

大纪元 2025-10-16 17:07+-

上海剩女现象与人口危机

作者方晓:中国大陆社会对“剩男”“剩女”的话题始终热议不绝。然而,这两个现象的背后,并非仅是个体选择或“眼光高”所能解释。人口学家指出的,“剩女”只是浮于表面的假相,而由中共非人性化政策制造出的“剩男”危机,才是深层的社会真相。这场席卷全国的婚姻危机,实质上是中共长期实施的户籍制度与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结构与社会伦理层面引发的双重崩塌。

财经大V“平说财经”10月16日撰文表示,仅上海一地就有超过200万女性不结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女性多半“眼光高”,希望找到条件更优的本地男性;但本地优质男性数量有限,最终导致她们选择单身。

事实上,这类女性普遍具有高学历、稳定收入与独立人格。她们的存在并非上海独有,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亦呈现相同趋势。

“剩女”一词最早来源于2006年《时尚Cosmo》杂志的一期封面。意为已过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

2007年后,这一词条就被收入中共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汉语新词之列,并定义为:高学历、高收入、 27岁以上仍然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女性。

中国到底有多少“剩女”?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曾引用某婚恋网站保守估计,全国剩女已近一亿人。剩女有很多,一线城市的剩女更多。

中国至少3700万女性“被消失”  上海为何剩女多
上海“剩女”现象的深层结构性成因

表面上,“眼光高”似乎是上海“剩女”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只是制度性压力的反射。

1. 户籍制度的政策壁垒

中共的户籍制度将医疗、教育、养老等核心资源与“本地身份”严密绑定。对女性而言,寻找本地户口的伴侣,实际上是为了确保下一代能获得基本社会保障的一种理性防御,而非势利之举。

2. 资源错配与婚姻市场失衡

优秀的外地男性,尽管收入高、学历好,却因缺乏政策赋予的城市资源,被排除在婚姻市场之外。这使得满足“本地+优质”条件的男性极度稀缺,从而导致大量女性“被剩下”。

根据2025年上海市妇联的调查,未婚女性已突破200万人,较2015年增长70%。其中,25至34岁女性中有40%处于单身状态。这一数据背后,反映的是结构性的不匹配,而非个体的问题。

新一代女性的价值观变化

上海静安区社区服务中心的一次小型访谈中,30岁的设计师张悦道出了许多年轻女性的心声。她坦言,母亲一辈的婚姻生活让她对传统角色分工产生质疑。“我妈每天操持家务,父亲却鲜少参与,这种模式我不想复制。”这种观念在90后、00后女性中颇具代表性。

对她们而言,婚姻不再是生存的必需,而是平等与精神契合的选择。经济独立让女性对婚姻的期待更高,渴望真正的互助与尊重。

上海某婚恋平台2025年调查显示,62%的男性愿意与妻子共同分担家务,较2015年上升38个百分点,显示家庭性别分工正在发生变化。

“剩男”真相:计划生育的社会恶果

相比于城市“剩女”的主动选择与高要求,“剩男”问题才是中共社会工程政策造成的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剩男”是指超过适婚年龄(通常30岁以上)仍未婚的男性群体。

中共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限制人口出生和“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导致了大量选择胎儿性别的非法堕胎。在大陆农村地区,有人为了确保生男孩,所以做B超鉴别胎儿性别,是女孩就堕胎。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1980至2010年间,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约3,600万人。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达118:100,远高于正常值。80后非婚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更高达206:100,且年龄越大,失衡越严重。

人口学家李建新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长期高于115甚至120,远远偏离自然值,导致婚姻市场极度失衡。

结构性崩塌与国家级危机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帕斯顿教授早在2020年前就警告,中国将有4,500万至5,000万名男子终生无法找到配偶。

“女权无疆界”创始人瑞洁(Reggie Littlejohn)亦指出,罪魁祸首正是中共推行三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导致至少3,700万女性“被消失”,严重破坏人口自然平衡。

“男多女少”的社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因为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联合国预测若生育率长期低于1.5,百年后中国人口将降至5亿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40%。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梁建章指出,中国如此剧烈地改变人口结构,“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足以成为全球人口学的警示案例。

为政策扭曲的人口悲剧

“剩女”与“剩男”表面上似乎是个体选择的结果,实则是制度性压迫与人口工程的副产品。前者折射出女性追求平等与尊严的觉醒,后者则揭示了计划生育导致的社会性别灾难。无论城市女性的孤独坚持,还是底层男性的无力挣扎,最终都指向同一个事实——中共长期以来对人性与自由的压制,正让这个社会的人口结构走向崩溃。

  • 最新评论
  • 吴敬中

    剩男剩女不婚不育,其实随着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流行,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并慢慢增长的。中国不过是因为计划生育脑子抽筋,加快了一点而已。抛开中国不谈,男女平等,女权主义这些标榜进步的思想,运行下去,婚姻家庭必然慢慢消亡,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进步,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还是有利于人类灭亡?

    屏蔽
  • lary

    天朝其实是男多女少的绝对局面,上海那几个还不够乡下光棍玩的

    屏蔽
  • 吴敬中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文章要是那时候拿出来,作者够枪毙吗?所以啊,看见傻子撞墙,千万别拦着,更别劝,不落好不说,保不齐还揍你。等傻子一脑袋包,自己知道错了。你一通嘲笑,这才是最合理的过程。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