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模拟出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幻觉瞬间

煎蛋网 2025-10-14 15:40+-

  物理学家第一次在实验室中“看见”了光速幻觉——一种看似违背直觉的视觉现象。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人眼看到的景象并不会像教科书中那样被压缩,而是发生一种奇异的旋转。

  这个被称为“Terrell-Penrose效应”的现象,曾在理论中存在六十多年,如今终于在现实中被模拟出来。

  研究团队利用超快激光脉冲和特制相机,成功再现了这种相对论下的视觉错觉。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运动中的物体会在前进方向上变短——这被称为洛伦兹收缩。过去,人类在粒子加速器中间接验证过这种效应,但那只是数据上的证明。

  而在1959年,数学家Roger Penrose与物理学家James Terrell提出:如果用肉眼或相机直接观看,一个以光速飞驰的物体并不会显得被压扁,而是看起来像被旋转了。这并非物体真的在转动,而是因为光从物体不同部位到达观察者的时间不同,导致图像被“扭曲”。

  如今,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Dominik Hornof和他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重现了这一幻象,并将成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

  “最让我着迷的是它的简单。”Hornof说,“只要有正确的想法,即使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也能让相对论的奇观‘复活’。这证明了百年前的预言,仍能以直观的方式被看见。”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超快激光脉冲和“门控相机”,拍摄了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体“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画面。最终得到的影像中,立方体看似被旋转,球体则像能让人“看见它的侧面”——这正是Terrell-Penrose效应的直接呈现。

  当然,真正让物体以光速运动是不可能的。Hornof解释:“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速度越快,其等效质量就越大。接近光速时,所需能量几乎无穷。”要让一个立方体以那样的速度前进,需要的能量远超人类现有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用巨大的粒子加速器,才能让电子稍微接近光速。”

  于是,科学家们决定“模仿”这种效果,而不是去真正加速物体。

  他们使用一个边长一米的立方体,向它发射极短的激光脉冲——每次脉冲仅持续300皮秒,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秒的三分之一。相机在那一瞬间打开,只捕捉反射的光线,得到一个极薄的“光片”。

  每拍一次,他们就将立方体向前移动4.8厘米,这个距离等效于在两次脉冲间隔中,以光速80%的速度运动的结果。随后,他们将所有的“光片”组合成一张完整的影像。

  “当所有切片叠加在一起,物体看起来像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进,”Hornof说,“其实它根本没动,这一切只是几何的魔法。”

  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拍摄球体,每次移动6厘米,以模拟99.9%光速的视觉效果。结果显示,立方体像被旋转,球体则似乎能“被看见背面的一角”。

  “这种旋转不是真的,”Hornof笑着解释,“那只是光线到达时差造成的错觉。几何在欺骗人眼。”

  因此,Terrell-Penrose效应并不违背爱因斯坦的理论。真实的物体确实在运动方向上被压缩,但相机并不会直接记录这种收缩。由于来自物体背面的光比前面晚到,图像中出现了时间错位,从而让物体看起来被“旋转”。

  Hornof说:“当我们计算出这种几何结构时,都被它的美惊呆了。而当它真正出现在照片里时,那一刻真是令人激动。”

  在这场仅持续数十亿分之一秒的实验里,人类第一次“看见”了光速带来的幻象。

  这不只是一次物理学实验,更像一次视觉上的诗意重生——让时间与空间的弯曲,在一束激光中,化为肉眼可见的奇迹。

物理学家模拟出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幻觉瞬间

物理学家模拟出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幻觉瞬间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