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战场”,这家中企要上缴16亿美元
美国与中国自10月14日起,开始对从节庆玩具到原油等各类商品的海运公司征收新的港口费用,此举正式将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火扩大至公海航运领域,预计将对全球贸易流动及航运业成本结构造成实质冲击。
美国的惩罚性收费措施是基于一项先前由前总统拜登政府期间进行的调查结果。该调查认定中国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主导全球海运、物流及造船产业。现任川普政府稍早宣布征收这些费用,目标是削弱中国对全球海运业的控制,并提振美国本土的造船业发展。
中远集团恐承担约16亿美元费用
业界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国营货柜航运巨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中远集团)将成为美方新费用的最大受害者。据估计,在2026年该领域预计高达32亿美元的费用总成本中,中远集团恐将承担近半数。
杰富瑞证券(Jefferies)分析师欧玛.诺克塔(Omar Nokta)指出,这轮针锋相对的措施将影响全球船队中约13%的原油油轮和11%的货柜船。根据来自中国交通运输部的官方实施办法,中方采取的“船舶特别港务费”为阶梯式收费机制,首阶段自10月14日起按每净吨人民币400元计收,此后将逐年提升,至2028年4月17日将达每净吨人民币1,120元。这项逐年提高的收费标准,预计将给美国相关航运企业带来更为剧烈的长期成本压力。
美中关税稀土战越远越烈,港口费用成为两国新战场。图为美国新泽西州的港口货柜码头。(资料照,美联社)
航运业成为国家战略工具
总部位于雅典的 Xclusiv Shipbrokers Inc 在其研究报告中严正指出:“这种针锋相对的对等措施,使两个经济体陷入海运课税的螺旋式升级,可能扭曲全球货运流向。”
此外,美中双方的争端并不仅限于港口费用。在美国总统川普于10月10日威胁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额外100%关税,以报复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后,美国政府官员数小时后又发出警告,表示本周在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投票赞成减少海运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国家,可能面临制裁、港口禁令或惩罚性船舶收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公开表态支持国际海事组织的环保计划。
Xclusiv Shipbrokers Inc 总结表示:“将贸易和环境政策武器化,显示航运业已从全球商业的中立管道,转变为国家战略的直接工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海运业在全球两大强权的战略竞争中,已成为新的关键角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