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科医生警告:这9种食物绝对不要碰
美国心脏专科医师布霍瑞吉(Sanjay Bhojraj)拥有超过20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他观察,许多患者即使有运动习惯、懂得纾压,仍会面临动脉堵塞与代谢异常等健康问题。他指出,这些状况的“共通关键”往往来自每天吃下肚的食物,特别是那些表面看似无害,实则对血管造成慢性伤害的加工食品与高糖高脂饮品;对此,他整理出9种“绝对不碰”的食物。
布霍瑞吉日前接受《CNBC》专访时,整理出9种他“绝对不碰”的食物,并逐一说明原因,提醒民众避开这些容易引发发炎与动脉硬化的饮食陷阱。
首先是含糖早餐谷片。这类产品常包装鲜艳、印有卡通图案,声称健康,其实与甜甜圈无异。高糖成分使血糖与胰岛素快速飙升,长期食用易造成代谢混乱与慢性疲劳。他建议以燕麦搭配莓果与肉桂替代,既富纤维又具抗氧化效果。
第三是汽水与能量饮料。这些饮品不仅含糖量高,还可能添加人工甜味剂,对肠道菌群造成破坏,加速老化。他建议改喝柠檬气泡水或冰镇花草茶,降低血糖负担。
第四是油炸速食与嘉年华小吃,如薯条、炸热狗等,通常使用高温加工植物油制成,产生大量氧化副产物,会渗透血管壁,促进动脉斑块累积。他建议改用橄榄油或酪梨油进行烘烤。
第五类为白面包与精制碳水化合物。这些经过高度加工的谷类食物缺乏纤维与营养,进入体内后转化为糖,易导致胰岛素阻抗与脂肪堆积。建议选择100%全谷或发芽谷面包更健康。
第六项是人造奶油与“假奶油抹酱”。这些曾被宣称为低脂替代品的产品,其实富含反式脂肪,会增加坏胆固醇、降低好胆固醇,使血管变硬。布霍瑞吉建议使用草饲奶油或冷压橄榄油为佳。
第七是高度加工的植物肉。即使标榜“植物性”,但其实含有大量钠、人工添加物与精制油,并不健康。他推荐使用扁豆、豆类或简单制作的豆腐作为替代。
第八是高钠罐头汤。一碗罐头汤的盐分可能已逼近每日摄取上限,容易导致高血压与心脏问题。他建议自制蔬菜香草汤品,既美味又不伤身。
最后一项为调味咖啡奶精。这类产品虽只是一匙添加,但往往是糖、香料与氢化油的混合体,长期使用会促进发炎与动脉斑块堆积。他建议使用无糖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麦奶搭配肉桂或香草萃取来取代。
布霍瑞吉强调,健康饮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根本,除了规律运动与压力管理外,对于每天吃进口中的每一口食物也要有高度警觉。他呼吁,想要保护心脏与血管,从认清并避开这9种食物开始,就是最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