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件“新武器”遥遥领先,北京深感不安
十年前,“稳定币”(Stablecoin)只是一种区块链的技术概念。如今,这一概念正在被美国重新定义──在川普政府的推动下,稳定币正成为一项新的地缘金融工具,其影响力可能超过加密货币本身。稳定币的发展令中共深感不安。
一般来说,比特币或以太币等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剧烈,并不适合作为支付工具,近年来,业者希望降低价格波动,新推出虚拟资产“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新型态的虚拟货币,其设计目标是维持稳定的币值,为加密货币市场提供较可靠的储值与交易媒介。
美元的数位化改革
自二战以来,美国长期担任“全球安全资产提供者”的角色,透过发行国债与输出美元,维系国际金融秩序。
据彭博社报道,现任美联储理事、前川普政府经济顾问会主席史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去年在论文中指出,“从贸易角度看,美元长期被高估,因为美元资产是全球储备货币。这种高估压垮了美国制造业,却让金融化部门受益。”
这样的分析,也成为川普阵营推动美元数位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天才法案》:数位美元制度化
美国近期通过的《Genius Act》(天才法案),为美元稳定币建立了明确监管制度。根据规定,发行方必须以银行存款、短期国库券、以国债作为抵押的回购协议(repo)作为支撑。
每一个使用稳定币的人,都在强化美元体系本身。随着使用者增多,发行方需购买更多美元或美国国债来支撑代币,形成新的融资循环。图:USDC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Shutterstock)
稳定币禁止支付利息,这表示它不具备储蓄吸引力,而是被刻意设计为纯支付工具。只要稳定币能一比一兑换美元,就能以稳定的支付工具形式在全球扩散。
对那些通膨高涨、资本受限或政治动荡的国家而言,稳定币成了跨境汇款与资金避险的新出口。
全球平均汇款手续费目前约为6.5%,稳定币的普及可望大幅降低成本,使美元不仅仅经由央行与银行体系流通,而能直接进入全球个人与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
北京的忧虑:数位货币“美元化”
对北京而言,这代表一场数位货币美元化的浪潮。正当中方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之际,美国稳定币却可能经由区块链技术,绕过传统银行,扩散到中国周边与新兴市场。
以“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巴基斯坦为例,自2021年以来,当地货币卢比对美元贬值近半。
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IMF)第24次纾困后,卢比币值暂时稳定,但大幅贬值、通膨居高不下,民众对经济的信心仍旧薄弱。
如今,巴基斯坦已被川普政府纳入全球加密货币倡议。对当地民众而言,与其把钱存进币值不稳定的银行,不如持有“数位美元”,成为储值与汇款的新选择。
渣打银行估计,未来几年内,稳定币可能吸走新兴市场银行多达1兆美元的存款。
这一趋势令北京当局深感不安。当北京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之际,美国的稳定币却可能掀起新一波美元化浪潮。
中共推动的数位人民币(e-CNY)在国内应用程度有限,缺乏市场动能。由于中共当局禁止加密交易,北京可能转而考虑让民间机构试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企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马来亚银行的宏观研究部主任Erica Tay表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要想在全球取得成功将面临挑战。因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仍约为4%,远远落后于美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目前超过99%的稳定币以美元计价。
美元的数位复兴:靠网络效应主导
虽然这看似削弱传统美元体系,但专家认为,这反而是美元霸权以数位形式重生。
前法国央行副总裁尚皮耶‧朗多(Jean-Pierre Landau) 指出,美国稳定币的力量来自于“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而非“储备地位(reserve status)”。
换言之,每一个使用稳定币的人,都在强化美元体系本身。随着使用者增多,发行方需购买更多美元或美国国债来支撑代币,形成新的融资循环。
这能让美国在不扩大外债负担的情况下,持续吸纳全球资金,藉由民间数位金融网络,掌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市场对稳定币未来需求的预估存在明显分歧,但稳定币全球普及可能在未来几年带动数兆资金流入美元,反而可能巩固,而非削弱美元地位。
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也明确表示,稳定币有助于加强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他认为,全球用户更倾向于选择由美国支持的稳定币,而不是来自欧洲或中共的央行数字货币,原因是投资者认为在美国监管下私营部门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