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华人女生辍学创业,融资1.5亿

留学全知道 2025-10-08 10:00+-

近两年,硅谷创业圈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就是00后创业者的崛起。

不同于过去在职场积累几年,人到中年才重新出发开始创业。AI浪潮的到来,让一批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放弃学位,选择辍学创业。

最近,又有一位华人女生以创业者的身份在硅谷崭露头角。

名校生纷纷辍学创业,这不禁让我们思考,AI时代读大学、申名校还有意义吗?

01

00后MIT华人女生辍学创业,融资1.5个亿

Jessica Wu出生于华人家庭,从小她就热衷于竞技活动,经常参加钢琴比赛、数学竞赛,越是有挑战性的活动,她越想试一试。

这种不怕风险,敢于冒险的性格也为她未来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22岁的Jessica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双专业,不过她涉猎的领域却不仅仅是在计算机。

她一直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交叉领域,研究方向是代数数论、混沌理论、AI和软件构造。

在校期间,她曾参加过多家初创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实习生,也在 Citadel、Goldentree、Thrive Capital 等全球顶级投行与风投机构积累过量化交易和投资经验。

图片

图源:Fortune

真正促使她产生创业想法的是,在金融公司工作时,她发现市面上的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工具虽然能替代人类做一些重复操作,但系统庞大、成本高昂、流程僵化,一旦出现业务变动,整个系统就很容易崩溃。

于是,她萌生了新的想法:既然传统RPA不够智能,为什么不引入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的 AI Agent(智能体)?

在MIT就读期间,她结识尼尔·德什穆克Neil Deshmukh,他是一名AI天才。两人一拍即合,2023年双双退学,创立了Sola Solutions。

Sola的核心产品和传统RPA不同,它是通过AI智能体自动化处理数据,能像人类一样学习、计划、决策,而且只需要极少的人工干预。

图片

图源:Sola

无论是发票处理、物流单据审核,还是医疗保险的数据录入,都可以在Sola上完成,不需要额外的编程和处理。

更重要的是,Sola并不只是被动执行任务,而且还会不断自我优化,越用越聪明。

纵使AI产品层出不穷,Sola的出现依然一鸣惊人。它迅速拿下了Morgan&Morgan PA(美国最大律师事务所之一)、Ally Logistics LLC(大型运输公司)、FirstBase.io(远程工作管理平台)、Kintsugi Mindful Wellness(心理健康科技公司) 等客户。

短短不到两年,Sola已经完成1.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融资,成为创投圈的当红炸子鸡。

在外媒采访中,Jessica和Neil提出的愿景是:让AI接管重复劳动,让人类把时间花在创造上。

02

AI浪潮下的她力量,华人女性开启硅谷新传奇

从名校辍学生到创始人的故事,在硅谷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稀缺。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科技圈创业已经不再是男人主导的地盘,越来越多华人女性的名字成为新的焦点。

前段时间,上榜《福布斯》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亿万富豪郭露西被国内外媒体疯狂报道。

图片

图源:福布斯

郭露西的父母都是电子工程师,但却不同意女儿未来搞技术,理由是“这个行业对女性不友好,成功几率极低”。

但她接二连三做出忤逆的选择,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和人机交互,待了两年后辍学开启了创业生涯,而时间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还有哈佛女孩郭文景,在全球都被Chat GPT吸引的时候,她带着Pika横空出道,只有4个人的公司估值超过5亿美元。

2023年,她从斯坦福大学博士项目退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业中。而最新的动态是,Meta全球挖掘,已经盯上了郭文景和Pika。

图片

图源:The Information

华人女生的频繁出圈,并不是偶然,这背后至少有三个因素:

1. 美国高校性别结构的变化

根据全美学生信息交流中心的数据,截至2020-2021学年,美国大学女生比例已经达到59.5%,创下历史新高,而男生比例只有40.5%。

很多理工强校,女生占比相当高,比如MIT2028届新生中,女性比例高达46%。

图片

图源:MIT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女性比例高达61.3%,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60.1%,纽约大学为60.2%。

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女性比例在59%左右。

再比如,加州理工学院2023fall的数据,被录取的男生虽然比女生多出48人,但从录取率来看,女生的录取机会远远高于男生。

图片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

乔治亚理工学院在整体录取占比上,男生比女生多了812人,但是从不同新生录取比来看,女生录取率比男生录取率要高出近10%。

可见在这些理工强校中,女性比例不断提升,甚至超越男生的人数。而这些理工强校为了吸引女生,在录取上甚至比男生还要高。

2. AI的发展和职业认知的变化

女生上大学的人数不断上升,也改变了她们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认知。一直以来,女性都被教导要进入更适合女性的专业,比如护理、教育、药学等。

但在AI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为他们进入科技、理工等传统男多女少的领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

AI的发展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女性还能借助跨学科优势、独特的洞察需求的能力找到更有潜力的领域。

很多大学甚至为打破男性主导的理工学科结构,推出了不少鼓励女性的平权措施。比如MIT专门设置了Women's Technology Program,UIUC工程学院也专门开设女性奖学金。

图片

图源:UIUC

另外,在硅谷以及全球科技圈,已经有一批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她们的故事鼓舞着更多女性投身科技。

3. 家庭教育与文化基因

教育和技术的发展是外部推力,那么家庭教育则提供了更深层次的驱动力。

无论是Jessica还是郭露西,家庭对她们的规划不相同,但是都可以看出父母给予了她们充分的自我发展和探索的空间。

Jessica Wu从小热爱冒险和挑战,郭露西敢于和父母唱反调,他们都敢于为了梦想辍学创业。而创业最需要的恰恰是敢于冒险、敢于试错的勇气。

这背后还有着华人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塑造了她们拼搏的底色,那就是勤奋、努力、坚韧以及对学习的重视。

03

名校生抛弃学位,直奔AI创业赛道

这两年,辍学创业的故事比过去的任何一年都要多得多。

AI浪潮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走出校园,辍学创业。细数如今AI创业的热门赛道,几乎清一色是18-23岁的辍学生。

Brendan Foody 2023年从乔治城大学辍学,来到旧金山创业;就读于MIT的Karun Kaushik在宿舍研发出一款AI工具后果断辍学搬到加州...

和传统印象中,他们读不下去被迫辍学不同,离开校园是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

因为他们认为,读书太慢了,可能自己读的专业十年后就被淘汰了,而且AI发展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

图片

图源:Forbes

在他们看来,创业比在教室慢慢学习知识更快。在大学里,你可能要花几个月写论文、答辩,才能验证一个想法;但在创业环境里,一周就能做出原型并拿到用户反馈。

而且市场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学历。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一直鼓励年轻人不用非要拿到学位,直接创业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远超过学术研究,大学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失去时效性。

但是在工业界,从Chat GPT到Gemini,再到Grok,短短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那些想要尽快进入社会应对挑战的年轻人来说,辍学创业就是一条最快达到目的的路。

但是辍学创业值得效仿吗?事实是,几乎是最顶尖的精英学霸都很难百分百在创业赛道站稳脚跟。

图片

图源:PBS News

以Thiel Fellowship,这个专为辍学者创业而设置的奖学金为例,当项目运行到第三年,《华尔街日报》曾做过回访。

当时64个辍学孩子获得资助,发布了30款App软件、创办了67家企业、还拿到了5500万美元的投资。

看起来成功率很高,但其实2011-2016年期间,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叫停了项目,重新回到校园。

David Luan由于在团队中不受重视,缺乏资金,后来选择回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习,后来他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图片

AI生成

John Marbach认为硅谷缺乏属于未成年人的社交土壤,最后放弃创业,回到学校。

可以看出,这些资源、人脉、天赋都顶配的名校学霸辍学创业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那么普通孩子盲目效仿只会更难。

大学知识体系虽然滞后,但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未来就业,更是多方面素养的培养以及软技能的提升。

很多有辍学经历的创业者都曾在不同场合肯定了大学的重要性,比如郭露西,她认为大学经历为她建立了人脉、结交了朋友。

连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联合创始人Paul Graham都在X上发文劝告学生别轻易退学:

“不要因为要创业就退学。创业机会以后还有很多,但大学时光只有一次。”

图片

图源:X@Paul Gra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