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夹击,习近平十四大命运已定
1、三重夹击,习近平十四大命运已定
在经济下行、权力高压和社会信任崩溃的三重夹击下,大陆民生困境持续恶化,言论管控日益收紧,公共服务质量急剧下滑,民众不满情绪如火山般积聚。专家分析认为,这场危机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体制走向崩溃的前兆,中共肯定会在十四大上抛出习近平以平息民愤。
据报道,近日,一位博主发布视频嘲讽官方宣传的农村GDP概念,认为它只是农民辛苦劳作的空谈。农民一年到头收入微薄,粮价低廉,无法温饱。他批评企业进军农业实为剥削农民,所谓的“乡村振兴”成为空话,导致乡村空心化:房屋空置、学校倒闭、老人哭泣、牲畜消亡、年轻人离乡打工。
但是,进城后的命运同样令人绝望。多数人难以致富,背负沉重房贷,父母省吃俭用供养儿女却换来孤独晚年。
这位博主指责转基因、添加剂、资本压榨、高房价、高医疗教育费等社会弊端,让城乡更苦。他呼吁提高粮价留住农民,否则振兴乡村只会成为泡影,无人何谈发展。
另一位博主则尖锐批判当下社会乱象,直言不讳地指出:食品致病、医院耗尽病患财富、教育压垮家长、网络毁掉孩子、房产榨干民众、网店击垮实体店、股市崩盘散户、贷款逼死百姓、借钱破坏关系、专家误导农民。这些现象反映出医德缺失、师道无品、善行无门、恶行横行。他呼吁民众清醒面对这个人吃人的世界,因为无人会替你前行。
有多位受访者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正在持续恶化,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构成直接威胁。
广州自由职业者王亚表示:“食品价格持续飞涨,年轻人买不起房,看病越来越贵,孩子教育支出压得家庭喘不过气。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奢望,普通家庭的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
在医疗方面,大陆来美不久的工程师胡先生提供了令人震惊的案例:“自2019年实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以来,药品质量逐年下降,到2025年已经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注射器针头设计有缺陷,麻醉药根本不够量,甚至出现手术做到一半病人突然醒过来的恐怖情况。”这一现象折射出在财政压力下,公共卫生体系正在经历系统性坍塌。
在就业方面,上海市民俞忠欢观察到令人心寒的现实:“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连保安这种以前60岁以上老人都能干的活,现在60岁以下的人都被裁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找不到活儿,已经陆续返乡了。”
此外,商业萧条的景象触目可见:市中心新开的中高端商场已经关闭三分之二的店面,写字楼大量空置,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门可罗雀。经济活力的急剧衰退,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而食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胡先生指出:“开学才十天,就有三所学校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连上海这种财政相对充裕的地方都出事,说明地方政府已经没钱维持最基本的公共安全标准了。当财政撑不住基本保障时,问题就会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爆发。”
再有,环境污染问题同样触目惊心。胡先生说:“地方政府和纳税大户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财政压力下,对污染排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动力更强了。从沈阳的毒气异味到杭州的粪水事件,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老百姓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日前,当局新出台的K签证政策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强烈反弹。这不仅没有缓解矛盾,反而制造了新的社会裂痕,让本已紧绷的社会神经更加敏感。
中共管控下的言论空间持续收缩,成为所有受访者的共同感受。而这种管控已经到了草木皆兵、不分青红皂白的地步。
俞忠欢因发表所谓“负能量”言论,微信帐号被连续封禁六次,最终遭永久封号。“发表不同意见,不仅你自己的帐号被封,整个群都会被端掉,群里其他人的帐号也跟著遭殃。”他无奈地说,“就连在推特上发言,都会引来警察上门警告。”
中共对维权群体的压制更是残酷。俞忠欢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访民只要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立刻就会被监控。很多人从五、六月份就被关进黑监狱,到现在都没放出来,估计要关到所有重大活动结束。家属根本见不到人,维权的路被彻底堵死了。”
在民生困境和言论管控的双重挤压下,社会信任也在经历全面瓦解,呈现出多米诺效应。
王亚分析认为:“经济压力和社会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到冰点,大家都形成了自保心态,邻里之间形同陌路,社区完全没有凝聚力”,当局“长期洗脑让很多人丧失了道德底线,为了个人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人性被扭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儿童失踪问题引发的社会焦虑尤为突出。俞忠欢表示,民众普遍担心背后存在器官交易黑幕。
胡先生也注意到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大学生失踪案件频繁发生,政府不仅不积极调查,反而试图掩盖真相。这种反常做法,让公众的不信任和恐惧不断加深。“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政府的能力和意图产生了根本性怀疑,这种信任感的缺失,正在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连体制内退休人员也开始认清现实。俞忠欢透露:“公检法司的退休人员私下承认,他们比我们更清楚问题有多严重,但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还是选择维护这个体制。这种表里不一,让社会更加虚伪和分裂。”
有人分析,中共目前造成如此危急的局面,习近平肯定要负绝对的责任,面对群众的不满,和出于保政权的动机,中共元老和军方,肯定要找到背锅的,习近平十四大上被逼迫交权,已成定局。
2、普京为何侵乌?默克尔开口 东欧炸锅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匈牙利媒体《游击报》访问时称,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负有部分责任。
默克尔在访问匈牙利的时候接受了这家媒体的采访。她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6月,我感觉普京不再认真对待《明斯克协议》,因此我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以欧盟的名义直接与普京对话。”
《明斯克协议》签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结束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顿巴斯战争。
默克尔在采访中说,2021年6月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她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与其他领导人进行直接谈判,以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附近的集结。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举措,尤其是波罗的海国家,波兰也反对。”她说道。
默克尔说,这些国家“担心”“我们不会制定共同的对俄政策……无论如何,与普京的对话并没有发生。后来我卸任了,普京的侵略开始了。”
她还暗示,新冠疫情也是普京决定发动全面入侵的原因之一。她表示,封锁意味着欧盟领导人与普京之间定期的面对面谈判“无法实现”,“如果不能会面,如果不能面对面讨论分歧,就无法找到新的妥协方案。”
默克尔的这番言论引起华沙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不满。长期以来,波罗的海地区一直为德国对俄罗斯构成的主要安全威胁的自满态度感到不满。
据Politico报道,拉脱维亚前总理克里什扬尼斯·卡林什说:“我一直告诉她(默克尔),你不能‘真诚地’与普京打交道,但她认为波罗的海国家错了。” “我很清楚默克尔的观点,但令我惊讶的是,在乌克兰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她竟然仍然这么想。”
爱沙尼亚外交部长马尔古斯·查赫克纳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俄罗斯对这场冲突负有全部责任。“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的唯一动机只有一个:它拒绝接受苏联解体的事实以及它永不放弃的帝国主义野心。” “俄罗斯应独自对此次侵略负责。”
波兰前总理马特乌斯·莫拉维茨基也在X上表示:“安格拉·默克尔通过她一次轻率的采访,证明了她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对欧洲最具危害性的德国政客之一。”
3、央视重大事故!网络炸了
中国“十一”长假进入尾声,南方多地仍陷高温炙烤,不过中共央视5日晚间播出的《天气预报》却出现离谱错误,对多座南方城市的中秋节(10月6日)气温预测偏低,甚至出现“杭州21度、上海36度”等明显矛盾的数据,事后被抓包使用去年同一天的预报资料,瞬间引发网络热议。
旅义华侨作家李颖6日晚间在X平台“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发文指出,央视5日晚间的天气预报节目发生严重播放事故,大量城市天气与2024年同期预报完全相同,疑似误用了去年的资料。
根据节目内容,杭州预报19至21℃、南昌21至29℃、福州23至29℃,但中国天气网显示的当天实际气温分别高达27至37℃、28至36℃与26至37℃,误差极大。除少数如上海(预报26至35℃、实际相符)外,全国多地皆出现错误预报。网友比对发现,这些误播的气温数据几乎与2024年10月5日的历史资料一模一样。
消息曝光后,网友纷纷留言嘲讽:“以前说央视除了天气预报都假的,现在天气预报也不例外”、“老天不按预报调整天气,是在辱华吗”、“历史不仅押韵,还整段重播”。